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导 读:

在经历了多年低迷行情之后,今年开始,中药材价格迎来了普涨,且涨幅较大。于是,从上游的种植户到药材批发商再到中成药生产企业甚至路边的药店,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受到波及。有人一夜暴富,有人拿不到货,也有人眼看着种子烂在地里一筹莫展……

不断上涨的价格

“药材价格不断上涨,而且覆盖品种超过半数,今年开始已经是第二波了。”安徽亳州中药材批发商李金全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尽管在“十一”假期期间,“但是我们的工作不能停,我们下游有部分客户是药厂,我们需要提前把进来的货进行筛选、包装、分箱,然后再运到药厂去。”李金全介绍,从年初到现在,他主要做的泽泻、生地黄等品种拿货价格已经上涨了300%。“也不知道是不是我运气不好,反正我卖的大部分品类都在涨价。”

安徽亳州是我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和价格形成中心。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里的2600多种中药材,超过60%的品种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安徽省中药材产业协会会长徐宏伟公开表示,今年的中药材价格上涨呈现出范围广、涨势快的特点。

“往年是几个品种或者某一类,今年是普遍攀升,并且涨得比较快,短时间价格快速拉升,比如连翘产新前每公斤70多元,产新后一个月迅速上涨到110元。”

经过了两轮价格高涨之后,李金全有点儿泄气了。他说:“看着价格是蹭蹭蹭地往上涨,行情一片大好,可是这意味着我们的拿货成本提高了,销量多少会受到一些影响,同时利润也减少了不少。”更严重的是,有的时候有钱也拿不到货。

马上进入10月下旬,李金全和附近几家门店老板都决定暂时不出手,“留出少部分库存够卖3个月的,再观察下行情。”毕竟,李金全主要销售的20个品种里超过八成都涨价,“我都以这么高的价格去拿货,资金占用太大。”

药材价格上涨,药厂采购成本也随之提高。红日药业药材采购部负责人张逢祥对新金融记者介绍:“我们生产所需要的600个药材品种中有一半品种价格上涨,和去年同期相比,包括生地黄、郁金、泽泻等品种涨幅超过300%,车前子价格上涨超过200%。”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部分中药材价格都出现了较大涨幅,但是放到一个更长的历史时期来看,情况有些不一样。张逢祥表示,中药材的价格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从低谷到高峰都会有一个波动周期。

“比如今年的涨价就是遇到一个大的周期,2010年因为国家相关政策导致中药材价格普涨,种植户开始扩产,2013年下半年开始,中药材进入了一个漫长的低谷期。”直到去年末今年初,价格才开始逐渐反弹。

国内某药厂业内人士对新金融记者表示,“举个例子,黄连在2000年的时候价格是280元/斤,现在的价格才150元/斤;2006年白术的价格是45元/斤,现在不到30元/斤。”也就是说,近一年时间中药材价格的确涨幅明显,但是“从历史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角度来看,整体价格并不是处于一个非常高的位置。

靠天吃饭的种植户

浙江磐安是我国贝母的主产地之一,今年因为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贝母产量少、个头小,价格直线上升。

“我不能不涨价,不涨价我就要亏本的呀。”浙江省磐安兴邦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邦水对新金融记者表示。陈邦水已经年过半百,从29岁就开始从事中药材种植的行当。如今和几个合伙人一起经营合作社,“说白了就是老农民,只是现在有年轻人干活而已,但还是种药材的农民。”

陈邦水介绍,通常贝母都是头年8—10月开始种,来年5月成熟就可以挖。去年秋季,他以9元/公斤的价格买了25000斤种子,“结果今年三四月份的时候,我们这边雨下得很大,很多都泡烂掉了。”

此外,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已经从去年年底开始实施,“这里面对药材的质量标准提高了,这也让我们增加了不少成本。”人工价格上涨也是不能忽视的。所以,陈邦水才不得不提高了贝母的出厂价格。“5月份提高了一次价格,最近又涨了一次,综合下来价格涨幅在一倍左右。”

种了半辈子药材,陈邦水始终觉得“作为种植户来说,有两件事情是最头疼的,一是靠天吃饭,二是没法准确判断种植时机。”

对于靠天吃饭,陈邦水是“一点辙都没有”。不是工业化生产,各种不同的药材要求也不太一样,天气影响太重要了。

“一年来一次极端天气,可能这一年就白干了。种子是长在地里面的,需要什么样的温度、需要多少水才能长好都是一定的。”最让人闹心的是,“这几年极端天气越来越多,天天看天气预报也没用,真来了根本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

天气之外,如何准确地判断种植时机、多种还是少种也是很费脑筋的。“价格低的时候,种植户的积极性都不高,面积就大幅减少,市场上货少了,然后价格就上去了,大家又开始抢着种,又供大于求了。”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好像总是慢半拍。

“我们这边的气候就适合种几种药材,如果每年都换品种,我们费事,也会伤害土地本身。”但是没有办法,大家都知道市场上供给和价格涨跌的原理,“难就难在你没法准确地抓住时机,你也没法左右其他种植户行为,只能买点保险降低损失。”

尽管今年已经涨价两次,但是截至目前,陈邦水今年赚到的钱并不多。按照去年购买种子时候的价格和今年卖出的价格计算,陈邦水应该能赚不少的,但是烂在地里的那些种子“是纯损失的”。今年价格这么高,种子肯定也要涨价,所以平均一下没赚多少,但总算扭亏为盈了。前几年行情不好的时候,陈邦水都连续亏损。

和陈邦水通电话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0点半,他才刚坐下喝口水。挂掉电话,他给记者发来一个视频,视频里几个工人正在把成袋的贝母运送上车,准备发去药厂。“到交付期的货,必须赶紧发走。”

末了,他给记者发了一条微信:“种药材难,可是五十多岁了还能干什么呢?”

