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6年10月19日,上海的一家名为《大沪海报》的报社报道了一则消息,一时之间,满沪皆为之震惊。

“中国文坛巨星陨落,鲁迅先生今晨逝世,昨日起突发恶性气喘症医治,今晨五时长逝,遗体送万国殡仪馆”。

罔效

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先生逝世于上海。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去接受鲁迅先生已经离他们而去的事实。

鲁迅先生小的时候,就因为一次肺病,导致之后的时间里一直被肺部疾病所困扰。

后来由于经年累月的劳作以及大量抽烟的习惯,使得后来他肺部上的毛病越来越不可控。

据有关资料的记录,鲁迅抽烟大致是从他21岁开始的,一直到他去世的那年,几乎没有中断过。

长达35年的吸烟史,最终造成他肺部加剧恶化的结果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

后来鲁迅确实是因为肺结核晚期,病情恶化而去世的,但是当人们开始仔细审视起鲁迅离世前后的细节时,却发现了一些疑点重重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由于一直缺乏明确的证据证实,使得至今为止,我们对当年鲁迅的真实死因还存在着诸多疑惑。

那么鲁迅之死,是否真有蹊跷呢?

鲁迅书法作品

鲁迅生命的最后几年是在上海度过的。1927年10月份的一天,鲁迅想要在上海短住几天,便下榻于上海的一家共和旅馆。

可没想到,就是在共和旅馆的短短几天时间,却改变了鲁迅只想在上海短暂停留的想法。

鲁迅一共在这家旅馆住了五天,在这五天时间里,他见了很多他在上海的同学、弟子和朋友。

慢慢地鲁迅开始思考起定居上海的可能性,而且最终也在一众好友的影响下,他决定要长留上海。

其实我们也不难理解鲁迅做出这个决定的缘由,上海有着许多他当年留学日本的同学朋友,也有着他在这些年执教生涯中带出的学生,而且在当时的上海还有很多位左翼进步人士。

对于鲁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工作和生活的理想之地。

鲁迅故居,现为鲁迅纪念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开始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后一个篇章,他将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九年时光留在了上海。

在上海的时光,是鲁迅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光且辉煌的时期,也是他投身进步事业的高峰时期。

鲁迅在这期间,出版了自己的文学生涯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故事新编》,而且还与多位左翼进步人士合作,为我国的民主事业做了重大的贡献。

位于上海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

但是与此同时,鲁迅的身体健康状态却一日不如一日。

到了1936年3月份的时候,鲁迅之前得肺部疾病突然加重了起来,并且一度还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

在之后的时间里,鲁迅的身体健康急转直下,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他的体重锐减,以及长时间的卧床不起。

骨瘦如柴的鲁迅在那段时间里,虚弱到了极点。即使后来鲁迅的主治医生为他进行了治疗,情况也一度有了好转,可是这却未能彻底治好鲁迅的肺结核疾病。

1936年10月,鲁迅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了,他的生命终于来到了终点,所有的辉煌与传奇也有了它们的句号。

鲁迅遗体

鲁迅虽已离世,但围绕鲁迅去世的谜团却成了困扰后人的心事。

1936年的时候,鲁迅之子周海婴还值幼童时候,七岁的周海婴在刚刚懂得何为父爱之后,却立刻失去了最为倚仗的父亲。

周海婴为鲁迅与许广平所育,在失去自己的父亲之后,周海婴只剩下母亲可以依靠,除此之外就是父亲生前所写的著作及留给他的那些精神遗产。

鲁迅确实是成为了对周海婴影响最大的那个人。

幼时的周海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至于后来周海婴写下文章记述自己对鲁迅的回忆《鲁迅与我的七十年》,周海婴将自己之前与鲁迅的生活记忆,以及对自己的影响等的点点滴滴都写在了书中。

