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日战争烽火狼起,他效法班超投笔从戎,立志战场报国。

1937年7月7日,日寇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当时在北平当大学教授的杨秀峰,掷笔而起,他放弃了大城市生活毅然率领20名自己的爱国青年学生,来到了炮火纷飞的冀西太行山区抗日战场。

一个已经40岁的戴着眼镜的文弱教授,竟然有如此的勇气拎着枪就上了山,就算是今天也让我们佩服万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秀峰带着这些学生首先在河北省的井陉县建立了“冀西民训处”,日伪军对他是恨之入骨、不断发动袭击,杨秀峰临危不惧,在井陉县到山西昔阳县一带对日寇进行武装斗争。

他经常一边转移一边发动群众,一路上收编各个县的保安队、国民党溃兵。等他的队伍到达昔阳县皋落镇时,手下的队伍已经发展到了200多人、差不多将近3个连了!

之后他领导的游击队不断快速发展,从300人发展到700多人、1000多人,到了攻打临城、黑水县城后,队伍的手中不仅有枪,还有了炮。

二、八路军129师也来到了这里后,杨秀峰将手里的这支队伍交给了八路军,正式地编入了八路军一二九师的建制,成为太行山区的主力部队之一,他自己则转入根据地的建设中。

冀西抗日根据地在杨秀峰等人的领导下,发展成了有临城、高邑、赞皇、元氏等13个县面积较大的根据地。

在整个抗战期间,在冀西曾经流传着一首名为《杨秀峰走遍十三县》的民谣:

杨秀峰,意志坚,组织民众来抗战;自卫队,青抗先;妇救会,儿童团,全民总动员。杨司令,真能干,武装民众千百万,到处开展游击战。炸碉堡,崩汉奸,扒铁道,过平汉,打得敌伪心胆寒。

有小伙伴要问了,为什么杨秀峰的部队他会同意编入129师呢?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杨秀峰的另一个身份:他早就已经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了。

1916年20岁的杨秀峰考入了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就开始研究救国的道理,参加了五四运动等多次的反帝爱国运动。1930年杨秀峰在法国留学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杨秀峰留学回国后在北京的大学任教,他积极向青年学生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在平、津教育文化界秘密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三、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了杨秀峰发展革命力量的“招牌”。

大学教授上山当游击队司令打小日本,当时全中国更是就杨秀峰一个,这当然也成了杨秀峰一个闪亮标签。

当了司令的杨秀峰,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与战士一样吃大灶、穿土布军装,抽自己的卷烟、住老百姓的土炕。

有一次他的马受惊踏坏了些群众的青苗,杨秀峰就从自己不多的津贴中赔给了老乡。

这种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一种人格的魅力。

很多人就是慕杨秀峰之名声加入到革命队伍里来的。

1938年的一天,冀西游击队和内丘县的一队民团相遇,民团的头目王贞文、李茹兰等人自恃人多枪好,坚持与游击队对立。

杨秀峰就派人带上自己的亲笔信和名片去做工作,争取他们共同抗日。

恰好这个民团的头目李茹兰曾是北平的大学生,早就十分崇拜杨秀峰,当他见到杨秀峰的亲笔信和名片时非常激动,经过他的一系列的工作,这个民团也终于加入到了游击队的序列中。

后来杨秀峰又建立了冀南抗日根据地,迅速地打开了当地的抗日新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在抗日战场上,教授司令收获了自己的美满爱情。

孙文淑是个十分秀丽的姑娘,她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后,在北平高级商科职业学校当教师。

虽然是个姑娘,孙文淑身上的抗日热血可是一点也不比男子少,她本来是杨秀峰的学生,上学时就非常崇拜杨秀峰。

当杨秀峰放下教鞭拿起枪的时候,孙文淑第一时间就随杨秀峰上了太行山。

就是在这艰苦的抗日救亡的战场上,相差14的师生两人产生了爱情的火花,结成了抗日夫妻的美好姻缘。

解放后,杨秀峰先后担任了河北省主席、教育部部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等重要的领导职务,为人民做出了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