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未都,北京人,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2008年,马未都登上"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发广泛关注。同年,又获得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称号。

作为叠加了这么多光环的文化人,马未都也曾作为知青过过一段苦日子。虽说知青岁月是苦,但他从中也收获不少。

一、生不逢时劳皮肉

在上世纪中叶出生的知识分子,大多都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进行再改造。马未都也不例外,在青春正当时的时候,走进乡下,开始一段知青岁月。

那会儿的上山下乡,去的都是祖国最偏远最落后的地方。那种艰辛,是我们这类在其之后出生的人无法想象、无法理解的。即便如此,马未都仍旧是毅然决然地去了。因为他深知,他这次去,为的不是别的,为的就是祖国的繁荣富强。

在上山下乡的那几年里,马未都在积极完成工作指标,在帮助民工、参与民工劳作的同时,他也不忘用功读书,将自己的先进知识传授给这些久处深山的农民,好让自己的知识更好地帮助到山里的农民,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走向繁荣,走出这座束缚他们祖祖辈辈几辈子的大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机缘巧合遇高人

马未都的每天三点一线式的知青生活在大体上来说,是一成不变的。这正如平静的水面一般,没有大风大浪,但微波吹起的小波澜总是有的。

给马未都的知青生活带来小波澜的,是一位外号为"一把捞"的"神奇男子"。马未都也曾在访谈中提道:"过去江湖中还是有身怀绝技的人的,我当知青时就见到过。"他口中的"这一个",指的也正是这个"一把捞"。

为何说是"神奇男子"呢?据那里的村民们口述,这位男子身怀绝技,只要他肯下水、肯出手,便没他捞不上、救不活的人。

乍一听,的确是玄妙至极,甚至是有些夸张,但有些事,便是有这么神奇,即便是让人真真切切地体验上一回,也难以教他相信。

马未都仍然记得那个闷热的午后,一群人,神色慌张,挤在湖边,却不见有任何一人下去。那湖,不是活的,是个死湖,叫四面八方的山给围死了,若是没石子落水,那便是连半点波澜也不见。

而此时这湖却是如同活了过来一般,到处是波纹,一圈接着一圈,泛个不停,马未都一见便知这是有人落水了,还没来得及去打听,便听见湖边传来一个声音"去请'一把捞'来!他有法子!"

过了大概几分钟,马未都便见以青年,悠哉游哉地走来,坐在石头上"你们这儿,救人给钱吗?"此话刚落,众人便沉默了,这群知识分子脑子里尽是圣人书,哪里能想到,有人会在这生死关头提钱?

但此时情势危急,眼见着那湖中的波澜越来越小,众人急忙答应请他吃饭。这时才见他晃晃悠悠地走近湖边,正准备脱衣呢,衣服刚撩开,又定住不动了。

众人正疑惑,几个女知青却突然回过神来,一致转身不再去看他。这下"一把捞"才重新开始动作。

只见"一把捞'麻溜儿地脱衣、入水,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不曾耽搁一秒,仿佛刚才悠哉游哉讨价还价那人不是他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众人见他入了水,纷纷上前一步想透过那湖面仔细看看,个个伸长了脖子等着,却是谁也没有等到。

那死湖面上,除了几圈波纹,是半点波澜也没有,黑乎乎的一大片,只能从偶尔几串波纹中探出"一把捞"身体所在,其他再多,便是一点儿都探不出了。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去了,在这种生死存亡之际,哪怕是多一秒,都是一种隐患,而众人从日头正好等到日头偏西也没等到那"一把捞"救人上来。

别说是女知青了,这么长时间的闭水,怕是连那"一把捞"也栽在这死湖里头了。

正当众人希望破灭,准备找第三人给两人收尸的时候,湖面上却起了变化。

一把捞头猛地扎出水面,吸了一大口空气进肺,缓缓地朝岸边游了过来。右手手腕上好像是勾着个女孩,泛起的波纹几乎占了半个湖面。

众人连忙围过去,只见一把捞把那女知青放上岸后,自己才爬上去。众人心下暗道不好,这么长的时间,那女知青又一动不动,怕是早已失了呼吸。

而另一边的一把捞则丝毫不见慌乱,只是卯足了一口气,双手交叠,在女知青胸口用力按了几下。女知青突然猛烈颤抖起来,哇地吐出几口湖水,虽是还未睁眼,但呼吸却也是慢慢平稳了下来

这事若是放在别人嘴里,从别人口中转述出来,马未都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的,可这事却是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他眼前的,这教他不能不信。他花了好多天才将这件事彻底消化。

三、落水事件悟真谛

虽说"一把捞"在下水前的态度令马未都十分不满,但他终究是没有多问。各人对待各事本就有各不同的态度和方法。

他先前的态度如何决定不了什么,他在救人时的态度才决定一切,并且,救人这事儿,重要的是将人救出来,讲求的是一个最后的结果,而并非像现在讲求"工匠精神"那般在乎态度的端正与否。

再说,"一把捞"能够那般悠哉游哉,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能力又充分的信心,他有信心也有能力去将"把女知青救上来"这件事做好。"一把捞"这行为只能说是不合马未都的胃口,未达到大众对于心中救人者的要求罢了。就其本身而言,无甚过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不止是哈姆雷特,就世界这个宏大意像来说同样是如此。

每个人对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一个理解和看法,你不能强迫每个人都用一套相同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这明显是不现实的。

况且,目标既已达到,他又没有触碰法律和道德的底线,那又为何要去深究这过程中的小瑕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