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灯戏亦称"花鼓戏"或"地摊戏",豫南山乡戏曲剧种,近似"二人台",其表演形式简单,艺人演唱,众人帮腔,曲调具有浓厚的当地民歌风味。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记载,息县易老庄"地灯戏"是地灯戏的一个种类,形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大约有180余年历史,比徽班进京形成京戏只不过晚二十年左右。声腔音乐结构基本为长短曲牌连套体,更多的是吸收了淮北民歌,例如《调情歌》《走女家》《四季歌》等息县本土的民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所有地灯戏而言,无论在清代或在今天,均为流传不广稀贵剧种,而小茴店镇易老庄村的"地灯戏"自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据易老庄村易治民的师弟易治超讲,易少时曾听他们的师爷掐子(真名不详)说过,从清朝崔兰堂、何金花、刘老黑等师傅教戏,一直传到易振学、易振照、易炳红、蔡广明等人为徒,易振学等人又招收了梁荣芝、尤世勤、王金萍等一批女弟子,已经传承了七代。

60年代以前该戏在民间喜闻乐见,流传盛行。60年代以后,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该戏失传。在那时代可演出60多部戏曲,近年来由于抢救性挖掘整理,可如今只能正常演出20多部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