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家庭杂志全媒体记者 温柔一叨

01

直播间里,长相靓丽、妆容精致的女主播面带笑容,平静地对着镜头说道:

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给大家发布视频了,你们也知道我得抑郁症很久了,可是最近我真的绷不住了……

她还朝镜头鞠了一躬:

谢谢你们陪我这么久。

眼前的屏幕不断闪过“快喝”、“要喝就喝”、“这该不会是尿吧”的字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拿起一个装有液体的塑料瓶一饮而尽,嘀咕了一句:

有点难喝。

有人问喝的是什么,她转身拿出一个写着“敌草快”的空瓶子,这通常是伪装成其他农药的百草枯

随后她掐住自己的脖子,露出痛苦的表情。

屏幕突然黑了——她下播了,但评论还在继续。

一个叫“你最珍贵”的账号说道:

哈哈哈真喝了。

上述令人直打冷战的一幕并非电影,它真实上演在10月14日的抖音直播间里。

女主播昵称叫“罗小猫猫子”(以下简称“罗小猫”),是短视频平台上的穿搭博主,在抖音的粉丝超过76万。

罗小猫自称患有严重抑郁症。此前,她深受情伤折磨。

根据网上爆料,2019年,罗小猫爱上第一任男友赵某,为他付出良多。

赵某喜欢在网吧打游戏,她就把直播地点放在网吧。

她为赵某买游戏账号、昂贵的衣服和鞋子,一人承担起共同居住的房租,配合赵某炒cp给他涨粉……

但男方疑似多次出轨,两人分手时,罗小猫已经怀孕。

赵某曾怀疑自己不是孩子的亲生父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罗小猫多次在私人聊天和朋友圈中指责赵某对其有所亏欠。

孩子最终没生下来,但罗小猫却背上了“不洁”、“私生活混乱”的骂名,赵某的粉丝还对罗小猫进行了长达半年的侮辱和谩骂。

而第二任男友,在网友的“爆料”中,是个“彻彻底底的人渣”:

他以“换一种生活”为由,将罗小猫带到天津,以结婚为引诱,让她买房子。

在十月初,更是哄骗罗小猫在不知情下,喝下掺了安眠药的酒,伙同其余两人对她实施侵犯。

爆料的网友表示,不清楚现任男友最终有没有得逞,只知道酒店在第二天早上报了警后,该男友不知去向。

罗小猫在直播中,似乎也在等男朋友现身,一直喃喃自语:

我在等一个人……

我想找他的父母,可是他把父母也带走了……

然而评论里疑似赵某的粉丝,向她扔来的是:

你配不上他。

罗小猫下播几天后,她的好友“豆豆容易饿”发出一张就医图:她双眼紧闭、嘴巴大张、身体赤裸地躺在病床上,母亲则趴在旁边崩溃大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事先张扬并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的自杀,最终以罗小猫送医抢救无效告终。

在大家都以为罗小猫是“遇人不淑”加上抑郁症导致自杀时,家人朋友破解了她的手机,却发现她倒下前的秘密,真相另有隐情

02

罗小猫在自己喝的农药里兑了饮料。在下播后,她自己用手机拨了“110”和“120”。

这被好友“豆豆容易饿”视为罗小猫并不是真的想寻短见的证据。

当罗小猫的父母通过技术人员的帮助解锁了她的手机后,发现在手机里并没有记录前男友的任何信息。

她的手机里仅仅只是记录了自己倍受抑郁症折磨的信息。

她称自己抑郁症越来越严重,每天都很痛苦,但直播时却还是不停受到网友们的攻击,生不如死。

罗小猫在直播中也承认了自己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到了“已经撑不下去”的地步。

但这没能阻止网友的语言暴力。

在一些观看过直播的用户看来,罗小猫喝的东西一看就不是可乐,里面有沉淀。

然而在罗小猫自杀时,弹幕上却有许多质疑农药真实性的发言,他们质问罗小猫“是不是拿可乐冒充农药骗流量”,或者激将式地开着玩笑:

这该不会是尿吧?

更多的人面对痛苦的罗小猫,恶意的狂欢达到顶点,他们简单粗暴、轻描淡写地丢出一句:

喝吧。

有一些账号,不断重复地刷着两个字:

快喝,快喝快喝快喝快喝快喝。

这些诱导式、怂恿式的,甚至是带有逼迫性的恶评,让罗小猫喝下了第二口、第三口敌草快。

在直播中,当然也有人劝阻、呼救、帮忙。

有人试图通过举报阻止这场自杀,有人帮忙打电话、联系平台,有人试图找出罗小猫的具体信息向机构求救。

但在他们忙活的同时,直播的屏幕,被恶意填满。

或者说,罗小猫的内心,被恶意填满。

中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分析,当人在情绪化的状态下, 注意到的往往是对自己不利的东西。

罗小猫当时可能已经看不进去大家关心她的话了,眼里只有网友的冷漠与恶意,在这样的怂恿下,最终走上绝路。

视频显示,罗小猫将瓶子里的农药喝完后,还朝镜头摇了摇手里的空瓶,像是在向那些示意她喝的网友证明自己。

毒性很快发作,痛苦的她匆匆结束直播,在挣扎中拨打了120。

可惜一切已是回天乏术。

好友“豆豆容易饿”在网上发文称,罗小猫那天并不是真想自杀,只是想表现给现任男友看。

之前网传的“下药事件”只是罗小猫为了让警察找到男友而撒的谎。

因为直播间的网友起哄,她一时逞强,最终才喝下农药。

罗小猫的父母也向媒体表示:女儿跟两任男友是和平分手,网友的起哄才是导致她喝下农药的原因,将追究起哄者法律责任。

“豆豆容易饿”质问网友:你们午夜梦回,会不会做噩梦?

