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克琉斯

1979年2月18日,对越自卫还击战已经进行到了第二天,我军从东西战场两个方向,向越南北部地区急速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世友将军勘察战场

但当日上午,东线总指挥许世友的脸上却看不到一丝笑容。他一拳重重锤向桌子,骂道:“谁叫他们退回来?这些怕死鬼,我要杀他们的头!”许的骂声震动了整个指挥所,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是什么事情引得他如此生气,还扬言要杀头呢?

时间倒回到24小时以前,1979年2月17日早晨,广西龙州方向的第42军在炮兵火力的支援下,对布局、水口对面的越军阵地发动进攻。该军的124师、126师顺利突破了越军的防线,并打通了东溪公路,在装甲部队的支援下继续快速推进。

但是,该军的右翼部队125师却遇到了大麻烦。125师的作战计划,是从水口方向突破,配合主力部队向前推进。但是经过半天的激烈战斗,他们连越军防守的复和县城都没有占领。其中担任主攻任务的374团,受阻于大弄和糖厂无名高地的以东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棘手的是373团,由于事前侦察不细,他们并不清楚在古方西侧的无名高地有大量的越军火力点。在当天的战斗中,被越军几面夹击,死死地压住,组织多次冲锋也没有得手。加上部队已经长期没有参加实战,有经验的干部骨干极少,该团团长有些慌神。他见部队伤亡过大,没有就地组织防御,就撤回了国内的原进攻出发阵地。

很快,该团进攻遇挫撤回国内的消息,传到了许世友的耳中。在其他兄弟部队都在迅速推进的情况下,这个团的撤退行动就显得极为显眼,也怪不得许世友大发雷霆。

【许世友性格很直,对部队要求严格,下达任务后如未完成显然是难以向他交待的】

见许世友愤怒至极,其他指挥员建议,干脆先用162师接替125师的部队,代替他们歼灭复和地区的越军,等该师稍作休息后继续进攻。但许世友是什么人?他向来军令如山,绝对不允许这样纵容部队。

许世友大声说:“不行,不管他们,非叫他们打,打光拉倒,打不下来我要杀他们的头。”

根据广州军区向仲华政委回忆,许世友当时是真的急了,眼睛瞪得通大,一个劲地骂这个师是“窝囊废”“怕死鬼”。

过了一会,许世友冷静下来,对向政委和其他指挥员解释说:“这种怯场的部队就是战斗作风不硬,这种部队就必须打硬仗,锻炼出来。如果我把他们换下来,他们就失去了锻炼的机会。硬逼着他们上,部队才可以获得一次锻炼机会。”

之后,许世友在作战会议上,要求42军加强进攻力量,如果敌人正面火力点太硬,就采取灵活的打法,避开正面,从两翼包抄多个方向攻击,将敌人逐一歼灭。

该师师长李庭阁很快接到了命令,他知道许司令员的脾气,知道这个任务无论如何都要完成,顿时感受到很大压力。他立刻召集师、团主官参加会议,决定375团在天黑之后,向越军发动夜战,从公路方向直接穿插到复和地区。

当日凌晨,在坦克分队的支援下,125师顺利地控制了复和县城。但部队的上下级信息交换混乱,一会儿这里出现了坦克,一会儿那里又出现了敌人,并且该师375团在凌晨又遭到了越军的炮击,团长政委同时负伤,指挥系统一度瘫痪。

125师的情报之误,还影响到了东线指挥部的判断。该师在汇报中说部队伤亡较大,尤其是375团被敌人四面包围,实际上情况并没有那么严重,甚至连伤亡数字都写错了。这让许世友误以为部队伤亡确实太大,无法前进,故停止了进攻,让54军的162师暂时接替125师的任务,部队失去了乘胜追击的战机,实在是可惜。

虽然125师在复和地区的作战中出现一些插曲,受到了严厉批评,但在之后的战斗中展现出了优秀的作风和战斗力。特别是在2月26日的战斗中,该师375团一营在7连的配合下,采取偷袭和强攻的战术,仅用80分钟就拿下了威胁平江浮桥和复和地区的越军部队,并击毙了越军567团二营上尉营长以下236人,也为该师一雪前耻。

事后反思,125师在复和地区的作战中一开始表现不佳,是有很多原因的,不能一味指责。当时因为特殊十年刚刚结束,我军许多部队备战不足。125师在作战前承担着繁重的生产任务,战备训练自然抓得少,有的训练不达标也就很寻常,部队一年都打不了几回实弹,再加上部队新兵多,团以下的干部基本没有打过实战,作战经验明显不足。面对异国战场的陌生作战环境以及陌生的越军,一开始出现一些仓促和应对失错也情有可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在1979年的作战中,作战受挫的情况在各个部队或多或少都存在,只是因为125师受到了名将许世友的严厉批评,这一事件被放大从而广为人知。因一次挫折而否定整个部队,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和辩证观的。许世友将军虽然性格暴烈,却心如明镜,很清楚这一点。他没有同意让162师去接替125师,而是坚持要求125师必须完成任务,实际上是对125师极大的爱护。试想,如果当时真的把125师撤下来,让162师顶上去,125师这支光荣的部队颜面何在、士气何在?必然留下一笔永难抹除的耻辱历史,多少年都难以抬起头来。在十分讲究传统和战功的我军,这种耻辱史往往决定一支部队的发展和存废。所以当年的125师以及其延续至今的血脉部队,都应该铭记和感谢老司令的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