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星事】系网易新闻网易号与【读懂本星球】联合出品,内容独家发布在网易号平台,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法国废除死刑4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表示:

法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之后,将会推动联合国要求各国报告每年的死刑判决数量,以此促使全球“废除死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总统马克龙

此举看起来冠冕堂皇,但在当前的社会条件和不同的国情下,在全球推行“废除死刑”运动,搞一刀切,实际上很不现实。不少国际法律人士表示,马克龙此举罔顾实情,恶意利用舆论拔高自身形象,完全是在“强奸民意”。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不是马克龙第一次引来民众抨击。

▲遭遇鸡蛋袭击的法国总统马克龙

身为法国总统,在国境内接连受到民众袭击,不可谓不滑稽。这些突发事件也让马克龙接连登上世界新闻头条。

那么,马克龙为何会被国民如此对待?身为法国总统的他,到底得罪了谁呢?

1.壮年得志,统领法国

1977年,马克龙生于法国北部亚眠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祖母是一所小学的校长。从5岁起,马克龙就在祖母身边学习语法、地理和历史知识。祖母家藏书丰富,马克龙因此有机会遍览群书,逐渐培养出独立深邃的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克龙在自传《革命》一书中写道:“我在书中度过童年,那些书的作者们都是我不可取代的同伴”。

在其他同学还在学习字母的时候,马克龙就已经开始阅读法国经典文学名著。许多同学认为马克龙年轻的身体里有一个过分苍老的灵魂,马克龙也不止一次表示“年轻人太无趣”。

少年时的马克龙更喜欢和老师聊天,也因此结识了他未来的妻子,比他大24岁的戏剧老师布丽吉特。

▲布丽吉特长着一头美丽的金发,年轻时的容貌不输明星,马克龙因此对她一见倾心。

一开始,马克龙的父母和布丽吉特都反对这份恋情。但马克龙对布丽吉特一往情深,即使被家人打发到巴黎学习,他依然经常跑回亚眠与布丽吉特约会。经过多年坚定不移的追求,两人终于在2007年成婚。

相对于曲折的恋爱生活,马克龙的事业可谓一帆风顺。

从巴黎完成大学学业后,他又进入法国国家行政学院进修。该学院被称为“法国政治领袖的摇篮”,马克龙在此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信仰,公共服务事业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在进修期间,马克龙不仅获得了学院的满分鉴定成绩,更得到了当时法国政治经济界泰斗、《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起草人阿塔利的赏识。

▲雅克·阿塔利是法国政治和经济学学者、著名的政论家,曾被评为世界100位最顶尖的思想家之一。阿塔利是马克龙人生中的贵人,他曾称赞马克龙“人文素养和聪慧程度之深厚,十年难遇”。

在阿塔利的举荐下,马克龙进入罗斯柴尔德旗下银行工作。凭借在经济上的敏锐嗅觉,马克龙先后参与了诸如《世界报》集团资本重组等重大项目。

2012年,马克龙主导雀巢收购辉瑞婴儿食品部门的著名收购案,赚得百万佣金,震动了整个法国经济界。罗斯柴尔德和席埃银行总经理亨罗特甚至宣称:“如果马克龙坚持在金融界发展,必将成为欧洲最优秀的银行家之一”。

虽然金融工作让马克龙跻身百万富翁之列,但他却始终志不在此。

马克龙曾比喻自己在银行的工作好似“性工作者一样让人厌恶”。他进入私营部门的初衷,是为了学习更多专业技能。这些工作的最终目标,均是为了他能更顺利地投入到公共服务事业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2001年,马克龙就加入法国左翼政党社会党,但在左翼阵营中,马克龙又表现出突出的右翼倾向。他曾自嘲自己是“左翼政党中的右倾分子”。

2012年5月,应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的邀请,马克龙出任总统府副秘书长和财政事务总监,负责辅助总统调控宏观经济。

2014年,马克龙走到前台,出任法国经济部长。走马上任之后,他很快推出了《促进增长与经济活动法案》(即《马克龙法案》),这项法案集中体现了他的经济学素养和宏观经济政策。

该法案鼓励国家开放管制行业,鼓励自由创新和投资。这项激进的经济自由主义法案遭到了许多既得利益团体的反对,议会为此吵得不可开交。

这也让初入政治战场的马克龙认识到法国经济改革所面临的困境。好在,该法案最终借用宪法条例,得以绕过议会成功在全国推行。

2016年,法国政府的官方调查报告显示,《马克龙法案》为国家新增国际旅游区21个,直接增加超过1500个就业岗位。经济与合作组织更是预计,该法案的推行将在五年内为法国经济增长贡献至少0.3个百分点。