一位网友痛心地写道:

你们巴不得世界上多死一个人,因为你们的日子真的无聊,因为你们觉得自己不会承担任何的后果。

罗小猫逝世后,抖音官方微博发布公告,以“打击网络暴力言论”为由封禁了一批账号。

其中排名第一位的账号“你最珍贵”,曾在罗小猫自杀后,在视频中评论道:

哈哈哈真喝了。

官方的封禁似乎佐证了网络暴力是导致罗小猫死亡的原因,也仿佛佐证了网友的观点:

起哄的人,并不需要付出什么真正的代价。

03

罗小猫去世四天来,关于她自杀的讨论尚未平息。

事实上,面对自杀者怂恿他们尽快结束生命的冷漠围观者,并不罕见。

在以往的新闻中,不难看到这类人的身影。

而这次之所以引起轰动,大概是因为网络直播的方式,使得所有人不得不眼睁睁看着一条鲜活的生命结束在自己眼前,同时屏幕里那些被保存下来的恶评显得更加刺眼。

若非亲眼目睹一场悲剧的诞生,我们很难相信:

当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孩站在了悬崖边,竟有那么多毫不相干的人,想将她推下去。

这场用死亡划上句点的悲剧,究竟应该让谁来负责?

首先罗小猫本人,是无法卸责的

从朋友的讲述,不难发现她是个冲动任性的女孩。

为了找到男朋友,不惜编造谎言浪费警力来满足自己。

而她进行自杀直播,也是基于非常幼稚的“挽回男友”的原始动机。

她主业是网络穿搭博主,有70多万粉丝,她享受了巨大影响力带来的权力,却没意识到其对应的责任。

对于自杀此类具有传染性的行为,她并不在乎通过直播形式公开,会对社会造成怎样的负面效应。

她原本并没有真的打算轻生,却在部分网友的怂恿下,用自己的生命逞强,做出反面示范。

这是对自己生命的践踏,更是对自己责任的漠视。

另一件令人费解的事是,“自杀”这两个字,在互联网上,早已成了敏感字眼。

但在用户活跃的抖音平台上,一场自杀直播竟然没有遭到干预。

在百度上搜“自杀”,第一个弹出的是劝慰的话语和24小时免费心理危机咨询热线;

在国内最大的社交公共平台新浪微博上,自杀的消息、视频,在传播上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为自杀行为具有“传染性”,是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所有组织机构联合行动进行预防的,直播自杀的影响力更是不言而喻。

而自杀直播从预告到完毕,在短视频平台上顺利进行,令人难以置信。

罗小猫去世后,知乎用户“阿源老师”发帖称,他之前刷到了罗小猫的自杀预告视频,第一时间尝试举报给抖音,希望能让抖音出面干预。

可是他的举报经历了先失败后成功,中间间隔了将近12个小时,最终“还是晚了”。

资深运营人士透露,抖音的审查力度理论上是足够的,只是平台一定是优先解决投诉量大的投诉。

但问题是,自杀不同于一般的负面事件,有可能受到的关注度不高,但产生的破坏力巨大,尤其是直播形式的自杀行为。

对于“自杀”这样特殊的公共卫生问题,短视频平台是否应该设立更严格的标准,尤其在拥有大量未成年用户的情况下?

另外,直播时代的主播,为了博眼球、涨流量,几乎无所不用其极,拿“生命、健康”开玩笑的比比皆是,为了哗众取宠而随意伤害自己的大有人在,用自杀做噱头吸引眼球的也不乏其人。

被骗多了之后,用户逐渐麻木,口出恶言不足为奇。

这样的氛围在即时互动的直播间,就会不断烘托情绪,最后酿成惨剧。

而那群理应对罗小猫的逝去负有责任的麻木网民,恰恰是最难被归责的群体。

尽管多位律师认为,那些起哄的人无疑给罗小猫的自杀“递了刀子”,但直播自杀行为属于主播的“自主”型行为,在没有证据证实起哄用户和自杀行为有因果关系的情况下,一般无法追究起哄者的民事责任。

去年12月,河南邓州的杨某奇看到一女子在跨河大桥上欲轻生投河,便现场起哄怂恿该女子投河自杀,并拍摄视频发布在网上。

最终他被郑州市公安局以“寻衅滋事”处以行政拘留9日的治安处罚。

从法律的角度,怂恿他人自杀,侵犯的是他人的生命健康权。但是发生在直播间里的起哄,责任的界定更加复杂。

争议过后,这场提前预告并顺利上演的悲剧终将尘埃落定。

而悲剧的女主角罗小猫,同以往大多数自杀者一样,他们所在意的,是最轻视他们的人;而所抛弃的,是最在乎他们的人。

罗小猫的父亲

视罗小猫为掌上明珠的父母,不想再追究什么了,他们准备带着已经火化的女儿散散心,多陪陪她,能到哪儿就是哪儿。

这几天,罗小猫的外公一直念叨着她。

家人们害怕年迈的外公承受不了打击,没有将真相告诉他,只是跟他说:

小猫,去国外发展了。

资料来源:

开菠萝财经:《网红直播喝农药身亡,谁该负责?》

世界华人周刊:《美女网红直播,被怂恿喝农药自杀:捧红她的人,也在盼她死?!》

钱某某:《女网红直播间喝农药身亡,闺蜜曝光更多细节,最令人愤怒的一幕出现了!》

闲时花开:《美女网红直播间自杀,凶手不是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