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在讲授书法时,曾谈到过由于对碑帖的误解而造成的错误。其中一类是由于不知道碑帖的失真,而造成的对碑帖死板机械的临摹,启功先生戏称他们把书法写成了“烟灰缸体”、“海参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一些人不知道墨迹本来是很圆润的笔画,只是经刀刻以后才变成方笔,于是不加分辨地机械模仿,把笔画都写成“方头体”,甚至把它当成古意和高雅来刻意追求这就错了。

有人还把没拓秃的魏碑称为“方笔派”,把拓秃了的魏碑称“圆笔派”,这就更属无稽之谈——他们不知道像龙门造像中的那些方笔其实都是刀刻的结果。

龙门那里的石头很硬,不好刻,比如要刻一横,只能两头各一刀,上下各一刀,它自然成为方的了——古人用毛锥笔是写不出来那么方的笔画的。清末的陶宜就专写这种方笔字。

还有张裕钊写横折时,都让它成为外方内圆的,真难为他怎么转的笔,我把它戏称为“烟灰缸体”。

碑帖中确实有这样的字体,但外边的方是刀刻所致,里边的圆可能是刀口旁边有剥落所致。他不知道这一点而去机械地模仿就很无谓了。可笑的是,有些人还专门学张裕钊的这种写法,甚至已流传两三代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又比如有的碑上的字,字口旁有缺损剥落,于是拓下来的字便会在字口旁出现些多余的部分。有的人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便在临摹时在笔道旁故意顿挫出一些刺状的虚道,我戏称它为“海参体”。

又如碑上的细笔道在拓时因用力不匀成用墨过浓,都容易拓断,有人认为古人在写时原本如此,在临摹时也跟着故意断。

我曾看到一对兄弟俩面对面地坐在桌子的两旁认真临帖,每写到碑上出现拓残的断笔时,哥儿俩就互相提醒,嘴里还念念有词:“断、断。”显然他们是把它当成一种古人有意为之的特殊笔法加以模仿。

当时我觉得很奇怪,后来弄清楚怎么回事后,觉得这兄弟俩真可笑。

其实,不用说一般人了,就连很多书法家亦如此,比如明代的祝允明、王宠等就有意这样写,因此他们的字往往也有这样的断笔。都是误解碑帖笔画惹的祸!

启功先生认为,有人误解碑帖笔画,把书法写成了“烟灰缸体”、“海参体”。各位网友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好汉留步留个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