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日本手机在自己本土市场被外国品牌打得节节败退。2019年,苹果和三星就占了61.3%的份额,而日本手机厂家在打击下溃不成军。目前日本占比最高的国产手机是夏普,也仅仅是12.8%,这还是占据了当地运营商的渠道优势,否则连这都守不住,日本手机品牌更是在中国市场销声匿迹,无人问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日本手机厂商不喜欢了解全世界的需求,只喜欢了解日本人自己的需求,而日本人自己的需求又和世界脱节,造成日本手机无法在全球热卖。一、我们要承认日本手机曾有过辉煌阶段,不过黄金年代是在15年前

2007年时,我曾经去过一次日本,当时自己用的是摩托罗拉V60,除了打电话和发短信外,无其他功能,那时候我们追求的是彩屏和炫铃声等。

反之,彼时的日本手机已经具备“手机支付、音乐、电视电影”等功能,而且是长条翻盖手机,设计得非常漂亮。当时如果能买一部带回国,估计都要神气得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为了能用上夏普东芝京瓷等手机,多少年轻人改了SIM卡,没有中文只有英文界面,NEC手机短暂进入中国市场展示出技术和设计差异令人羡慕,晚到的夏普旋转屏虽没赶上时代,依然惊艳整个市场。

另外,日本手机还拥有传统的先进基础科学器件,像光学元器件、半导体等,还都是都相当厉害的,这是即使资本驱动都无法获得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日本手机的优势主要在于设计,不过在智能手机替代手机的新时代,手机这玩意的设计就没那么重要了。

二、日本手机发展走了一条邪路:运营商定制,深度融合

如今,日本的手机,绝大多数都不是靠厂商自己打品牌卖出去的,而是通过电信运营商搞渠道定制,和运营商深度融合。

想想国内曾经也走过这个套路,只不过中国市场庞大而复杂,最终只留下了“充话费送手机”的记忆,没有其他深度融合,就是你真的充话费拿到了手机,后续也不会有什么其它服务了。

相比日本,在运营商那里充话费送手机后,还能享受到很多运营商特有的功能,比如2001年docomo就有了类似现在的apple music的功能,还能在线购买收看音乐和电影等。2002年软银就有卫星电视直播,这些都是消费者喜欢的,而且运营商通话便宜,短信免费,走得还算成功的。

只是,这造就了日本手机行业处于一种封闭的环境内魔性发展,各个运营商都在画地为牢,而手机厂商也没有花心思去思考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功能,厂商只要造出来的手机运营商想要的救星,消费者变得完全没有可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外国同行造的可能已经是“万能”的智能机,而日本厂商还在琢磨着怎么优化看电视功能,简直就像不再同一个年代,这就是致命的弊端。后来,外国的手机厂商让日本消费者真正见识了“智能移动终端通信”,打破了运营商画地为牢带来的不利,唯一的受害者其实就是日本的本土手机厂商,目前已经完全跟不上了。

三、移动智能终端重新定义了手机,日本手机品牌显然是没跟上潮流

当初全球智能手机最牛的是诺基亚,可是诺基亚都没有做到智能化而被淘汰,日本手机的智能化也走得很早,但都是自己玩玩,就是因为日本手机产业的封闭自嗨,哪里跟得上潮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我不知道Statcounter的数据有多准,但是截至目前,日本人都全面转向苹果、三星、华为,除了索尼和夏普外,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日本生产的手机”了。

到了智能手机时代,说得难听点就是几个传统日系厂商根本也没用心思去做智能手机产品的,就有YouTuber评价最惨的是富士通东芝的机器,闹到了因为故障过多,连客服都没有办法完全解决。本土用户都不想买账的产品,在中国市场能有好表现吗?

日本手机真正的智能都是转到幕后去做2B的生意,比如索尼的摄像头,提供给手机厂商就好,这个时代的到来,也就正式意味着日本手机产业的落幕,虽然日本国内还有消费者拥趸的本土品牌,但是苹果、华为、三星等品牌的进入,已经让日本手机品牌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据说,当时iphone刚诞生时,抢iphone手机最厉害的国家之一就是日本。实践证明,再强的制造能力和设计水平,用错地方都只能是付诸东流,智能手机和过去的功能手机完全不同,日本手机产业沉浸在过去的思路中不能自拔,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是必然的。

最后的话:日本人专注工匠精神,可不尊重商业规律都是难免要“翻车”的

如今手机已经是人体的一个智能延伸品,它首先要满足消费者本身的诉求,一个好产品最终的评定权就在用户的手中,所谓“金杯银杯,不如用户的口碑”,手机厂商要做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取悦消费者,其次才是运营商、中间商等,而日本是反过来,先取悦运营商,再取悦消费者,即使有多专注的工匠精神,违背商业规律都是要付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