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是一门镂空的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技艺,深受群众喜爱。剪纸,不仅仅给人以视觉上透空的艺术享受,也包含创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理解,承载了许多故事。10月17日,福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袁氏)”传承人袁曼君在福田区图书馆举行“用传统技艺讲中国故事”沙龙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氏剪纸”发源于客家人第五次大迁徙(约1851年至1875年),在广东经过170余年传承。中国第五批传统村落——广东省和平县水背村“村民俗文化及传统手工艺”详细记载了“袁曼君剪纸”。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袁曼君将“袁氏剪纸”带到深圳并发扬光大,在深圳带出了第六代传承人孙晓君、罗媚、罗静、黄原和华芷萱等人,先后有80多个国家的学员学习袁氏剪纸。

袁曼君说,一幅好的剪纸作品,需要主题明确,技艺娴熟,主体突出,地域风味浓郁,有视觉冲击力;构图合理,艺术语言突出;画面简洁,文化内涵丰富,生活气息浓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表示,剪纸语言,就是运用在剪纸里的元素。比如:太阳纹、月牙纹、水滴纹、叶子纹,螺旋纹,锯齿纹、线纹等。这些元素的巧妙运用可以让一张普普通通的纸,脱胎换骨变成一幅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袁曼君反映抗疫的剪纸作品

袁曼君的剪纸作品紧跟时事,每一幅剪纸背后都有故事,每一幅剪纸都凝结了创作者的巧思。袁曼君认为,当下生活方式虽然已经改变,但剪纸从来就没有消失。作为一个剪纸传承人,在保留传统根基的基础上,与时俱进,让古老的文化与创新理念相融合,表现当今时代的历史人文,多创作一些能反映时代变迁的作品。

袁曼君反映抗疫的剪纸作品

今年袁曼君还以红色为主色调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包括“开天辟地”、“两弹一星”、“中国梦”等几个板块。构图采用袁曼君惯用的方形,以向日葵为元素,以“万字纹”为背景,采用剪纸(袁氏)传统技法、剪纸语言和剪纸表现形式剪制。作品将党史内容与传统剪纸巧妙结合,融党史题材和剪纸艺术之美于一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袁曼君创作的的《中国梦——嫦娥工程》

目前,福田区图书馆正在展出“过去·现在·未来——福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袁氏)’作品展”,观众可以跟随创作者一同欣赏作品背后的故事,了解每幅剪纸的细微之处与美好寓意。

据悉,本次展览由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承办,深圳市希思特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剪纸艺术协会协办,黄原策划,展出袁曼君及其学徒的作品100幅,展览截止时间为10月31日。

【记者】陈熊海

【作者】 陈熊海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