这项法案证明了马克龙的能力,也让他的曝光率大增。民调显示,就任经济部长仅四个月,马克龙的知名度就从53%升至82%,这也为他未来的政治道路铺下了坚定的基石。

获得初步成功的马克龙兴致冲冲地推出他的第二项关于劳动力市场改革的《新经济机会法案》(即《马克龙二号法案》)。

可惜,2015年,法国因为跟随美国袭击伊斯兰国组织,遭到了严重的恐怖袭击报复。奥朗德政府将注意力完全转移到应对恐怖袭击之上,马克龙的经济法案被无情驳回。

▲法国遭遇恐怖袭击

满心失望的马克龙认为法国政治已经走上歧途。2016年,他愤然脱离社会党,回到家乡亚眠,组建了一个全新的“前进运动”政党,并且宣布将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加下一届总统选举。

相比于传统政党,马克龙可谓势单力薄,但他巧妙地抓住了左右翼政党相互争斗而制造的漏洞。

当时,左翼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被恐怖袭击事件搞得精疲力尽,民众支持率大幅下滑;右翼政党共和党候选人爆出妻子“吃空饷”,深陷贪污丑闻。

马克龙抓住时机,积极走出非左非右的中间路线,深入基层街区进行拜访式宣传并听取民意。为了树立公正廉洁的形象,他甚至公开个人资产,取得了许多民众的信任。

▲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

2017年5月7日,马克龙作为一匹政坛黑马,接连击败老牌政党,成功当选法国总统。

2.重塑欧洲,内外结仇

马克龙当选总统之后,立刻开始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但在当时,法国社会的内部状况却十分棘手。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整个欧盟国家的经济状况都不容乐观,法国更是深陷其中。

2017年,法国GDP为2.5万亿美元,比之2007年的2.6万亿美元还有所不如。相比之下,国家财政更是债台高筑。2016年,法国政府财政赤字为3.4%,公共债务为96.3%。这两项指标已远超欧盟标准,法国甚至因此被欧盟委员会多次警告。

面对这样的境况,马克龙立刻开展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

2017年8月,马克龙政府推行“劳动法改革”,赋予小型企业自由解雇员工的权利,且为解雇补偿金设定了上限。

在马克龙担任经济部长时期,他就渴望改变法国劳动力市场一摊死水的状况,为市场增加竞争压力,刺激劳动者积极性成为他的目标。

但这一招可谓触及了法国基层劳动者的底线。

▲法国抗议者集会

众所周知,法国是出了名的慵懒自由之邦。马克龙的改革严重削弱了基层劳动者的安全感,因此引发了不少争议。然而马克龙却表现得十分强硬。

2018年6月,马克龙政府不顾争议,又推出了对法国国营铁路公司的改革。

由于该公司隶属国营,员工拿的都是国家的铁饭碗,经营模式实际上就是法国版的“大锅饭”。由此引发的劳动积极性下降导致国营铁路公司经营严重不善。

截至2018年,国营铁路已欠下了将近500亿欧元的高额债务,且此数目还在以每年30亿欧元的速度增加。不仅如此,法国国营铁路还以服务水平差,“热爱”晚点而闻名全球。

马克龙早就对这一状况心怀不满,他发布指令,要求将国营铁路公司改为股份制,员工也从原来的铁饭碗改为聘用制。

这一举动自然受到了铁路工会的强烈反对。

自2018年4月2日起,法国铁路部门开始进行“有间歇、持续性”罢工,以抗议马克龙的改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法国铁路工人罢工

尽管如此,马克龙仍然拒绝停止改革运动。不久,他又将目光集中到税负改革上。在此领域,马克龙的政策可以总结为一点:谄媚富人。

为了给富人投资者减负,吸引富人进行投资,马克龙将法国执行已久的富人税改为“不动产巨富税”,为富人提供了逃避高额税负的便捷途径。针对大企业,他更是将企业所得税从33.3%降低到25%。

这种改革的结果十分简单,富人愈富,穷人愈穷。马克龙也因此被许多底层民众嘲讽为“富人总统。”毕竟马克龙本身就是百万富翁,在民众看来,他的富人税改革难保没有私心。

然而,真正将马克龙推到风口浪尖的是不久之后的燃油税改革。

2018年年底,马克龙坚持在次年元旦开始对汽油和柴油加征赋税。马克龙此举的目标,就是要增加国库收入,同时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在他的经济计划里,此项举措还有可能制造更多新能源就业岗位。

然而,马克龙高估了法国底层民众的承受能力。燃油税费的增加,直接加重了普通家庭的生活负担。同时,依靠命令改变能源结构的手段,也为许多传统能源行业的就业者增添了裁员风险。

2018年11月,法国驾车人员通过互联网发起“黄背心”运动,意在反对政府的加税行为。他们约定每周六固定时间,聚集在公路路口举行抗议活动。

▲黄马甲运动抗议人群最多达到30万。

一开始,马克龙依然坚持他的强势作风,明确表示加收燃油税是能源改革的必然趋势。这无疑刺激了抗议群众,不到24小时,抗议口号就从“汽油需要人道主义”变为要求“马克龙下台”。

