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时代,语文学习之三怕:一是纯语法;二是文言文;三是鲁迅文章。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段文字是一直要背诵的,考试的必考题。

他艰涩难懂的文章,读起来都很费劲,最后老师还要总结一大段这篇的文学思想,社会影响等等,这些也要背诵。老师课后还布置作业,做一些鲁迅文章名言摘抄,是写作文的素材。每学习一篇他的文章都要费一番脑筋,老师也一直强调考试是要考的,一定要认真学。

我们从小学到中学被填鸭,学习了很多鲁迅的文章,那时就想,这么难的不要学就好了。很多人都有一样的人生经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鲁迅化”的风潮

10年前,教育界提出一种观点,开始提出“去鲁迅化”,认为小学中学课本里的鲁迅文章篇幅太多,应该删除部分,保留部分篇幅。

他们提出的观点有三个理由:

第一:是中国文学界有很多作家,鲁迅文章占比太大,去掉一部分,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作家作品,更多的风格。
第二:鲁迅文章艰涩难懂,文言化的白话文,年纪小的孩子很难理解,特别是现在孩子文言文教育减少,他文章的含义无法正确的理解。
第三:鲁迅文章表现了社会黑暗面,人性的丑恶太多,孩子太小,不应该接受这些负面的影响,而是应该学习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文章。

这些理由看起来很充分,也有一定的道理。

2004年以后,全国初中语文教材保留了鲁迅8到10篇文章,高中教材中鲁迅文章只剩下了2到3篇了。

其中初中的课本做了一些替代,比如《“友邦惊诧”论》《论雷锋塔倒》被删除了,重新选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2013年,删除了难懂的文章,保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只留下了一些趣味性,容易理解的文章。

去鲁迅化有十多年了,这个争议还一直存在,我们到底要去的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学巨匠莫言和余华的看法

莫言,当代最有影响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知名作家。他从小读鲁迅的文章,和我们这些俗人的感触都是一样的,觉得太难了。

年少时的他甚至想,鲁迅先生为什么不能少写点文章?太难懂了,但是鲁迅的文章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莫言自己开始创作文学时,也学习鲁迅的创作手法,他文章的架构,内涵,思想都深深的影响着莫言。

在莫言看来,百年前的鲁迅文章思想,到今天还闪耀着熠熠光辉,对中国人的思想有着现实意义。

莫言曾经说过,我自己所有的作品加起来也达不到鲁迅先生文章的思想高度,虽然是自谦,也表达了他对鲁迅先生的尊重。

《活着》的作者余华,小时候因为背不出鲁迅的文章,经常被老师批评,他那时也很痛恨学习鲁迅文章。

当他开始自己创作小说以后,去买了一套《鲁迅全集》,仔细阅读,欲罢不能,才发觉鲁迅的作品放到今天,依然振聋发聩,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包括日本的一些著名作家对鲁迅的作品也很崇拜,也一直在日本致力于宣传他的文章。这些文学巨匠表达了对“去鲁迅化”的反对意见。

十年后看“去鲁迅化”

今年热播大剧《觉醒年代》里面塑造的鲁迅先生,有着鲜明的形象,还展现了他不为人所知的另外的一面。

在篆刻设计金石方面的才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全面多才多艺的一个人。他不再是课本里那个横眉冷对一切的斗士,还知道了北大的校徽设计者就是鲁迅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再次把鲁迅先生的文章重新拿出来读,依然是最好的,对国人性格的精准剖析,放到现在依然一针见血。

百年前鲁迅用犀利的笔,给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打破思想的樊笼,将人性的丑陋展示在阳光下,谁看了不是振聋发聩,出了一身冷汗。在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作品来警醒我们。

是他,第一次唤醒我们的对国对家的责任思考;是他,笔尖写下的典型小人物让我们警醒自己身上无意识的顺从;是他,创造的朴素却又锋利的文字刀刃一次又一次地把每一代看不见前路方向的青年唤醒……

鲁迅作品和他这个人更多的是代表一种中国的精神,我们不能让这种精神消失了。

在课本中“去鲁迅化”固然有其道理,但也不是一概而论,需要做一些调整,而不是否定鲁迅,他的作品虽然是充满了针砭时弊,还告诉我们国人要做一个有气节的人,要学会思考,思辨,有担当。这种精神无论多久,一个民族都是需要的,需要有思想家对这个民族发声。

长大了读鲁迅才明白,他是最明白我们这个民族的人

“去鲁迅化”这个提法是片面的,我们其实是离不开鲁迅的,在小学中学的课本里,也是不能少了鲁迅先生的,只是需要调整鲁迅先生文章的层次和难度在不同的阶段课本里,每个人的理解阅读能力也是随着年纪在增加的。

我们的下一代,不能在启蒙时期,就失去鲁迅,如果失去可能会成为我们社会上人生上的失意。

小结:

十年时间的“去鲁迅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反思。

鲁迅先生的作品是一个宝库,我们不能因为有一些文章晦涩难懂,就将他所有的东西束之高阁,一直鼓吹“去鲁迅化”的论调。

我们生活中很多的普通人,都是从小读鲁迅文章,觉得很难,但是长大之后才发现里面的真理,历久弥新,还会拿出来再次去读。

民族精神是需要载体去传承的,那么鲁迅先生的文章就是最好的说明。一场“去鲁迅化”的争论,让我们更加看清了鲁迅先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