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山西,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都是煤和醋。其实真正能代表山西文化的是山西的古建筑,山西拥有将近三万座古建筑,全国第一。拥有着452处的国保级文物,以及全国75%的元代前木构建筑。全国所有的唐代木构建筑都在山西。那么山西的古建筑为什么这么多呢?而这庞大的古建筑,为何没有转化成强大的经济能力?对于山西我们到底错过了些什么?

山西突降暴雨,受灾的除了广大的劳动人民,还有山西那历经千年的古建筑。平遥古城内墙塌了很大的一段。天龙山石窟也发生了漏水坍塌事故。梵安寺念佛堂的地基也出现了巨大裂缝。甚至于山西新绛的魁星楼都已经倒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西的古建筑实在是太多了,在没有得到足够维护的前提下,实在是无法应对此次的暴雨。那些随处可见田间地头的乡村古建筑,面对暴雨的冲刷,早已经岌岌可危。

山西之所以拥有如此之多的古建筑,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悠久的历史文化。世界文化看中国,中国文化看山西。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的历程,在山西能够找到答案。

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而山西就是典型的黄河文化的主要代表。从古人类文化遗址到帝都古城,再到雕塑壁画古塔古墓,从中华文明最开始的尧舜禹一直到21世纪,山西虽然很少作为都城,但却一直是边关要塞,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山西作为中原大地关键的一块,山西文明从未间断,形成了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历朝历代保留下无数的古建筑。

第二点就是古建筑的分布情况,所谓星罗棋布,俯仰皆是。不管是城市中心还是深山老林,抑或是田间地头平原山区,到处都能够看到古建筑的身影。也正是因为分布广泛,所以哪怕有很大的一部分古建筑在战火之中付之一炬,其他大部分的古建筑却得以保存,躲避天灾人祸。

第三点就是这些古建筑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仍旧在为我们服务。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经济尚不发达,于是一些古建筑就成为了乡间村头的粮库以及学校,从而得到了保护。

第四点就是山西的环境。黄土高原气候干燥,湿气少,所以建筑物不易受潮。同时冬季的严寒灭杀了木材当中的蛀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山西成为了国保数量最多的省份,研究古建筑的人都要来山西。那些其他旅游景点的很多建筑文物,在山西不过是田间地头,随意荒废的存在而已。

而山西的五台山佛光寺,更是成为了山西古建筑的典范。上个世纪的时候,日本有关方面是这样说的。在中国境内已经没有唐代的木建筑了,要看只能来我们日本。而梁思成发现的五台山佛光寺,为我国填补了这一空白,更是使得山西这庞大的古建筑规模,呈现在世人眼前。

既然山西的古建筑,如此丰富,那为什么没有转化成庞大的经济能力呢?

要知道其他的省份,只要稍微有几座古建筑都可以做成一座网红城市。

没错,山西的这些文物确实很有研究价值,因为它是我们文明的象征。但是这些古建筑实在是太多了,乡间村落到处都是,位置偏僻的不在少数,所以每年山西拨给用于保护文物的拨款都捉襟见肘,只能够优先用来保护比如五台山佛光寺、应县木塔这样的国保级文物,更不用提把这些古建筑开发成旅游景区了。

而这次山西的暴雨,更是使得这些古建筑岌岌可危。

对于山西,我们或许错过的不只是这些古建筑,而是那从历史长河当中跨越而来的文明。如果有一天这些古建筑都已消失不见,那中华文化会不会少了很大的一块呢?文化是民族的根,如果我们的根都找不到了,那我们身为炎黄子孙的底气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