更可怕的是,在极端人员的引导下,抗议运动开始变质为暴力犯罪活动。激动的抗议者攻击警察,焚车,打砸商铺。一时间,整个法国都陷入了暴乱导致的社会瘫痪。

2018年12月,坚持不住的马克龙政府公开认错。他们宣布政府在过去的几个月实施了错误的政策,并声明将对抗议者作出让步,包括提高最低工资和降低退休者税负。但直至今日,法国的“黄马甲”运动仍未彻底停止。

究其根源,黄马甲运动法核心就在“贫富差距”四字。

▲法国失业者集会

马克龙的经济改革进度太快,改革福利覆盖的群体过于片面。正如马克龙所承认的那样,法国仍然是欧洲唯一存在大规模失业的经济体,法国的贫富差距和经济不平等,仍然位居欧盟前列。

3.身负重任,四面皆敌

上任之初,马克龙在国内的支持率稳居第一。经过他几年励精图治的改革,这位总统成功赢得了相当数量的反对者。在公开场合,马克龙不止一次遭受到反对人士的人身攻击。

但灾难远远没有停止,不久,马克龙一直坚持的独立外交政策,也出事了。

9月15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三方高调宣布将建立一个三方安全联盟(AUKUS),以此应对在亚太地区的安全问题。美国和英国也将帮助澳大利亚建造自己的核潜艇。

第二天,澳大利亚单方面宣布,既然有了美英帮忙,自然就不需要再向法国购买高价核潜艇。那么,法澳两国在2019年签订的12艘核动力潜艇军火大单也将被取消。

至此,法国本来已经吃进嘴里一半的价值660亿美元的军火大单,也彻底美梦破碎。

▲马克龙和拜登会谈

此事一出,法国举国震怒,法国外长甚至公开谴责:这是美国在背后捅法国的刀子!

一开始,马克龙表现得还算合乎民意,他召回了法国驻美大使,愤怒谴责美国的背信弃义,看起来像是要跟美国干到底。

但不到一个星期,马克龙就与美国总统拜登通了一次电话,双方在这次通话中达成一致,认为盟友之间就应该开诚布公,避免双方交恶。

此后,两国元首将继续进行深入交流,法国驻美大使也将于近日返回美国。这场轰动法国的外交纠纷,就这么像闹剧一样结束了。

实际上,马克龙也有苦衷,以法国现在的状况,真跟美国闹翻了,绝对讨不到好。

可惜,马克龙与拜登达成了一致,法国民众却难与马克龙达成一致。

许多法国民众大肆批评总统的软弱表现,认为他丢了法国的脸。在马克龙视察里昂期间,甚至遭到一名高喊“打倒马克龙”的男子投来的臭鸡蛋。

眼看事已如此,马克龙立刻准备第二套方案,转移民众注意力。

自2010年阿拉伯之春事件以来,北非许多地区爆发了激烈的流血冲突。不少家园被战火毁灭的当地人,开始以难民的身份向欧洲发达国家移民。

众所周知,北非许多地区都是法国原殖民地,双方关系密切,这也令法国成为了北非移民的主要目标。此事令本就失业率极高的法国承受了更大的社会压力。

▲法国的北非移民

实际上,法国政府一直在收紧法国的难民接收政策,并陆续遣返非法移民。但请神容易送神难,想要将这些本就饱受苦难的难民,再送回战乱地区,实非易事。

恰逢“法澳核潜艇事件”突发,走投无路的马克龙政府开始兵行险着。

9月底,法国政府突然宣布要大幅削减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及突尼斯等北非国家的签证数量。而马克龙政府对此举的解释是,这些国家不配合法国遣返非法移民。

这一招“祸水东引”用得巧妙。解决难民不力的罪过立刻从马克龙政府的执行力问题,转移到北非国家的不配合上。

不久,马克龙又在与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经历者的后代会面时,猛烈抨击阿尔及利亚当今的政治体制,他甚至公开挑衅阿尔及利亚官方,声称“在法国殖民之前,有阿尔及利亚这个国家吗?”

阿尔及利亚的反应也很激烈,立刻召回本国驻法大使,并且禁止法国军用飞机进入阿领空。

眼看把阿尔及利亚惹急了,马克龙立刻着手将民众的注意力转向其他方向,比如,以人权大国领袖的身份,推动全球废除死刑。

▲法国总统马克龙

可惜法国民众并不买账,不少民众已经开始对马克龙在国际上招惹是非,疯狂作秀的行为不满。相对于总统这么关心人类命运,法国民众或许更需要他将注意力集中到法国内部经济社会改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