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新冠疫情逆转全球结核病防治的多项积极进程,2020年,全球报告结核病新诊断病例数明显减少,死亡人数则在2005年后首次出现上升。报告呼吁全球采取行动,降低和扭转新冠大流行对结核病防治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死因之首,导致的死亡人数排在艾滋病之前。图为当地时间2021年9月21日,越南首都河内,市民佩戴口罩出行。图/视觉中国

文|记者 马丹萌

受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结核病死亡人数十多年来首次出现上升。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发布《2020年全球结核病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新冠疫情扭转了全球结核病防治的多项积极进程,2020年,全球报告结核病新诊断病例数明显减少,死亡人数则罕见上升,全球“终止结核病流行”目标再蒙阴影。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感染肺部,但也可侵入人体各脏器。结核病传染性强,当患者将细菌排入空气时,结核病就会传播,肺结核患者的咳嗽、喷嚏都可能感染环境中的其他人。而除肺部外,结核杆菌还可感染人体其他部位。

在新冠疫情出现前,结核病已多年位居全球单一传染病死因之首,导致的死亡人数排在艾滋病之前。据世卫组织估算,2019年,全球新增结核病患者约1000万人,约140万人死于结核病相关疾病。

此次报告指出,全球范围内,2020年约有990万人患结核病,相当于每10万人中有127例结核病患者。

分区域看,2020年,多数结核病病例出现在世界卫生组织划定的东南亚(43%)、非洲(25%)和西太平洋(18%)地区,排名前30的结核病高负担国家贡献全球超过86%的结核病病例,其中印度(26%)、中国(8.5%)和印尼(8.4%)排名前三,中国结核病负担从2019年的第三位再次回到第二位。

新冠扭转结核病防控进程

与往年相比更特殊的是,新冠疫情造成的医疗服务中断更让结核病防治严重受挫,全球报告新诊断病例数明显减少,且死亡人数上升。世卫组织早在去年的报告中就提出担忧,认为2020年全球20万至40万例结核病人额外死亡,世界结核病防治水平或将倒退5-8年。(详见财新网《新冠或致今年结核死亡人数增加20至40万 WHO呼吁加大投入》)

据今年报告,新冠大流行对全球结核病防治的确冲击巨大,其中最明显的影响是全球报告新诊断结核病患者数量历经2017至2019年持续增长后下降。2019年,全球新报告结核病患者710万例,至2020年,这一数字降至580万例,降幅为18%,几乎达到2012年同期水平。耐药结核病患者新诊断报告人数降幅相似。

如何打响

更多相关文章:

财新周刊|新冠解药何在?[2021-09-13]

新冠疫情暴发一年半有余,特效解药仍未出现。不同路径的探索仍在继续。

为快速研发出新冠特效药,科学家首先想到从“老药”中寻找“新解”。抗病毒药瑞德西韦和原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巴瑞替尼两款老药已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认可,既可单独使用抗新冠病毒,联用方案也获批紧急使用授权。

中国企业开拓药业研发的普克鲁胺已展现出治疗新冠的潜力。普克鲁胺原本是一种用于前列腺癌的药物,但一项在南美洲多国开展的临床试验显示,其可使入院患者的死亡率下降77%。目前,普克鲁胺已在巴拉圭获得紧急使用授权,并在美国、中国和巴西等地进行临床III期试验。

张文宏:要像防控新冠疫情一样去消除结核病[2021-03-24]

非常高兴,这次是光明正大地来到了武汉。事实上,在今年我来过几次,都是偷偷地来。我和张定宇院长一起研究结核病已经很多年,疫情中间大家停下来了,疫情之后,也就是在2020年11月份在上海有本土病例的那段时间,我还来过一次,所以说是偷偷地来,跟张定宇院长在他的办公室吃盒饭。这次我是光明正大地来,原因是我们都想做宣传,宣传3月24日的世界结核病日。

去年一年抗击新冠,我们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是大家知道不知道,在我们取得伟大的抗疫成绩的同时,全世界都非常辛苦,有些工作被落下了,而且不被关注,其中就包括结核病的防控。

中国结核病患者多源于潜伏感染 专家建议借鉴新冠防控经验[2021-03-20]

中国提前5年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结核病目标,每年新发病例数仍位居世界第三,下一步怎么走?3月19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China CDC Weekly)上发表一篇评论文章,提出中国结核病防控工作已取得显著进展,目前绝大多数的结核病患者来源于潜伏性结核感染,防控可借鉴新冠疫情防控经验。

该文章题为《新冠肺炎大流行与中国的结核病消除》(The Covid-19 Pandemic and Elimination of Tuberculosis in China),作者钱秉中是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项目组副主任,曾经获2017年中国政府友谊奖。

责编|任波

版面|刘登辉、周信达

本文首发于财新网

我们坚持并尊重原创版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转载授权、投稿及爆料请联络财新健康管理员

邮箱: denghuiliu@caixin.com

恰询: caixinhealth@caix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