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研究之中,其他各个领域的不同变量,几乎都可以通过七大物理量利用数学方式推导得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0年10月,国际计量大会通过对物理学的研究分析,最终确定了七大物理量及其相关基本单位。这七大物理量分别为:时间,长度,质量,电流,物质的量,光强度以及热力学温度。

可即便科学家们已经做出了判断,许多人仍然对热力学温度表示一定的怀疑。在他们看来,这种物理量更应该作为辅助量存在而不应该是基本量。事实上,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质疑,完全是因为对温度的具体含义并不理解。在物理学之中,温度的微观表现为:粒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而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温度的变化,也主要是因为粒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不同

在普通人的固有观念之中,人类已知的最大温度应该就是太阳内部核心的温度。可这个温度就是宇宙中的最大温度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不仅如此,我们目前已知的最低温度被称之为绝对零度,即-273.15℃,那么最高温度又会是多少呢?

温度上限的由来

通过对温度基本概念的分析我们知道,粒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越强,所表现出来的温度就会越高。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只要找到在最短时间内热运动最剧烈的粒子,那自然就能够找到最高的温度。当然,在这个探究过程中的两个前提都必须要绝对满足,即最短时间以及最剧烈的热运动变化

首先是最短时间,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最短时间间隔为例,我们常常以每“秒“运动距离来形容速度的快慢。可放在物理学中,用“秒”来观察粒子运动变化,显然是错误的。目前人类已知的最短时间被称之为普朗克时间,指的是时间量子中的最小间隔,其数值为10的负43次方秒,再没有比这更小的时间间隔。

其次则是最剧烈的热运动变化,在一般物理实验中,粒子热运动变化的快慢取决于外力作用的大小。可如果是自身膨胀引起的变化,其速度就远比人类目前能够提供的力所造成的变化要快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当前天文学的主流说法来看,我们人类所处的宇宙是由137亿年前一个无比炽热密集的奇点发生大爆炸所产生的,那么这个爆炸过程就完全可以看作整个宇宙历史进程之中,粒子热运动最剧烈的过程。由此,科学家们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推算以后,最终确定宇宙中曾经出现过的最高温度为1.4亿亿亿℃,也被称之为普朗克温度

不过理论上来说,由于粒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本身没有上限,所以温度也没有上限。至于温度究竟能够到达什么样的高度,谁也没有办法预测。可就目前已知的数值来看,宇宙中出现过的最高温度为1.4亿亿度,最低温度却仅仅只是-273.15℃,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两者之间的差距未免也太大了。

绝对零度的猜想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什么是绝对零度。

在物理学中,绝对零度指的是粒子动能达到量子力学运动最低点时,物质对外表现出的温度。和温度上限一样,这个数值也属于理论中的数值,即-273.15℃。

很多人不明白,绝对零度既然是一个理论数值,它的大小又是怎么测出来的呢?这主要和查理定律有一定的关系。查理定律表示,任意一种理想气体,只要体积恒定不变,其压强和温度之比就会是一个常数。因此,科学家们只需要在正常情况下测量出多组压强和温度的参数,自然就能够得到一个相关的直线方程。将这个方程不断的延伸推导,绝对零度的大小自然就能计算出来了。

除此以外,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显示,绝对零度绝对不可能出现在现实之中,只有可能无限地逼近。因为在宇宙的任何空间中,都必定会有能量和热量的存在,不断的进行着转化。以智利天文学家发现的宇宙最冷之地“回力棒星云”为例,这里的温度为-272℃,同样没有达到绝对零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学家们推测,“回力棒星云“之所以和绝对零度还有一定的温度差,主要是由于宇宙大爆炸残留至今的热度。至于未来温度是否会进一步降低,科学家们则认为不太现实。一方面是在这个温度下,原子运动已经几乎停止,对外作用的影响力也完全可以忽略不见。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越是接近绝对零度,降温的难度就越高,任何外力的干涉都可能让温度不降反升

那么人类真的没有任何方式改变这种现有规则了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来自慕尼黑大学的物理学家乌尔里奇·施耐德就曾提出过一种设想:我们人类所感受到的温度是粒子处于某个能量状态下的具体表现,其中大部分粒子能态平均,少数粒子则聚集在更高能态理论上,如果将这两种粒子位置颠倒,温度自然就会发生变化。

