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蜗牛有牙齿吗?”“蜗牛有耳朵吗?”“蜗牛有眼睛吗?”“蜗牛吃什么?”学校花坛里意外发现的蜗牛,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10月20日,在一场区级的“幼小衔接”专题研讨活动上,南京逸仙小学的科学老师许继玲分享了《蜗牛》主题学习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蜗牛有长长的睫毛,有的蜗牛有帮助运动的“脚”,甚至更多的脚。有的蜗牛在闪亮微笑中露出的牙齿,还有蜗牛蜷缩在壳里是“胆小鬼”……“我们的老师让孩子们画‘我印象中的蜗牛’,从孩子们的画中看出他们的创意、纯真想法。”逸仙小学科学老师宗慧坦言,正是有了这样的好奇心后,问题慢慢萌芽。这就需要教师“唤醒”“激发”“引出”儿童提问的天性,引入经验并改造经验。

后来,蜗牛养在教室里,通过观察对比“印象中的蜗牛”和真实的蜗牛,孩子们就产生了很多新问题:慢慢的,他们在“印象中的蜗牛”展版上有了很多的分析与标记,批判与质疑,孩子们对蜗牛的认知不再是身体结构,也会关注生活习性等更多的问题。而这些关于蜗牛的结构都没有被许老师急迫地“教”出来。他们在真情境中,拓展了“提出问题”的广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都知道,尽管是一年级的孩子,他们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会在很多的场景中学习。那我们可以做点什么?”宗慧反思道。

据了解,关于“幼小衔接”,从2017年小学新课程标准颁布,科学低段教学中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在2021年颁布的《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意见》中提出:学生要在观察、阅读、互动讨论等情境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好奇心,能够对不懂的现象进行追问和探究……从国家的方针政策中,宗慧和她的同事们找到了科学学科幼小衔接的着力点——培育孩子的“提问能力”。

“儿童经验的发展会随着问题发现与解决,通过丰富的联结促发儿童提问能力的生长。儿童经验的生长,会从整体走向局部,由片面进入全面,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宗慧总结道。

在养蜗牛的一个月中,孩子们在班级的“问题墙”中提出问题的水平发生了显著改变。随着养殖活动的推进,他们发现了“蜗牛的豪宅”最好是透明的,这样子会更方便观察;住进这样的透明大房子,孩子们又发现了蜗牛会爬在很多地方。如果将蜗牛放在光滑玻璃上,它们会不会掉下来呢?看到了倒挂着的蜗牛,他们还发现了蜗牛爬行会留下黏液,它又有什么作用呢?从喂养蜗牛吃不同的食物,关注了蜗牛便便的颜色,制定了养殖的公约。

“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提出问题、实验,又生成了更多需要探索的问题。而这样的提问,会发生在教室里、操场上、课堂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了学科思维的发展与关键能力的生长。”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书记、副校长丁青观摩后这样点评。

“在这样的主题学习中,我们更关注儿童的精神成长,而非仅仅关注某一学科的知识获得。在这样的探索实践中,我们关注儿童认知、情感、意志、道德的特点,慢慢的,儿童的成长是在不断实践或体验中生成。儿童的精神成长也是从解决问题实践与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中不断发展的。在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并适应小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儿童而言这不仅仅是困难更是机遇,是其历练精神的有效实践。”宗慧强调说,“教师的职责不是包办,而是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提供有效的引导,让他们自主解决,走向学校课程的‘学科+’融合,追求儿童的精神成长,最终实现儿童‘心智自由’。”

丁青坦言,今天在逸仙小学所看到科学学科的联合教研现场,可以追溯到20年以前。她说:“那个时候我们聚焦幼儿和小学低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在科学探究领域的差异化教学作深度研究。儿童是天生的提问者,在很多情境中都会提出问题,这是他们问题意识的萌芽。而将他们放在浸润的环境中,他们不仅能提出问题,还能与前经验联结,与真实的情境、环境联结,与他人联结,在与别人交流中,丰富自己的认知,用更具个性的表达方式,提出更多、更有深度的问题。”

据介绍,从今年开始,南京市玄武区作为江苏省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区,已经开展双向衔接、全科推进工作,在衔接课程建构、衔接空间营造、衔接教学实验、衔接数智平台建设、衔接评价方式改革等方面开展十项研究。本学期,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各个学科教培员和幼教教培员也通过多种方式的联合教研行动,打破学段、融通学科、双向互动、多措并举降低幼小衔接坡度,帮助儿童实现平稳过渡。今年也启动了首届“玄武区幼小衔接骨干教师”培训,组织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参加专题培训,形成常态培训制度,以每年两期的形式,争取每年培育100名幼小衔接指导“种子”教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葛灵丹

通讯员 夏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