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问下:

今年的七夕、中秋、重阳,多少人和院长一样,已经被优酷承包三连?

和河南卫视合作奇妙游系列晚会,每一场都让人恨不得敲碗安利10000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阳奇妙游》收官更是一口气连登五个热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支舞就美到让人失语。

巨大的远古图腾前,两名舞者肆意蹈厉,张力尽显。

之后换上更艳丽服装在云雾缭绕中如鸟般自在腾挪,羽衣蹁跹。

最妙的还是后半段,画风一转,密集鼓点连声起,每一个舞步都带起阵阵烈焰。

舞者飞起,身后是傲然展翅的凤凰,好一出浴火重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野性,蓬勃。

是生于人体力量之美,亦是扎根文化绵延的震撼。

奇妙游系列晚会又一次刷新了晚会审美,口碑出圈

一年前,大众对河南卫视的印象似乎还带着点亲切的“土”气。

跨年夜其他卫视流量新星对打老牌歌手,选秀偶像pk热剧主角,打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唯独它在咿咿呀呀唱着《梨园春》。

然而,反转来得如此之快。

从去年春晚《唐宫夜宴》开始,到端午大爆的水下洛神舞《祈》,再到之后七夕、中秋、重阳,奇妙游系列每一场晚会都有极其惊艳的好作品,将中式古典美学重新带回大众视线。

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每次出现在热搜上,都让人忍不住惊叹:

这居然是我们能弄出来的晚会?!

不过一年时间,“接地气”就变成了“接仙气”

直到今天我还依然忘不掉《七夕奇妙游》里那段《龙门金刚》。

古朴肃穆的龙门石窟,一众女舞者挥着彩带,从远处飘然而来,仿若仙女下凡。

那一刻,我理解了古人的快乐。

而穿过时空之门,看见一个个真人还原的怒目金刚。

法相庄严,刚柔并济,隔着屏幕也能接收那份跨越时间的精神威慑。

老实说,过去看这些佛像,更多只是对古代工匠完成如此巨大工程的敬畏,但在这个节目里,反倒真切感受到了每一个佛像的威严美。

尤其当最后众神归位,龙门石窟的完整复原图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突然无比清晰地意识到,千年以前的人们看到的是比如今更美更震撼的彩绘佛像。

我们无法阻挡岁月的漫长侵蚀,却依旧留住了石像的根本,这份传承多么不易。

还有《中秋奇妙游》的《和》。

以一局围棋和局引出两位太极大师对垒,手上是正宗太极拳法柔中带刚,身旁是老君山云雾缭绕,竟颇有几分难得的潇洒武侠之风。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劲合。

在激昂的笙乐声中,体会“万物负阴而抱阳”的和谐气韵。

以及昨晚重阳晚会让人印象深刻的两支舞蹈,一个开头提过的《有凤来仪》。

另一个就是《逍遥》。

请来舞剧《老子》的著名舞者胡阳,扮演诗仙李白。

在云台山潭瀑峡上踏水而舞,在文字构建的诗意世界里挥剑,让那个时代桀骜洒脱的文人气韵再次了过来。

真美啊。

我始终觉得,艺术有门槛,但美是无界的

观众或许不认识多少舞者,也讲不出那些动作有多少技术含量,但看见好的舞蹈作品,依旧会被打动。

可惜的是,我们每年举办的晚会越来越多,单纯突出舞美的作品却越来越少,曾经还有《千手观音》那样的经典节目,现在却大多沦为伴舞配角。

好在这种局面终于有人来打破。

奇妙游系列晚会为什么能一而再再而三口碑出圈?

难道真如网友们猜测的,有了小说主角般奇遇,突获“金手指”开挂大杀四方?

其实不是。

就拿七夕那场来说,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将七夕节从常见的爱情象征中解放出来。

从染指甲、描黛眉、投针验巧的古代民俗,到花木兰替父从军,继而延伸出更深远的立意:

女性自立自强,任何事可以做成。

究其根本,是将七夕还原到了最根源的「女儿节」本质。

无论龙门石窟、太极拳,还是唐诗宋词、戏曲书法,都是用更现代的方式,让古老的中华文化重新落地

奇妙游系列爆红后,总导演说不必担心后续素材不够用,因为:

“我们的素材库是无穷的,我们依托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中国传统文化。”

