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嘉兴将按照打造‘互联网+’高地金名片的要求,重点在三方面下功夫,加快推进嘉兴数字经济蝶变跃升、跨越发展。”嘉兴市副市长盛全生表示。

10月18日,嘉兴数字经济发展论坛暨蓝迪国际智库高层咨询会在嘉兴南湖宾馆举行,多位来自数字化相关行业的专家齐聚一堂,为嘉兴的数字化发展建言献策。

会上,嘉兴市副市长盛全生就“嘉兴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和展望”发表了演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嘉兴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取得了一定成效。据盛全生介绍,2020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506.9亿元,在“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17.6%,占GDP比重稳居全省第二位。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三大指数(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信息化发展指数和“两化”融合指数)均列全省第一方阵,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跻身全国前20强、地级市第5位,获得了国家信息经济试点城市、全国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

在数字新基建方面,嘉兴把数字新基建作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激发数字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

一是加快5G基站建设。通过建立工作专班、月通报制度和5G疑难站址攻坚工作机制等途径,加快5G基站建设。截至今年9月底,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6617个、5G基站室外覆盖密度居全省第一,实现了嘉兴主城区、各县(市)城区、镇(街道)中心区和重点场景的5G网络全覆盖。

二是加快数据中心建设,统筹数据中心建设,提升中航信、北斗数据中心和乌镇浙江大数据平台功能,加快推进“乌镇之光”超算中心、平湖润泽国际信息港和嘉善长三角数据中心建设。

三是加快光纤到户。高水平落实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目前,城域网出口带宽达到7750G,全市范围已具备千兆宽带接入能力,全市正全面推进实现固定宽带和移动网络普遍具备“千兆入户”的能力。我市桐乡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已建成开通,成为全国首个拥有专用通道的县级城市。

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嘉兴是全省首个实现国家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全覆盖的地级市,“十三五”期间“两化”融合指数稳居全省前三。2020年工业应用指数为40.42,列全省第一;工业设备联网率和装备数控化率分别为55.61%、76.38%,均列全省第一。

一是数字经济系统建设初显成效。嘉兴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重点,全力推进智能光伏、现代家具、合成纤维和化工等4个省级产业大脑试点建设,加快建设敏华、富通、良信电器和桐昆等4个省级“未来工厂”新智造试点,已形成9个具有“嘉兴味”、可复制、可推广的多跨场景应用。今年1-8月,全市35家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开工建设,662个项目实施智能化改造,新增工业机器人应用1960台(目前,全市现役工业机器人累计达到1.8万台)。

二是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嘉兴制定了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出台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十条政策,并与中控蓝卓合作成立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打造“1+N”覆盖全市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为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目前全市已创建“凤平台”“优羽云”等30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形成了化纤、服装2个行业国家级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三是各类试点示范引领作用有效发挥。嘉兴在全省率先制定发布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标准,组织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伙伴计划。截至2020年底,嘉兴已培育国家级试点示范6个、省级207个;企业“上云”35861家,“上云”企业完成率居全省第二,入围全国“上云”标杆1家、省级“上云”标杆25家,入围省级行业云应用示范平台2家。

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404.2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19.5%,占比居全省第二。今年1-8月,全市规上数字制造业增加值301.2亿元,同比增长29.9%,总量居全省第三、增速居全省第四。

同时,2020年,嘉兴智能终端产值超350亿元,智能光伏300亿元,集成电路80亿元,软件业务收入70亿元。龙头骨干企业引领作用显现,截至去年底,数字制造业产值超百亿企业4家(其中,立讯精密落户当年产值即破百亿,五年内将形成超500亿元的产业规模)、超十亿企业30家,上市企业15家(如闻泰通讯、斯达半导体,等等)。

在数字消费方面, 2020年,嘉兴全市网络零售额为1857.4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17.32%。

全市积极推进跨境电商试点先行、农村电商发展、“智慧支付工程”试点建设。其中,2020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超110亿元,现有淘宝镇42个、淘宝村196个,数量均居全国前十。

盛全生表示,下一步嘉兴将按照打造“互联网+”高地金名片的要求,加快推进嘉兴数字经济蝶变跃升、跨越发展。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打造全国“互联网+”科创高地。充分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国家性优势,紧密对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建设,构建产城融合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畅通高端要素循环,在柔性电子、数字安防、车联网等领域形成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

第二,打造全国数字产业创新高地。做优做强智能终端、智能光伏和新一代网络通信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软件与智能计算三大特色产业,谋划布局柔性电子、数字安防、车联网三大新兴产业,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产值达到3600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22.5%,培育数字经济领域百亿企业6家、瞪羚企业200家、上市公司30家。

此外,打造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区。推动“未来工厂”引领下的新智造群体不断壮大,实现规上(限上)企业和产业平台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建成10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打造20个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应用平台,推动更多优势行业在全省开展产业大脑应用试点,打造“一个行业+一个大脑+一批示范企业”的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嘉兴模式”。

(文中图片均由记者吴斯洁拍摄)

记者 吴斯洁

编辑 潘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