泰山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历代石刻就是典型代表。泰山石刻现存1800多处,内含碑碣800多块,摩崖石刻1000多处,碑刻题名之多冠中国名山之首,成为一处天然的书法展览馆,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从最早的秦李斯小篆到近现代题刻,遍布上下前后,蔚为大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万仙楼以上,快到斗母宫的传统步行登山主道上,有一处题刻虽不是十分引人注目,却也非常另类奇葩。以前看到一笑而过,此次忍不住驻足细细端详,拍照留存,回来又广翻资料,研究了一番。此题刻在烈士纪念碑北约400米盘路西侧石壁上,靠近著名的字谜题刻“风月无边”。原刻于明天启三年(1623),清同光年间,斗母宫住持尼姑妙山重刻于此。字面高130厘米,宽110厘米。题名14行,满行15字,字径5厘米,楷书。题名之上刻“万古流芳”横列4字,字径14厘米,亦楷书。 题名文曰:

京都内府皇门内宫监进香,为取泰山灵应,银安太监题名刻字于此

会首惜薪司总理内宫监太监刘文弼

副会首惜薪司南厂佥书内宫监太监曹时

惜薪司总理御马监太监姜泰

西安里门掌门内宫监太监王余庆

西安里门管事御马监太监张贵

乾清宫近侍内宫监太监谢升

东安门管事御马监太监徐本

乾清宫近侍尚衣监太监刘进忠

乾清宫近侍尚照监太监王钦

乾清宫近侍内承莲宫管事御马监太监董实

大明天启三年岁次癸亥孟冬二十日敬同

斗母宫妙山重刊

看完题刻方知大概,却原来是明朝天启三年(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在位第三年,此时距明亡仅剩21年),一群到泰山上进香的太监,奉命到此一游,自嗨过后,刻石留念,以图“流芳万古”!此后一直有人把它看成一桩趣事,以至二百多年后,仍有斗母宫主持尼妙山恐其湮灭,重新刊刻一番。

笔者不是搞研究的,只是离山近上山多点。见过不少泰山石刻,署名方式各具特色,也有的署数人之名,但像这样以题名为主、立此存照式的十来人一哄而上,还真没怎么见到。

泰山神祇信仰自古有之,从朝廷到民间,都有不同形式的朝拜和祭奠方式,宋代以后尤其兴盛。明代朝廷派太监为代表,到泰山进香朝拜已成定制。今天我们觉得一大群太监大马金刀地在泰山高调活动,且详列职务姓名,勒石留念,总觉得怪怪的,似乎哪里不对劲。我开始也这是这样考虑的。但是对明代宦官制度、地位作用稍加了解,就不会觉得这伙太监的行为过于出格、另类。

宦官,中国古代的畸形产物,两千多年间一直延续,某些时候,尤其像汉、唐、明等朝代末期,宦官专政,能量甚巨。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有言:“一般来说,在皇帝勤于政事, 积极有为的时候, 宦官是难于插手政治的。反之,在政治腐败,皇帝不理政事或难于理政的时候, 宦官则往往乘隙而入, 染指于政, 甚至左右政局。”闲来无事,先掰扯一下三个概念:阉人、宦官、太监。一般人容易将三者划等号,但在不同时期,差距大了去了。在西汉前,宦官里既有阉人,也有常人;东汉之后,宦官悉用阉人;多数朝代,少数高级别的宦官才可冠以太监的“光荣”称号;到了清朝,所有为宫廷所用的阉人都叫太监了。

在明代,要想混到太监,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谓太监是宦官的首领,正像当兵的不都是将军,不是谁都有资格被称为太监的。明代宦官有很多级别,刚进宫时只能当典簿、长随、奉御,如果表现良好,才可能被升迁为监丞,监丞再往上升是少监,少监的顶头上司才是久闻大名的太监。而不是像你想象的,只要是挨了那一刀,就是太监了!明代宦官有专门的机构,共二十四个衙门。分别有司礼、内官、御用、御马等十二监,惜薪、钟鼓、宝钞、混堂四司,兵仗、银作、浣衣等八局,这二十四个衙门分别由各自太监掌管,各有分工,不但处理宫中事务,还要处理部分政务。

在众多的衙门中,真正厉害的就是两个:司礼监和御马监。司礼监就是专门掌管内外章奏的部门。明朝内阁对某事某奏章用蓝笔写出处理意见:“票拟”;之后皇帝用红笔核准:“批红”。到宣宗时期,皇帝图省事,就让司礼监的人来代笔,这人就是秉笔太监。到了这一步,天下唯一可以压制内阁票拟权的批红权就落在了秉笔太监的手中。当时,除了皇上,能制约秉笔太监只剩下了他的上司一人:司礼监掌印太监。这很好理解,写得再多,不盖章照样废纸。到了明朝后期,皇帝不管朝政(比如嘉靖),太监乱发旨意,下面的官员想告状也告不了。因为你告状只能通过奏章,批红和盖章的人很可能就是你要告的人。而当掌印太监兼任了特务组织东厂太监,那就真是权倾四海,威震天下。

再说御马监。御马监并不是光管养马的,而是管理兵符的。御马监与兵部及督抚共执兵柄,实为内廷“枢府”。司礼监和御马监一文一武,也是“二十四衙门”里最为显赫的两个部门。既然明代宦官有如此庞大的规模、如此巨大的能量,那必然对大明王朝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客观地说,这些影响既有负面的损害也有正面的贡献。而明代万千宦官中既有魏忠贤、刘瑾、王振、汪直和曹化淳这类恶名昭彰的奸宦,也有冯宝、王安、陈矩、王承恩和郑和等名垂后世的贤臣,尤其是七下西洋的郑和。自唐以来朝廷即有遣使致祭泰山制度,明代更加频繁。所谓“朝廷有大典礼,大政务,则遣使告(泰山)焉”。特别有意思的是明朝祭拜泰山两条腿走路:国家有大事,派大臣祭拜泰山神,多在岱庙举办;而皇家(皇帝、后妃、宫里)有事,则派太监或外戚泰山进香,祭拜碧霞元君,多在碧霞祠或山下灵应宫、红门宫举行。明末天启年间,皇权进一步式微,宦官专权达到顶峰,史上最著名太监魏忠贤正是此时获称“九千岁”,上演了最后的疯狂。在这样的背景下,这群皇帝身边的大内当权派奉命来到泰山,省州官员定会前呼后拥,场面热闹庞大。而以刘文弼为首、曹时为副的“进香团”,飘飘然高调而为、旁若无人、招摇过市;一群“下边没有了”的公公,反倒勒石留名、企望“万古流芳”,贻笑后人,也就不奇怪了!

作者:刘善军

版权声明:公众号如需转载“Hi泰山”原创内容,请后台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