同样地,关于鲁迅的死亡谜团,周海婴对此也一直持有怀疑的态度。

在这本书里,他曾写到:“我怀疑须藤是故意拖延父亲的治疗”。

周海婴觉得自己父亲的死亡与须藤的医治不力有着极大的关系,对此他在另一本书《鲁迅之死疑案》中,写得更为详细一点。

“日本须藤医生和鲁迅的医患关系,是自1934年11月开始,亲手接触治疗近乎两年,达到百余次……鲁迅终究因何而死,我坚信这桩‘疑案’终将会大白于天下的……”

周海婴在这两本书中将自己父亲死亡的疑点一一展现出来,但是客观的来说,在鲁迅离世的那一年,周海婴还是一个七岁的幼童。

鲁迅一家三口画像

可是年幼的周海婴毕竟是鲁迅生前最为亲近的人,所以他的一些想法即便是有其他人的影响,但他却很有可能从他人看不到的角度,去为鲁迅的死因事件提供更多的参考。

首先是周海婴认为鲁迅的死与这个须藤医生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怀疑当年鲁迅当年并没有得到及时或者妥善的救治,所以导致了鲁迅病情的加重及不可控,以至于最终离世。

其次就是,他对须藤医生的医治一直持有怀疑的态度,须藤在对鲁迅的治疗好像是受到什么力量的影响,造成了他对鲁迅的主观性误诊。

那么事情真的是像周海婴说的这样吗?

据资料记载,须藤也就是须藤五百三,早年鲁迅在日本学医的时候,就结识了很多日本医生,所以在他一生中,是很愿意去接受日本医生的治疗的。

但是作为鲁迅最后接触的一个主治医生,须藤五百三却是极为神秘,我们不知道他从何而来,也不知他在鲁迅去世之后去了哪里。我们只知道他是一名日本陆军军医,且常年活动于中国北平等地。

他有着军方的背景,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有所警惕,大家开始怀疑鲁迅的死是不是与日本军方有着某种关系,但是这些疑点到今天都没有找到实证。

神秘的须藤也为当年鲁迅之死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当然除了他的身份可疑之外,人们发现在他为鲁迅进行治疗的整个过程中,他的诸多行为也是令人怀疑的。

在1936年之前,须藤就因为鲁迅肺病的原因被多次邀约,前往鲁迅住所为其治疗。每次须藤都将其当作小毛病来治疗。

鲁迅

这样的治疗方法一直持续到1936年3月份,3月份的鲁迅病情迅速地恶化,这让鲁迅身边的人开始质疑起须藤的治疗是否奏效。

但在鲁迅的坚持下,他们也没能为鲁迅更换一名医生,直到5月鲁迅的病情进一步地恶化。

在周家人和朋友的劝说之下,鲁迅才决定让自己之前从不相信的美国医生来参与治疗。

美国医生经过一番检查之后,认为鲁迅的病因是结核性肋膜炎。

“他需要去医院抽出肺部的积水”。

美国医生很肯定的提出自己的治疗方案,可是正当家人要听从美国医生建议,将其送往医院的时候。

须藤却站了出来,他极力地反对美国医生的诊断,并且坚信鲁迅的病情只是小疾病,不需要大动干戈送去医院。

鲁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有人都选择美国医生的诊断,可是唯有鲁迅,即便自己已经虚弱到了极点,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须藤五百三。

鲁迅对于日本医生坚信的原因是可以追溯到他父亲去世的时候,鲁迅一直认为是当年中医的无用才使得父亲早早的离自己而去的。

所以在后来鲁迅去日本留学之初,选择进修的就是日本的医学,虽然他后来也因提出“学医不能救中国”而弃医从文,但这却没有打消他对日本医学的信心和支持。

而现在他们竟然要把自己最信任的日本医生弃用,转过头去寻找那个跟像中医一样令他厌恶的美国医生,对于此事,鲁迅是万万不可能答应的。

换回须藤医生主治后,鲁迅的病情又再一次地搁置起来,因为没有人能让鲁迅改变自己的主意。

所以便有了后来的结果,久病不治的鲁迅到了后期已经到了难以挽回的程度。

所以对于鲁迅之死,周海婴是有理由去怀疑,须藤五百三很可能是造成“父亲”离世的主要原因。

但是,作为鲁迅的伴侣,周海婴的母亲,许广平却是有着不同于他人的看法。

同样是鲁迅生前最亲密的人,许广平却不同于当时年幼的周海婴,且因为她一直在鲁迅身旁照料其的缘故,使得她能够更好的知晓鲁迅的情况。

所以对于鲁迅因何而死的问题,她是有着自己的观点和判断的,自然就不会受到到其他观点的影响了。

在许广平看来,鲁迅最后确是属于病逝的,而且在鲁迅的治疗期间其中并没有其他人主观上的影响。

那么,同样作为鲁迅生前最亲密的人,为什么许广平却与周海婴的看法截然不同呢?