所谓玄妙的“任督二脉”,流淌的依旧还是经久不息的文化自信

所以这次奇妙游系列的厚积薄发,并非一时走运,也不会是昙花一现。

因为,底蕴仍在

当然,并不是说奇妙游系列的成功就很简单。

这或许是第一档不靠明星、没有大投资、纯凭内容赚得观众“自来水”的地方晚会。

据说《少林·功夫》不到5分钟的节目,拍到了半夜三点。

4岁的小师傅,因为雨天地滑,下腰摔在了地上,一个武僧师傅踏地的动作,反复拍了几十遍。

难度显而易见。

在一众泛滥比拼流量阵容的晚会里,奇妙游系列实在是个异类。

首先,形式上就来了个大改革。

没有主持人串场念口播,不请明星尬聊做游戏,而是开创了全新的网剧+网综形式,给观众一个完整的沉浸式观感

比如中秋奇妙游,整体故事就是一个唐朝少女唐晓月,思念父亲,在月桂木的帮助下穿越时空,最终和父亲团聚。

在唐晓月的时代,能看到那时候的人们中秋节还要举行拜月仪式、打铁花、舞龙……

不光是对传统民俗的科普,更是为现在越来越丢失仪式感的节日,增添几分纯正的中国味

而且细心的观众一眼就能发现,扮演唐晓月父母的,正是《甄嬛传》里沈眉庄与温太医。

这是节目组特意准备的番外he,在寓意团圆的中秋节,为我们遗憾的cp编织一个美好的平行结局。

多贴心,明明只是存在于背景故事里的串场角色,却依然想着给观众发一颗糖。

类似的细节还有许多——

七夕奇妙游的最后,天空中流星划过,女孩伸手一抓,化成了掌心里的黄花,背景声里说着“你们一定要记得回家的路”。

8月河南刚刚经历了特大暴雨,这场晚会既是缅怀洪灾中遇难的同胞,也是对受过的救助感恩铭记。

还有那句写在灯笼上的风调雨顺,就是对每个人最真诚的祝愿。

甚至《破阵乐》的最后一个镜头,花木兰头微低,四根手指竖直,都是节目组特别设计,缅怀我国去年牺牲的四名戍边战士。

扎实做内容,细节暖人心,这样的晚会,怎么会不动人?

当然,比起这些小巧思,奇妙游系列更打动我的还是充满人文情怀的大局观——

将古人对牛郎织女星的想象,与现在中国航天对宇宙的探索相联结,让七夕不光爱情,不止浪漫。

将中秋的一家团圆,扩展至更广视角的一国团圆,镜头拍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传递的却是世世代代的家国情怀。

还有这次重阳最后那首《追梦赤子心》。

大部分情况下这首歌都用来表达少年人的热血冲劲,奇妙游却破天荒地拿来阐述老年人的永不服输。

有人白发苍苍还在打篮球,有人退休后开始学习舞蹈,有人上过抗美援朝的战场杀敌,有人曾经创造了火箭推进剂……谁说老人就不能有赤子之心?

我很喜欢这种视角转换。

正如我很喜欢奇妙游系列每次都会有的戏剧节目。

无论是替老年人发声,还是用戏剧乐器混搭赛博朋克焕发新的吸引力,甚至包括前面提到的让舞蹈回归节目主角。

他们或许曾被潮流抛下,但旧时光也能创造出绚烂未来。

不信你看,每次奇妙游晚会结束,观众们都会掀起热议:

有说这是“以一己之力引发晚会内卷”,有说“奇妙游晚会杀疯了”,还有的心心念念想去晚会里的古街游玩、想学习京剧豫剧……

发现没?

奇妙游系列不仅仅是一个边缘卫视的崛起,更重要的是,给了那些被遗忘的群体一个机会,让他们重新被看见。

也让我们这些已经对唱跳拼盘的俗套晚会“免疫观众”,找回消失已久的激动:

原来,晚会可以做得这么好看。

《重阳奇妙游》是今年奇妙游系列收官之作。

但好在,明年还会继续。

从七夕开始,河南卫视就和阿里达成了联合出品合作,优酷将作为独家平台全网首发,加深传统节日晚会在互联网平台的文化传播。

一档优秀文化晚会影响力可以有多深?

举几个例子你们一定不会陌生——

央视三套曾经拍过一个《飞天》系列的广告,白衣仙女吹着笛子,另一些缩小版的她在笛子上起舞。

另一个《人间篇》开头是个小男孩对着红衣仙女吹一口气。

成了一代人对央视三套的童年记忆,到现在都还常常被人提起。

还有现在已经成了各台惯例的跨年晚会,还记得是从哪年开始的吗?

2005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大爆后,才有的国内第一台跨年晚会,也正是从那以后,国内各大卫视纷纷开启流量明星拼盘唱跳的经典模式。

至今不过15年,就定型了大众对晚会的基本印象。

而现在,优酷和河南卫视联合推出的奇妙游系列爆红后,其他卫视也在开始尝试国风晚会。

犹记得当初网剧开荒期也曾不被看好,但《太子妃升职记》《白夜追凶》等网剧大火后,越来越多的精品网剧随之涌现。

如果网剧可以撬动国产剧整体市场转换风向,没准,优酷的加入也能打破现在僵化的晚会格局。

更何况,2022年,优酷和河南卫视还将推出一系列传统节日晚会,春晚、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包揽全年。

先网后台的播出形式,也极有利于卫视晚会打入年轻群体。

优质作品,固然是以内容取胜,但互联网的大范围传播才能让好内容得以延续。

这种“梗”一看就是年轻人专属

奇妙游系列红遍全国,并成功预约明年一系列企划就是最有力证明。

近些年来觉得传统节日氛围越来越淡的一定不止我一个。

是网生代新青年对传统节日无感吗?

当然不是,古风兴起、国潮回春都证明了现代年轻人对传统国风并不抗拒,反而很感兴趣。

只是离群独居、习俗丢失、晚会模板化等客观因素,成了节日氛围消失的推手。

从奇妙游系列晚会评论里就能看出,观众苦无优质文化节目已久。

奇妙游会是改变国内晚会的那个支点吗?

2022年,让我们继续锁定优酷独家一整年,一起看个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