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倪浩 本报特约记者 张致远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罕见一日之内下调绿地控股、阳光城、佳兆业集团等多家中资房地产企业的评级。受此影响,上述企业股票19日下跌。外媒评论称,评级下调意味着,穆迪对中国房企的未来销售、融资前景表达出不乐观的预测,担忧其流动性出现新风险,使得中国房企的融资“雪上加霜”。但多名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中国对国内房地产行业进行重组是必然的,随着多种调控手段的出台,中国房地产未来发展将更加温和可控,保持平稳发展。
多家房企“中招”
“中国房企评级下调次数创纪录”,德国《经济周刊》19日报道称,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周一又下调中国7家房地产企业的评级。今年房企被评级机构穆迪、惠誉和标普下调评级次数已超百次,创下新纪录。穆迪的评级下调,出于对上述房企的债务担忧。消息显示,10月份以来,中国房企在海外发债的情况几乎已经停滞。这种负面情绪可能还会继续蔓延,令多家房企“中招”。
受此影响,在A股上市的绿地控股19日收跌0.66%,阳光城大跌1.76%。而香港上市的中国奥园等也跌势连连。
另据法新社19日报道,中国房地产行业和建筑业自疫情以来首次出现收缩。中国国家统计局19日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GDP初步核算数据显示,三季度建筑业现价总量为21202亿元,同比下滑1.8%,房地产业现价总量为18775亿元,同比下降1.6%。随着中国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进行监管,包括收紧贷款等规定,房地产行业承受压力。彭博社称,在疫情暴发前,中国的建筑业至少自 1992年开始收集数据以来从未萎缩。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19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穆迪此次下调评级的房企数量较多,且多是规模较大的房企,说明信用质量不佳的情况在大房企中数量有增多之势。评级被下调,将会使得后续房地产政策更加关注房企的金融或信用问题。
对国民经济影响整体有限
德国《资本》杂志19日报道称,穆迪对房地产商的负面评级将给整个中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就在中国周一公布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长数据后,国际观察家纷纷聚焦中国房地产的“恒大效应”,担心房地产危机正日益扩大为有形的危机。尽管恒大为首的中国房地企业债务危机,不会像美国雷曼兄弟破产那样产生全球性影响,但可能对中国金融体系构成风险,继而蔓延到其他行业。中国政府想通过“三条红线”给高度投机的房地产市场带来秩序,包括规范企业负债资产比、净负债率、流动资产与短期负债比例的规则。德国《商务内幕》杂志18日称,中国至少有6500万套房屋空置,足以容纳法国全部人口。
值得注意的是,CNBC报道称,摩根士丹利将中国房地产板块评级为“有吸引力”,而根据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大多数房地产开发商有望在2022年底前达到“三条红线”的标准。
18日,针对房地产是否影响中国经济增速的提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回应称,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总体上趋于平稳,房地产投资、销售和房价逐步趋于稳定。从房地产对经济增速的影响上看,前三季度,房地产增加值两年平均增长4.8%,比上半年回落1.3个百分点,总的看影响有限。
专家:一线城市房价不会改变长期上扬曲线
根据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数据,1-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降温”,多项数据下滑。1-9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速为8.9%。有分析称,这是今年该指标首次进入个位数水平,说明开发投资的矛盾从过热开始转为过冷。此外,七八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涨幅整体趋于回落。而近期房地产税相关消息不断,带来房价将下降的市场预期。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19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税非常敏感复杂,积极的立法和改革过程,也注定会是一个必须求稳妥、争取社会最大公约数与可接受度的过程。对于房价走势,贾康认为,由于住房供需不对称性的存在,征收房地产税并不会让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价在城镇化仍在高速发展时,改变长期上扬的曲线态势。但贾康认为,全国房价涨幅将趋缓,波动性变小,夯实房住不炒,能够遏制肆无忌惮的炒作。
“中国房地产发展将更为温和”,德国新闻电视台19日认为,穆迪的评级可能是一个负面高点。未来,随着中国信贷端政策的适度放松,房地产业预计将逐渐恢复正常。但是,这个行业进行重组将是必然的。中国房地产未来发展将更加温和可控。这也是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信号。北京方面明显在努力让中国经济增长变得更为可持续,为此,当局动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监管政策等各种手段。
德国《商报》19日则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将愈发频繁地陷入债务危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政府已经表明,他们对待房地产行业整顿的态度是认真的,不再像是过去那样“出手救市”或是偏离自己的改革意愿。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痛苦但绝对必要的整顿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