鲁迅油画像

关于鲁迅的离世,许广平曾在自己所写的《十年携手共艰危:许广平忆鲁迅》中谈到自己对鲁迅死因的看法:

“须藤先生忠告他:如果吸烟,吃药是没用的,后来病总算好点,我却又亲自给他用劣等香烟毒害他”

许广平将鲁迅的死因归结于自己和鲁迅抽烟的习惯。

鲁迅是嗜好抽烟的,而且一抽起来往往就是从早上到晚上的不间断。作为鲁迅的妻子,许广平认为自己没有让鲁迅改变这个恶习,反而还一直买些劣等烟给他,所以这才是导致鲁迅离世的原因。

许广平知道鲁迅对自己一直都是很节俭的,他从来不舍得给自己购置一些较为高档一点的香烟,反而是一直购买低档且廉价的香烟。

鲁迅和幼年的周海婴

而就是因为一直抽廉价的香烟,对鲁迅原本就不算太好的肺部造成了更大的危害。

所以许广平认为导致鲁迅后来病情极度恶化且最终死亡的原因:一是无节制的抽烟;二是自己没有加以控制。

对于须藤,她却是没有任何怀疑的,而且还是十分感激须藤医生在自己丈夫的最后时刻,一直照顾鲁迅。

许广平的看法和观点,都是从一个人妇的角度出发的,她深爱着她的鲁迅先生,在鲁迅先生的弥留之际,她一直悉心的照顾他。

许广平

但是这却没有对挽回鲁迅的生命有过一点帮助。

她的内疚心理开始产生并且加剧,她不再去关心鲁迅是不是被人谋害或者其他的原因。她只知道,鲁迅再也无法陪伴她了。

长时间的朝夕相处,许广平无疑是所有人中最了解鲁迅的人,她深知鲁迅的疾病是如何困扰的,也知道他是如何一根又一根的把那些劣质烟吸进体内。

晚年的许广平

所以她是一直坚信,鲁迅最后是病逝的。

在鲁迅逝去之后,应当时鲁迅周边人的要求,须藤写了一篇回忆自己治疗鲁迅的文章。

在文中,他描述了鲁迅的死因是因为常年累月的抽烟,导致的肺部损坏,最后确实是到了不可医治的地步。

须藤没有将鲁迅的离世原因与自己相联系,他也始终认为鲁迅病情的不可控并非是自己医治策略的不当,相反自己一直是按照正确的方案来对鲁迅治疗的。

我们依然还是难以去判断须藤的言论是否正确客观。

所以直到今天,对于鲁迅的死因仍有多种猜想:一是被害说;二是病逝说。

鲁迅

和那个时期留下的诸多疑事一样,鲁迅之死在目前说来无论是哪一种观点,都不具备充足的证据来证明它,也就是我们对鲁迅之死一直处于一个怀疑但没有定论的阶段。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鲁迅生命的最后时刻里,他还在写着文章,还在做着自己未尽的事业,他是一个真正的斗士。

鲁迅猝然离世的消息很快就被传播开来,慢慢地,人们发现,那个将自己的骨头当做火炬,带着人们冲破黑暗的民主战士,再也无法带领大家前行。

于是他身后的人用了最高的礼仪为他送别。

送别鲁迅

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巴金和萧军五人,作为为鲁迅扶灵柩的人,亲自将鲁迅送上了灵车。灵车后面跟着一支没有尽头的送行队伍。

他们跟着鲁迅,就像他从未离开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