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卫青,汉武帝时代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一生征战沙场,为汉家天下立下了不世功勋。他的军事成就包括龙城大捷、收复河套、奇袭高阙、二出定襄和漠北大战,可谓战功彪炳,无人能及。曾官至汉朝大司马、大将军,位极人臣。然而在漠北大战之后卫青却再也没有执掌兵权率军出征,这究竟是何原因呢?

骑奴出身,获汉武帝赏识

卫青出身低微,其父亲是平阳侯府上的一名小吏,母亲则是平阳公主家的奴婢。他还有一个姐姐,就是大名鼎鼎的卫子夫,后来成为了汉武帝的皇后。而他自己,从小就精于骑射,因此一直做平阳公主的骑奴。

古人云:“一荣俱荣,一辱俱辱”,这句话用在卫青身上也毫不夸张。卫青的姐姐卫子夫因为擅长舞技被选入宫中成为汉武帝的妃子,卫青的日子也开始变得好了起来,由于骑射本领出众,被汉武帝看中,并得到汉武帝的提拔。

然而普通人的思考方式毕竟与皇帝不同,探寻史料就会发现,卫青的发迹其实是汉武帝进行政治博弈的必然。当时汉武帝即位已有几年,可朝政大权全都掌握在太皇太后窦氏手中,刘彻一身抱负却无处施展,身边亦无人可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卫青出身低贱却有胆识、有魄力,更为难得的是他与窦氏家族并无甚利益瓜葛,这对汉武帝来说恰恰是培植自己势力的最佳人选。也正是因为这样,卫青才一步一步成为了汉武帝的亲信,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汉武帝对匈奴用兵,军事天才一展风采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太皇太后窦氏去世,汉武帝终于得以执掌国家大权。他一心想要改变自汉朝建国以来对北方匈奴屈辱和亲,消极防守的现状,决心对匈奴用兵。在古代,普通人晋升的渠道之一便是军功,而武帝征伐匈奴的雄心恰恰为卫青一展才华提供了机会。

卫青第一次建功是在元朔二年,当时匈奴骑兵两万人攻击汉朝的上谷、渔阳两郡,汉武帝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大胆启用新人卫青,封他为车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出云中。

这是卫青第一次率军远征,但他表现得十分冷静和睿智,在其他三路大军无功而返的情况下,唯有卫青率领的骑兵军团直捣匈奴人的祭天圣地龙城。这是汉朝建国六十多年来对匈作战的首次重大胜利,卫青一时声名鹊起,风光无两。

龙城之战以后,汉武帝又多次对匈奴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卫青每次都被刘彻委以重任。出高阙败匈奴楼烦王、白羊王,远征漠北击溃匈奴在漠南的主力,打的匈奴无力还击。至此匈奴人远遁漠北,以至于漠南无王庭。

漠北之战使卫青的名声达到了顶峰,汉武帝在大将军的基础上,再拜卫青为大司马,执掌全国军事。然而,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武将如果功绩太高往往不得善终,卫青虽得善终,晚年却也郁郁不得志。不同的是,卫青并没有被杀,而是遭到了汉武帝的猜忌,逐渐成为了边缘式的存在。

漠北大战卫青无诏调兵救驾,遭汉武帝猜忌

元狩四年,汉武帝命卫青率领五十万大军主动前往漠北寻找匈奴主力决战,目的在于通过此战彻底解决匈奴对汉朝的威胁。汉武帝为了鼓舞士气同时也为了就近督战,专程移驾来到了距离云岭边塞几十里远的甘泉宫。然而汉武帝不曾料到,他的这一决定将他与卫青之间的君臣关系推向了最危险的境地。

在与匈奴的激战中,由于之前招降的匈奴将领赵信临阵叛变,复归匈奴,使得战场形势发生了巨大逆转。赵信是匈奴贵族,被招降后在汉朝多年,深谙汉军的战法及布防。因此他回到匈奴后,向匈奴单于建议偷袭汉军防御最弱的甘泉宫,俘虏汉武帝。

