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瑜伽—科学思维】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家颁出有些天了。很“不幸”也很“不意外”地又是美国经济学家获奖!他们何德何能,老是获奖呢?尽管有很多专业经济学家的解释,瑞典皇家科学院也给出了颁奖词,但我们普通人还是搞不懂。到底是个啥能耐?服不服?请来看看!(本帖仅需3分钟阅读时间。觉得有用,请分享给朋友,并点击右上角加“关注”保持收阅哦!)

瑜伽所的老套路----先讲新闻:本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是伯克利加州大学的 David (获1/2奖金),其他2位:麻省理工的Joshua和斯坦福的Guido分享各1/4奖金。这不得不令人想起了2013年,也是3名美国经济学奖获奖(尤金、拉尔斯、罗伯特3人分享)。他们长啥样?何种神仙?一会读者们自己看图。不过要提醒的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新闻报道发图时,不再配发实际照片而是用手绘照片(有点像美国法庭上,总是有一个专职画图的描绘当时场景而不是用照相机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是来说说他们到底凭什么获奖的吧。瑞典皇家科学院说:因为他们对“因果关系”分析学的贡献,所以获奖。这到底是啥意思?

简单地说:这3位经济学家共同努力,使得一种科学、简易的因果关系分析验证方法能运用到复杂经济学现象上,解决了多年来困扰经济学界的麻烦,堪称对30年来现代经济学一场因果推断的革命。这次颁奖,就是对这些年来该方法论成功应用和发展的一次总的肯定。还是不明白?

大白话来了:A事件是不是一定导致B事件的发生?需要用科学、实证的方法检验,而且无论从逻辑推理、现实结果、长期性验证多方面看,都极为合理,而他们的研究成果就是这个:有因就有果,有A就会发生B,这么简单!

废话!普通人都知道这种因果关系啊!比如我们中国老百姓说:由于人干了坏事所以就得到报应;由于有了鸡就有了鸡蛋......这不是很简单的吗?这也算重大发现?

是的,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简单的因果关系,无需复杂推理、也无需长期验证,有A就发生B,是非常自然的。但是这种事情往往存在于自然现象、普通事件里,一旦放到复杂一点的科学、特别是人文科学(比如经济学)里,就很难证明!严谨的科学需要无法辩驳的推理验证的,否则就不是科学!而人文科学里的“因果关系”就是一大难题。

举例说明:中国发生了一件现实案例——某商场1位老人因为其不良行为被工作人员劝阻而生气,突发了心脏病倒地死亡,家属不依不饶要商场巨额赔偿。问题来了:劝阻事件A和死亡事件B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关系有多大?这是法院裁定商场是否需要赔偿的主要考虑因素。大部分情况下或确定不了因果关系时,我们只能说A和B事件只是一种“相关关系”,到底有多相关?当无法证明是直接相关、间接相关,还是说有80-90%相关性时...法官也只能挠头,“和稀泥”调解,或者干脆让商场息事宁人、赔钱买平安算了。显然,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严谨的科学界,是不行的。不然,哪天某政府认为A、B之间就是直接因果关系,为此搞出一个经济管理政策来,就会变成“胡乱决策”甚至祸国殃民!这事中国就有过教训的(比如1胎-2胎-3胎的人口政策就是没有全面科学验证分析,认为国家穷就是人口多造成的,1胎政策多年严格执行,结果导致今天中国诸多问题)。

在科学界中,验证A事件是不是一定导致B事件发生,肯定没那么简单。这3位经济学家,使用“反事实框架”法,又对其进行了发展和总结,特别是采用了“断点回归”和“工具变量”方法,引进了医学界使用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法”、研究了“自然实验法”等,来进行反复验证推导。这几位学者,做这件事一做就是30年(麻省理工的这位Joshua先生在1991年就开始研究这里面的工具变量问题),用非常长的时间和大量现实实例进行验证,才获得这个成果。从这一点而言,给他们颁发这个“迟到”的诺贝尔奖,也算实至名归了!

大白话又来了:所谓“反事实框架”,其实就是一种“换位思考法”。你说A一定导致B,那么反过来想:如果不是A而是C,或者让B来做A,结果会怎么样?举例说:甲因为某事而怀恨乙,居然导致谋害乙,似乎可得出:甲所遭受的事件是导致乙被谋害的直接原因。但是反过来这事发生在乙身上,但乙不仅不谋害甲,反倒更喜欢甲,于是似乎得出此同样事件并不是问题,可能是甲个人心态或者性格导致的悲剧。这种“与事实相反的假设法”就能立马检验A-B事件的因果关系了。

至于“随机对照试验”,也好理解。用大白话再来说一说当前很多人关注的一个问题吧:某老人因为接种新冠疫苗而死了,于是家属去疾控中心闹事要赔偿,而且到处宣称疫苗不安全,搞得人心惶惶恐恐地不敢去接种,该怎么办?

事实上,接种疫苗(A事件)和老人死亡(B事件)可能就是一个“相关事件”而不是“因果关系”。很多情况下,老人体质弱,且患有长期严重的基础病,本来健康就堪忧。这时接种疫苗所带来的正常免疫反应,有可能引发其基础病而突然死亡。而正常人、或体质好的老人是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何况人本身就存在个体差异呢。因此A-B是有一定相关性,但不好说是“因果关系”。非要验证,就只能用随机对照数据,不同年龄组、不同健康组、各种基础病组,进行大量统计数据对照,除非能看出新冠疫苗接种与死亡率存在明显关系,且关系度非常显著,才能说接种该疫苗有很高危险。

这时候我们再来看一下2013年3位美国经济学家获奖的情况:他们仅仅看起来就是解决了经济学上的“预测性矛盾”就能获奖——这给那些股市上做“长线”的股民一种莫大的支持:虽然无法准确预测某股票3-5天波动走势,但预测其3-5年走势却很准确,这是为什么?难道仅仅是热钱短炒、长线基本盘稳定发展这么简单吗?要这么简单,岂不人人都是股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呵呵,最后说回来:这些理论看起来极其简单,似乎谁都能懂。但是为什么我们不能获奖呢?中国有那么多学者,为什么没研究出来,做出这样的成果呢?这才是本期思想瑜伽所要讲述的道理:1、简单的事往往并不简单;2、常识和严谨科学中间隔着鸿沟,两者不可等同;3、科研需要时间和长期大量实证,否则就是伪科学。中国的科学界,如果不能从简单的事情去潜心研究,没有长期、踏实的作风,没有长期坐“冷板凳”心态,那是不可能获得显著成果的!这既是中国科学界的一种缺陷,也是中国历史文化上的一个弊端所造成的。【有关文章可参考此前瑜伽2020年8月系列文章——关注后翻阅即可。】

不信?你来说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看看?你要是说明白了,瑜伽所给你颁奖!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觉得好?加关注订阅,或点赞一下并分享给需要知识的朋友!知识分享,快乐也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