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并不困难,生存则是非常艰难的。——萧伯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老话:百善孝为先。从先人的卧冰求鲤、弃官寻母到2012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陈斌强将母亲绑在身后去教学,从人们对不孝子的不齿唾骂到法律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辅助父母的义务。

从古至今,无论是道德提倡还是法律约束,无一不体现了中国人民尊敬老人、孝顺老人的优秀品质。所有老人都希望可以在晚年的时候衣食无忧、儿孙满堂绕膝下。但有一些老人,明明子女儿孙众多,却无人问津,无人料理,在饥寒交迫中度过余生,在孤独中走向死亡。

年过九旬,无人问津

94岁的刘奶奶家住山西吕梁,生育了5个孩子,丈夫早逝,大儿子已经去世,还有两儿两女可以依靠。按理来说,刘奶奶有儿有女,理应会含饴弄孙、家庭和睦的度过晚年;哪怕经济条件稍有困难,只要儿女孝顺,刘奶奶就会被照顾的周全。

然而事实总与所想的有所差距。剩下的四个孩子刘奶奶已经许久没有见到过了,她很想见一见孩子们,可这最简单的要求对刘奶奶来说却成了一种奢望。陪伴着刘奶奶的,大抵只有破落的老房子了,她们一起在岁月中一日一日地消磨着时光,孤独凄凉。

老房子在岁月的洗礼下,饱经沧桑,摇摇欲坠。院子的四周堆满了垃圾和干草,杂乱不堪;一旁的土墙已经斑斑驳驳、坑坑洼洼;门窗严重损坏,屋内空空如也,唯一的灶旁也是杂乱的,不见食物,不见平常人家的烟火气。整个院子,可以称得上是"家徒四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奶奶的一日三餐,就去锅里简简单单做顿饭马马虎虎凑合一顿。吃完饭,没有人陪伴,她只好去院里看看天空、去大门外看往来行人匆匆。年纪大了神志不清,再加上大儿子的去世给她带来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刺激,她常常将往来的某个村民当作是她大儿子,然后拉住村民,说道:"儿啊,你来看我了啊。"长此以往,村里人便觉得刘奶奶有些疯疯癫癫,不愿意靠近刘奶奶。

随着夜晚的到来,刘奶奶一个人静静地躺在床上,听着窗外徐徐的风声和时断时续的狐狸叫,久久不能入睡。这,就是刘奶奶的一天,在思念与孤独中度过时光,日复一日。

非儿女无情,奈何条件所限

人们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或许,看到现在,很多人开始责骂刘奶奶的子女不孝顺,其实,也不是刘奶奶的儿女是不孝的无情人,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在老人身侧侍奉。据了解,儿女曾经想接母亲去城里住,但是母亲并不同意,一方面是因为刘奶奶一辈子没有走出山村,怕到城里不适应;另一方面年纪大了,总有落叶归根之感,不愿离开家乡。

刘奶奶的两个儿子其实也非常惦念母亲,想时常去看看母亲。只不过条件不允许。一方面,他们年纪大了身体不大好,也到了需要人照顾的地步;另一方面路途遥远,加之山村交通不便,一路的舟车劳顿身体扛不住。

无法侍奉在侧其实是子女的无奈之举,他们只好拜托村里人多去照看一下母亲,母子母女之间的联系也是通过村里人来进行的。然而,这样的联系有时候也不那么准确,甚至某些信息石沉大海。更何况老人年纪大了越来越神志不清,村里人愿意帮忙的也越来越少了。

不常联系也不是办法,子女最后托人给刘奶奶带了一部手机,并花了很长时间教会母亲如何使用手机。想儿女了,便打一打电话,听听儿女的声音;有麻烦了,打个电话让儿女来帮忙。尽管刘奶奶年纪大了,或许听不清儿女在说些什么,但总会稍解相思愁苦。

电话那头也老了

有一天,刘奶奶给大女儿打了电话:"闺女,家里的老房子该修了,有的瓦片都已经掉了,门和窗子也坏了,晚上风呼呼的往屋里吹,我已经好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话里话外都透露出对孩子们的思念。

电话那头,大女儿泪水早已满眶,拿着手机的手微微地颤抖着,哽咽道:"娘啊,我也七十多了,弟弟妹妹也不年轻了啊,身体都不怎么好,这一辈子可能再也回不去了啊。"刘奶奶这边,年纪大了耳背了,也一直"嗯嗯,嗯,好,好"的回答着。

颤巍巍的挂了电话,刘奶奶像往常一样走出了"吱呀""吱呀"地屋门,看着一群鸟儿结伴飞过了自家头顶的四方天空,推开院门,看这街头的拐角处,往来人影匆匆......日复一日。

其实对于刘奶奶来说,听清与听不清又有什么差别呢?听不清或许对于刘奶奶来说最好了。活了大半辈子,到了这个年纪,剩下的就只有"盼头"了吧,盼着儿孙早归,盼着那一声久久没有听到的"妈妈",盼着子孙满堂围于桌前吃一口"热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至晚年,何以安度

花开有落时,人生容易老。刘奶奶的前半生,相夫教子,辛苦劳作;后半生,丈夫和大儿子相继去世,其余子女远在异乡;人到晚年,无人照料。辛辛苦苦一辈子,晚年孤独凄清,令人心生悲矣。而刘奶奶也并非个例,在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和人均寿命增长的今天,养老问题将会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就是老人最大的幸福。如何给老人一个幸福的晚年,让老人在优雅中老去,是每个社会人所应思考的问题。"94岁老奶奶有5个儿女却无人照看,大女儿打电话:妈,我也老了!"别让刘奶奶的痛苦重复在更多的老人身上。养老需要多方的通力合作,在给老人物质满足的同时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让老人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是老人的愿望,也是全社会的美好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