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把诗写在竹简上,他们把诗写在宇宙里。”这句话出自央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屈原《楚辞》这一期。在节目中,屈原穿越千年时空见证了中国首个用其作品命名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升空。航空人浪漫的脚步,从未停止。

求索寰宇开新篇

北京时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那时那刻,人们沉浸在喜悦与震撼中。跨越时空的同一天,是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也是2003年10月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这是属于中国航天人的浪漫,也是属于中国人的“东方式”浪漫。把千年的神话照进现实,洒在璀璨星河中,与日月同辉。

浪漫情怀代代传

中国式浪漫以特有的方式,赋予冰冷的科技以温度和情怀。从“天宫”到“天问”,从“玉兔”到“嫦娥”;从《淮南子》中对嫦娥奔月的遐想,到如今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的实施;从《西游记》中对玉帝住所天宫的构想,到如今我国航天空间站的建成;从屈原《天问》向宇宙无限发问,到如今火星探测计划的开展;从古代神话中的火神,到火星车的名字叫“祝融”......

抚今追昔,对宇宙的探索中,包含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蕴藏着华夏儿女共同的“情怀密码”。这一切,都彰显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生于华夏,何其有幸!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用他们的方式,阐述着中华的浪漫传说。望浩瀚宇宙,星河万里,目光所及,皆是诗意。

赓续传承今朝看

中国人将浪漫主义与文化自信熔铸于扛起民族脊梁的国之重器,书写华夏民族手摘星辰、飞天揽月的壮志与豪情。神舟十三号飞天逐梦,用最朴实无华的注解彰显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与格局。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是航天人精神的浓缩体现;这,更是千千万万国民所追寻的精神内涵。

让我们承接历代航天人的精神印记,为实现科技强国梦,不畏艰难,拼搏进取,怀揣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将强国的梦想与期许写在更高远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