囤积居奇的生意人

今年药材价格大涨,原因很多。E药经理人北京研究院院长杜臣总结:“总体上说,这番中药材涨价产业政策影响是基础原因,包括新版《药典》和中医药法的颁布、国家环保政策、植物类药材农残检测项目增加都增加了成本。”他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随着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的取消,中药配方颗粒产业也随之解放,70多家中药配方颗粒企业的出现以及相关产品的上马,导致中药配方颗粒主要原料——中药饮片的订单增加。此外,“‘院内中医制剂’的扶持政策增加了中医在临床的应用范围,进而间接引发中药原料使用量不断增加。”杜臣认为。

这些都是因为相关政策或天气等因素最直接的影响,但是在整个产业链条中,还有一种原因不可忽视——炒作。更准确地说,是囤积居奇。陈邦水介绍,在当地的药材市场就有这样的人出现。这类人虽然不多,但是影响力极强。

陈平(化名)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的生意人。多年前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是著名的温州炒房团的一员。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日渐严格,“我基本不炒了,该出手的也都差不多了,但是也不能闲着。”他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2019年秋天,陈平刚通过房产套现一部分资金,正发愁不知道投点什么。“一个饭局,我知道有高中同学在老家种药材,我就大概问了问情况,但当时说不太赚钱,整个行业比较低迷。”

虽然没有正经八百地在单位工作过,但是陈平自认脑瓜还是比较灵的,而且经常看投资类的书籍,半辈子靠投资房产也赚到不少。“低迷的时候可能会是投资的好机会,开始我只是单纯地投资了一部分钱,想来年看看情况。”之后,就爆发了疫情。

“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我就觉得这更是个机会,虽然我不知道中药对疫情到底有没有作用,但是预感药材这块是有希望的。”2020年夏天,陈平在其所在城市租下4间冷库,然后去药材种植地收药材。“在我同学的帮助下,我选了7种入库,花费不到150万。”

陈平很幸运,一是从去年年底开始中药材价格普遍进入上行通道;二是他囤积的7种药材中5种都实现了增长,“3种涨幅都超过了100%。”

今年一开年,陈平就在各种药材采购平台上发布信息,1个月之内,所有货都出空。“赚了一点。”说这话的时候,谦虚中带着点小骄傲。问到药材种植的收入,他说:“种地是辛苦活,赚钱不容易,幸好我只投了钱进去,现在也无所谓了。”鉴于眼下的药材价格,陈平还在观望,“应该还是会再找点好的品种囤着。”

业内人士介绍,像陈平这种低买高卖纯投机的人,整个行业里并不多,但是对价格影响不小。“很可能会引爆整个市场某一品种的价格,从而推高整个价格基数。”

不敢涨价的药企

业内普遍预计,距离新药材秋季大量产新还有近1个多时间,眼下部分品类库存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市面上中药材供应压力将增大,未来可能还有不少中药材会继续涨价

种植户种子烂在地里可以涨价,批发商拿货价高了可以涨价,投机者更不用说了,但是唯独到了药企,成品药的价格不能说涨就涨

安徽某中药饮片企业市场部工作人员介绍,“我们企业每年都会和部分医院签订长期的合同,大部分都是闭合合同,就是售价订好的,但是今年药材上涨这么多,我们部分产品利润下滑很大,但是也没办法。”该工作人员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实际上,即使不是闭合合同,药企也不敢贸然涨价。“现在竞争都很激烈,你涨价别人家不涨价,客户很快就会流失,而且药品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也不可能说涨价就涨价。”

当然,企业也是要利润的,谁都不会做赔本的买卖。这种情况下,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开始自建药材种植基地。

天士力在此方面就有尝试并取得不错的效果。“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公司建设的首批通过 GAP 认证和欧盟有机认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不仅可以保证公司主要产品需要的丹参大规模标准化种植,还推广到其他产品需要的主要药材的种植,从而可以确保未来公司多产品大规模生产持续稳定,降低了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通过三七等其他主要药材资源战略储备,进一步减弱或者消除药材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天士力官方对新金融记者表示。截至目前,天士力按照集团发展战略布局,三七产量为集团供给率已经达到90%以上。

作为全国首批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红日药业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品种达到600余种,中药材需求范围广,用量大。目前,红日药业已经在全国128个道地药材产区设立了药源基地,从种植户手中直接采购优质药材。

“我们还通过与当地的农业机构、中医药大学进行种苗培育、科学种植技术等方面的联合研发,与种植户建立订单式种植。直供全国8个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基地,在保障药材高质量的基础上,通过规模化网络,降低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 红日药业官方对新金融记者表示。

面对涨价多家药企都表示,在企业自身加强市场价格监控及分析能力、对重点原辅料开展战略储备采购的同时,国家可以建立中药材战略储备库,适时收储、放储,调控市场价格,以保障中药原料平衡供应,平抑市场价格大幅波动。

来源:新金融观察报

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