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来都是为别人而活”

“我不知道我是谁”、“不知道要去哪里”、“自我在哪里”

“我以前是站在一块有可能崩解的浮岛上,知道自己在哪里,但是现在却突然意识到自己原来待的地方是不对的,于是变成了茫茫海域中无休止的漂泊,时时感到迷茫与恐慌”……

如果你也被这些问题困扰,那么你应该开始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一下什么叫“空心病”。

北大心理健康咨询师徐凯文的演讲稿《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刷爆朋友圈、微博,里面提出了一种心理疾病叫“空心病”,文章中提到,“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 30%北大学生厌学”。但事实上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病”,他们不知道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缺乏对生活的热情,感受不到生命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空心病”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徐凯文老师将“空心病”称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其主要表现概括为七点:

1、“空心病”患者通常存有与抑郁症相似的表现:提不起兴趣、情绪萎靡等,但与抑郁症相比这些表现并不突出;

2、伴随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且非常缺乏支撑自己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

3、通常人际关系良好;

4、对生物治疗不敏感,甚至无效;

5、有强烈的自杀意念,但通常会选择比较温和、痛苦比较小的方式来尝试自杀行为;

6、困扰不一定是当前产生的,也许早已存在;

7、传统心理治疗疗效不佳。

为何“ 空心 病”多发于大学时期 ,尤其是新生中间 ,这个时间节点非常有意思,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会出现“空心病”。

个体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来讲,青春期(10-20岁)的主要心理社会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要回答“我是谁”、“我将要走向何方?”这两大问题,这关系到一个人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他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能否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如果危机不能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无归属感、为人冷淡、缺乏关爱的意识,所作所为与自己应有的角色不相符合,最后可能演变为退缩,甚至堕落,乃至出现异常行为。很多中 高 学 生在一个竞 争 的环 境 , 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学习上, 根本没时间思考这些哲学问题,等到上大学了,在一个多元化的竞争环境。突然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办了。

家庭教育:很多“空心病”的学生早已经自动把父母的期待和自己的愿望等同。他们内心知道父母都是为他们好,他们也愿意朝着父母的期待努力,在各种各样的领域收获赞美和掌声。感受成就感和满足感。如果没有父母的期许在前面,一向为父母期许而奋斗的孩子,这时候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往哪里走。父母从他们孩子的生活撤出后,孩子的心也一下子空了。

学校教育:“空心病 ” 的产生归根之一是教育的问题,当前教育模式中“分数决定学生的一切 ”、“ 升学率决定学校和教师的一切 ” 两大毒瘤,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以为成绩就是一切,要和比自己学习好的人玩。在这种人生目标的驱使下,,他们觉得自己的最大的意义就在打败其他人,赢得竞争。一旦有一天,生活不以成绩为标准的时候,人生的虚无感就出现了。

社会风气:“空心病”的出现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年轻一代出现诸多心理问题,折射出当今中国社会普遍缺乏核心价值观。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入社会,内卷非常严重,在这样的竞争压力之下,如果没有自己的价值感,如果不相信人定胜天,这样的人则易出现价值观缺失、精神空虚和自我怀疑的问题,当他看不到希望的时候,最后选择躺平。

如何预防“空心病”?

首先,从小我们就要给孩子自由,允许孩子自由行动和思索,让孩子从最直接的感知中体验和认识自己。提供机会让孩子去做一些事情,在不断的体验中使孩子慢慢发现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建立起自我的概念,逐渐明确自己人生的方向。

其次,打破参照他人来评判自己成功与失败的思维惯性,不与他人争高下。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观,尽可能将生活与学业的决策权交还给他们自己。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索、理解、发现和掌握知识和现实世界,做到“格物致知”。

再者,不要过分宠溺孩子,应注意培养孩子的德行,鼓励孩子多与同龄人一起玩耍,在游戏中学会尊重规则,懂得分享,理解别人,进而完善自己的社会互动能力。大学生也要多参与社会活动和专业实践,保持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不仅能启发他们的“知与行”,还会让他们的内心变得充盈,寻找人生的航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方法不适用于已经患有“空心病”的群体,如果已经出现上述的表现,最好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我们今天仅从心理咨询角度探讨针对“空心病”的人,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第一,引导其发现意识的冲突和遭遇的挫折是造成痛苦的原因,在他们喜爱的事业上或期待建立的人际关系中领悟生活,从而更加准确认识所处现实环境。

第二,转移注意力,避免钻牛角尖,陷入消极情绪以及现实存在的逆境中,把注意力转移到更为有意义的事情上。

第三,顺其自然,和森田疗法类似,刻意回避、抵抗只会增添痛苦,只有顺其自然才能够摆脱痛苦,从而领悟到造成痛苦的是外在的原因,而非生命本身。

总之,“空心病”是孩子发展中的适应性问题,其预防和干预既需要孩子自我调节,更需要教育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如果我们都能注重培养孩子的性格,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并且给孩子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我相信,孩子一定能免受空心病的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