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国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4.9%。事实证明,这远低于分析师们的预测。工业生产增速也低于预期。中国经济已成功从COVID-19疫情造成的危机中复苏。但它目前正受到更具根本性的外部和内部矛盾的影响。

就绝对指标而言,去年可谓是艰难的一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但与大多数经济因新冠疫情危机而下滑的国家相比,中国的结果可被认为是成功的。

PMI商业活动指数仅在2020年第一季度处于50以下的负区域,随后各项指标呈现稳定的正趋势。今年年初增长更快:1月份以来,中国经济增长9.8%。而增长结构也符合中国政府的长期战略,即转变增长方式,从出口转向内需。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消费占GDP增长的64.8%,投资占15.6%,出口占19.5%。

然而第三季度的增幅并不大。大多数分析师预计GDP将至少增长5.2%。上一季度的增长率为7.9%,因此略高于5%的增长预测看起来有些保守。但结果表明,第三季度经济仅增长了4.9%。

9月份工业生产仅增长3.1%,而彭博社分析师预计该行业至少增长3.9%。不过,也有积极的方面。零售销售,相反,增幅较大。9月份增长4.4%,而8月份这一数字仅为2.5%。城市失业率也在下降。9月份为4.9% ,而在一个月前失业率为5.1%。

尽管如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总体而言经济发展明显放缓,这主要是由于COVID-19新变种的传播。

陈凤英说:“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由德尔塔病毒引起的疫情反弹。自今年五月起全国疫情好转,大家相对都比较放松,然而在七月德尔塔病毒于南京出现后,在全国局部地区分散蔓延,导致疫情一直反反复复,明显影响了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速。我们可以看到,疫情的反弹对投资消费产生了较大影响。虽然CPI同比上涨,但是并没有发挥引擎般的拉动作用。如果没有疫情,我想GDP增速达预期是没有问题的。当前全球的疫情都在反复,无论是国际机构下调预期,还是我们自己都感觉到经济增速不可能很快恢复,而问题的主要源头就是疫情。”

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原因之一是,由于疫情后商业活动恢复不平衡导致的不同国家出现的能源危机。结果导致能源价格大幅上涨。中国在能源供应方面也面临困难——在一些地区不得不限制能源消耗。这也影响了工业生产的增长。鉴于向百姓供电为绝对优先事项,厂家只能被迫放慢甚至暂停生产过程。

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应对的房地产市场过热,也对经济放缓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为了防止出现泡沫,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措施,整顿开发商的活动。例如,去年引入了公司负债与净资产和权益比率的标准。然而,实践表明,近半数中国开发商没有达到规定要求,面临严重问题,其中包括总负债约3000亿美元的中国最大开发商恒大。

顺便说一下,经济中信贷规模的快速增长是中国多年来也一直在努力应对的一个根本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国内生产总值保持高速增长。然而这种建设是通过扩大信贷供应来进行的——无论是私营公司还是地方政府都这样做。此类项目并不总是具有成本效益,这就意味着这种情况会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应对金融风险是和治理环境污染,脱贫一起的,中国政府三大攻坚战的首要任务。但在这方面,需要在增长需求和金融稳定之间找到平衡点。这意味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正在放缓。

陈凤英专家指出,这会减缓整体经济增长。

她接着说:“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理论上十四五规划后应该拉动一大批基建项目,包括新基建和老基建,但是到目前其他的大项目似乎并没有跟上,这也会影响到了后续的投资问题。所以我认为这方面也是需要我们去加强关注的。

总体来看,最关键的是需要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应配套,不能有高有低。稳定的宏观政策所带来的预期,无论是对企业居民还是对整个环境都是有利的。”

不过,绝对增长率不再是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更重要的是生活质量,其中包括社会保障的有效性、环境和生态状况以及失业率。在这方面,重点是提供就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今年的任务是创造11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今年前9个月已经创建了1045万个。

正如陈凤英专家指出的那样,青年人的就业存在一定的困难。事实上,去年有超过800万学生毕业。但这里责任不仅由国家承担,而且由大型公司承担。例如,石油巨头中石化去年将招收毕业生的职位增加了一倍。

总体来看,消费、出口、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拉动增长的主要动力,预计不会出现较大波动。将能完成国家制定的目标——确保2021年经济增长6%以上。尽管许多独立的国际公司正在修改对今年中国GDP增长的预测,即使是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对前景的评估甚至还要好——增长超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