甘泉宫前后山峦叠嶂,易守难攻,常规部队根本无法攻入,因此武帝将大批部队投入前线,只留几百人守护在甘泉宫的周围。由于赵信深知汉军的决策部署,他建议从飞鹰涧绕行,如此从塞口一夜便可直达甘泉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匈奴大单于同意了赵信的建议,命赵信率领数千精骑突袭甘泉宫。此时,拥有敏锐战场嗅觉的卫青通过观察匈奴军队的动向,判断出这是匈奴骑兵想要偷袭甘泉宫。他深知武帝身边并没有多少护卫,一旦赵信得逞,后果不堪设想。

卫青当即决定率军救驾,然而此时正是两军对垒之际,为顾全大局同时也是为了灵活机动,卫青不可能带领大队人马前去救驾。此时距离甘泉宫一百多里的虎贲军成为救驾的不二之选。虎贲骑兵由赵破奴统领,直接听命于皇帝,卫青无权调动。

然而事态紧急,卫青单骑来到虎贲军营前,向赵破奴陈述了军情并要求他带兵跟随自己火速前往甘泉宫救驾。而赵破奴表示虎贲军只听命于皇上,没有皇上的诏令任何人不得擅动。

卫青情急之下拿出了汉武帝颁给他的兵符,命令赵破奴出兵。而赵破奴依旧不听卫青的命令。眼看兵符无法调动虎贲军,卫青大吼道:“陛下现在危在旦夕,身边护卫只有几百人,尔等难道要置陛下于万劫不复之境地吗?”

赵破奴终于被卫青说服,于是带领虎贲军跟随卫青火速赶往甘泉宫。在路上卫青遇到了赵信带领的匈奴骑兵,眼看卫青已经带兵赶来驰援,再去甘泉宫已经毫无意义,于是赵信率军从飞鹰涧小路折返匈奴大营。

化解了偷袭危机后,卫青立刻赶往甘泉宫觐见汉武帝。刘彻对卫青的突然到来表现得十分惊愕,认为卫青身为三军主帅却擅离职守。面对卫青的解释,武帝更加气愤,只说了一句:“虎贲军好像还不归你卫青调动吧”,随后便命令内侍收缴了卫青的兵符。

甘泉宫救驾一事之后,卫青名义上虽然仍然是朝廷的大司马、大将军,但却再也没有领兵出征,军权也受到多方节制和分割。由此可见,卫青已经在事实上被汉武帝打入了冷宫。

结语

以今人眼光度之,卫青甘泉宫救驾一事忠心耿耿,私自调兵也实属事态紧急。然而在我国古代,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帝权威不容侵犯是贯穿封建社会两千多年一条不变的真理。卫青在没有得到皇帝旨意的情况下擅自调兵,已经触犯了皇帝的权威,引起皇帝的猜忌也不足怪。

但仔细观之,彼时面对赵信的偷袭,卫青实际上陷入了两难境地。以卫青的才能,他当然知道私自调兵乃是杀头之罪,会被皇帝视为不忠。但如果明知皇帝有险,身为臣子的卫青却见死不救,隔岸观火,在外人看来同样是不忠。

因此卫青所面对的真正难题并非救与不救,而是忠与不忠。无论救驾与否,在皇帝眼里卫青都已经犯了杀头之罪,而他却毅然选择舍弃个人名利甚至生命来解救皇帝,为君尽忠。由此,卫青对汉武帝的忠心可见一斑。

对汉武帝而言,身为皇帝,他的做法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或许人们会觉得汉武帝是小题大做,不明忠奸,有功不赏,无罪却罚。但实际上卫青的忠心护主同样也将刘彻置于两难之地。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之主,卫青为了救自己不惜冒杀头之罪他当然清楚。然而卫青的行为的确已经在事实上侵犯了皇帝的权威,试想一下如果汉武帝对卫青不做任何惩戒,结果自然是有更多别有用心之人以同样的方式来加害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帝王而言,没有什么比皇帝的生命和权威更重要,因此汉武帝必须处置卫青重塑权威,但他也深知卫青战功赫赫,贸然杀之实属不公。所以于卫青而言,被皇帝冷落,甚至罢官夺职都只不过是汉武帝为了敲山震虎所采取的一系列手段。而卫青,自然成为了维护皇权的牺牲品。

一代名将晚年却受到皇帝的猜忌,卫青的冤屈无处诉说。或许只有真正身临其境,我们才能体会汉武帝与卫青这对君臣之间的真实想法。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王朝更替,斗转星移,无论何时,卫青的故事都将被后人久久传诵,历久而弥新。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