这种将粒子具象化的想法其实很容易理解,以我们地球为例。假设将地球的两极调整到如今赤道所在的地球轨道上,那么地球的表面温度自然也会发生极大的变化。只不过在施耐德教授的设想之中,温度变化主要来自内部的粒子变化,而地球表面温度的调整,则主要是因为太阳光照的影响

量子力学研究

对于这种猜想,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沃尔夫冈·克特勒深表赞同。在他看来,现实生活中虽然不可能出现绝对零度,但磁场系统中或许就存在负绝对零度。为了验证这个猜想,科学家们利用超冷量子气体进行了实验。

借助激光以及磁场的帮助,科学家们让单个原子保持晶格排列。正常温度下,原子之间的排斥力表现得十分稳定,晶格排列结构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可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们迅速改变磁场方向,让原本的排斥力变成了吸引力,导致不同能态的粒子位置发生变化。最终,原子表现出的温度和之前温度刚好成绝对值,这也证明了乌尔里奇·施耐德的猜想是正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实验过程看起来似乎十分简单,可实际难度绝对超过了人们的想象。首先是粒子的逆转状态本身就是不稳定的,我们很难做到让左右粒子都在磁场的影响下前往和之前相对的位置;其次是在转变过程中,原子会逐渐向内塌缩,如果没有及时准确的调整激光位置,那么实验最终也同样会走向失败

在一个原子之中,实验尚且还有如此多的不确定因素。将实验对象放大到整个宇宙空间以后,这种不确定因素显然会更多更复杂。可与此同时,很多人也会想象,根据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物理学家们提出的平行宇宙的观念来看,是否会有量子存在状态完全和我们当前宇宙相反的宇宙。在这个宇宙中,温度的表现就和我们完全不同。其温度最高为273.15℃,而绝对零度则是-1.4亿亿亿亿℃

事实上,温度的对立可能存在,基于这种温度环境的宇宙自然也可能存在。只不过具体表现究竟会是什么样的,我们谁也无法想象。科学家们推测,这种位置完全颠倒,呈对立状的粒子分布,很有可能和我们时常听到的暗物质有一定的联系。如果人类能够彻底搞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未来研究暗物质就必然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对论的推论

事实上,有关为什么宇宙温度上限和绝对零度有如此巨大的差异,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也提出过猜想。狭义相对论提到:有质量的粒子运动速度不可能达到光速,只可能无限的趋近于光速,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粒子本身的动能不会无限增加。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随着粒子速度的不断增加,粒子动能也会不断增加,所以物体温度也会无限升高。现如今宇宙温度虽然没有达到无限高,但宇宙模型中所记录的1.4亿亿℃的温度绝对是真实存在的

只可惜在那个条件下,宇宙已知的一切物质都因高温而湮灭,所有的物理力学也完全统一成了另外一种表象。对于这种形态的具体表现,爱因斯坦也未能做出解释。而当前物理学界普遍认为,想要弄清楚这个条件下的宇宙状态,或者说想要寻找到比1.4亿亿亿亿℃还要高的温度存在,就不得不将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中的时空概念结合在一起

以力学研究为例,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力学规则是万有引力。而太空之中,相对论的阐述要更加符合客观现实规律。只不过在解释黑洞以及宇宙奇点的时候,无论是相对论还是万有引力,都已经和现实完全不符了,只有量子力学能够做出一定程度的解释。

只要将广义相对论完成量子化,找到两种理论相互联系的方程式,那么物理学的研究必将会进入新的篇章。只不过到了那个时候,人类是否能够通过这种理论去找到更高的温度上限,又是否会遇到新的难题,任何人都无法预测。

结语

事实上,有关于粒子运动以及热运动的探索,我们人类目前仅仅只是停留在入门阶段而已。对于这个维度下的物理研究,人类也一直都是通过已经表现出来的具体现象做出结论,并有限地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可我们要知道的是,粒子运动本身是和平常的物理研究完全不一样的。在数量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实验结果就有可能发生变化。

以温度为例,在不同的温度影响下,粒子实验最终能够得出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科学家们推算出宇宙最高温度为1.4亿亿℃,最低温度为-273.15℃。可在这两个摄氏度或者接近这两个温度的时候,物理学的规则是否会发生变化,这都是未知的。也只有在未来的研究发展过程中,掌握越来越多的数据变化,科学家们才能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