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海派民乐碰到西洋建筑,会碰撞什么样的火花?上海民族乐团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在上海音乐厅驻场演出,做出了有趣的、大胆的、新奇的尝试。
今年10月至明年10月,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计划在上海音乐厅演满100场,10月20日晚,为期23天的第一轮驻场演出正式拉开大幕。
演出前,“光音的故事”大型3D Mapping墙体秀在音乐厅西侧首秀,通过建筑、艺术、音乐、光影、科技的交互,用序章、回响、变奏、新生、华彩五个篇章,将上海音乐厅、上海文化、上海城市的故事娓娓道来。一场秋雨也没有阻隔相约,观众们纷纷穿着雨披、打着雨伞,看完了这场8分钟的墙体秀,意犹未尽地走进音乐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型3D Mapping墙体秀 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朱伟辉 摄

“海上生民乐”是上海民族乐团的音乐品牌,自2016年首演已上演80余场,先后推出多媒体音乐现场、民族管弦音乐会、民族室内乐等版本,受邀赴英国、比利时、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巡演,是海派民乐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这次入驻上海音乐厅的是全新的“第四版本”,在延续原有特色的同时,注入了科技感和未来感。
8首原创作品均经过重新创编:《汲古》拉开帷幕,骨笛、篪、竹笛、箫等吹管乐,讲述着音乐起源,亦是人类文明的萌芽;手碟与尺八《水行》如潺潺流水,展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奥义;《火舞》由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打击乐演绎,擂鼓穿云,舞出生命的雄伟与壮阔;古筝独奏《墨戏》尽显中国书法的气象万千;重奏《山水》宛若林中君子,让音乐回归山林;琵琶与京剧《酒歌》诉尽霸王项羽的柔骨豪情;唢呐与电声《穿越》释放了国乐的摇滚范;合奏《丝路》压阵出场,琴音为羽翼,心驰千里,大美无极。
上海音乐厅的舞台较小,主创团队“螺蛳壳里做道场”,让舞台焕然一新。舞台背景处是270度的巨型屏幕,台上陈列着几个蜿蜒的“小岛”,古装演奏家们错落不一,散落在岛上,“流水”绕岛而行,化解了传统舞台的方正和僵化。这个设计也意味着中国民乐像流水一样,源源不绝、从未断层。
很多观众去音乐厅赏乐,第一反应是“听”,有时甚至会闭上眼睛。总导演马俊丰希望,让《海上生民乐》在“可听”的同时“可看”。他在舞台上试图用8首作品做一个“大叙事”,即“中国文化的当代表达”。
“音乐是主角。”马俊丰强调,“我们一定要坚守以音乐为核心的创作底线,在不干扰音乐表达的同时,再拓展嫁接其他的表现形式,帮助音乐家建立‘角色’,将海派音乐自身的美和变化传递给现场观众。”
马俊丰一开始设计了非常繁复的视觉表达,但落实到作品中之后,他发现并不适合,“艺术家们的表演太精湛了,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他们在音乐和当代生活之间建立的纽带连结都是我从未想过的。很多东西超出了我的认知。”再次梳理思路之后,马俊丰完全推翻了之前的想法,化繁为简,“用了很多写意的表达方式。”
“一开始我会觉得民乐落后、无聊,后来听到现场演出,我大受震撼,民乐的内在精神是先锋的、是探索性的,和爵士、摇滚的精神是相通的。”这台演出甚至激发了马俊丰的民族自豪感,“民乐也可以有当代的表达、当代的视野,它不只是承载民族情绪,也是面向年轻人、面向世界的,非常具有包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配合《海上生民乐》的驻场演出,上海民族乐团加强了演奏人才梯队的建设与培养,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年度业务考核。多个声部的演奏家都以《海上生民乐》的独奏作品作为考试曲目,并作为主奏进行业务考核。不同的艺术处理、不同的舞台风格,将让同一首作品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不仅全方位锻炼了演奏家的水平,也为更多青年演员提供了演出机会。“演奏家们的二度创作会让作品体现出完全不同的个人特色。比如唢呐与电声《穿越》,有洒脱震撼的摇滚风,也有帅气炫酷电音范。观众如果想看到更多青年民乐人丰富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可能看一场还不够。”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说。在规则中求变,每个人对乐曲的理解不同,会依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删减或者“加花”。 马俊丰笑称,在这样的方式下,观众看到的每一场《海上生民乐》都是不同的,“会有抽盲盒的感觉。”“随着中国的发展,大家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越来越浓,骨子里的文化基因随时都可能爆发。但是,你要想随时看到一场民族音乐会,不那么容易,所以驻场演出充满了勇气。自己的音乐就在身边,如果你愿意,随时都可以走进来欣赏。”罗小慈希望,无论是上海市民还是中外游客,都能在《海上生民乐》的驻场演出里,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和诚意、开放和包容,“这样一个音乐现场是不可复制的,只有你在上海、你来上海,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触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