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你们就知道忙忙忙,等你们忙完,我就长大了”。第一次在网上看到这句话时,我以为只是一个走心的文案,然而上周6岁女儿的举动让我明白:我和孩子他爸,在父母这个角色上都不够称职。

上周末,6岁的女儿央求她爸陪她出去玩一天,由于爸爸要加班,便拒绝了孩子:“爸爸明天要加班,给你挣钱钱!”女儿委屈地问爸爸“爸爸,你一天可以赚多少钱呢?”爸爸告诉女儿后,女儿失落地走回了房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周末,一大早孩子就拿出一大堆零花钱对爸爸说:“爸爸,明天周末,你能陪我出去玩一天吗?这是我的零花钱,都给你,不够的话我用过年的压岁钱补上”。孩子爸看着那一堆一块钱五毛钱的零花钱,突然一阵心酸,背过身流起了眼泪。

一直以为孩子没长大、什么都不懂,突然发现他什么都懂。孩子内心这么渴望父母的陪伴,也让我明白了“幼年时期的陪伴远胜于金钱的意义”。我们总以为,给孩子优渥的生活就是爱,殊不知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更甚者,打着陪伴孩子的旗号,其实明明只做到了“虚为式”陪伴。“人在心不在”,你以为孩子分不清陪着和陪伴,其实他们的行为,就告诉你了。陪伴和陪着有什么区别?会给孩子的人生带来什么影响?这篇文章希望能帮你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别以为孩子分不清陪着和陪伴,这4种“虚伪式”陪伴,也许正在你家上演

家长首先要明白陪着不等于陪伴,陪伴孩子是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陪伴,了解他们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感受,做出共鸣和回应;而陪着孩子泛指你看管孩子、陪同孩子,而没有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去了解孩子,并且常常表现为以下这4种“虚伪式”陪伴。

“虚伪式”陪伴一:看管孩子

见过最多“虚伪式”陪伴孩子的方式就是“看管孩子”,家长坐在一边玩手机,让孩子在附近玩。时不时提醒孩子这个不能玩、那个不能碰,害怕孩子摔倒、担心孩子被欺负。

时不时给孩子递上一口水,顺便嘱咐他“别跑快了、小心点!”不一会儿,就拉着孩子回家了。这种陪伴更像是一种“保姆式”看管,对孩子成长来说毫无意义,他体会不到父母全心全意陪伴的亲子快乐,更多的感受是“好难受、好辛苦,我什么都不可以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虚伪式”陪伴二:陪同孩子

孩子在写作业,家长在旁边坐着玩手机;孩子在商场玩,家长坐在外面玩手机;孩子在进行兴趣学习,你在旁边玩手机;孩子在家玩玩具,你在旁边看电视。这是陪伴吗?我觉得陪同这个词更适用于这种场景。

所谓“人在心不在”,孩子在你的陪同下,他玩他的、他自言自语;你玩你的,你没有进入孩子的世界去体验他们的快乐,这算什么陪伴呢?最多是陪同罢了。

“虚伪式”陪伴三:管教孩子

还有一种比较“讨厌”的父母,就是趁着自己有空的时候、趁着和孩子独处的时候、趁着孩子犯错的时候,看到孩子没做好,劈头盖脸一顿管教。美其名曰“为你好”,但在孩子的心里却是“最难受的时刻”,他们害怕这样的“陪伴”,并且这样的陪伴毫无意义,反而还有消极作用。

“虚伪式”陪伴四:物质满足

有些爸爸陪伴孩子的方式比较“奇特”,一有空就带着孩子出去买买买,孩子平时要求的、想要的,趁着这个空档全部满足。甚至孩子自己没说要的,也都买了,似乎在用这种方式来弥补自己平时缺失的爱。

真的能弥补吗?有过经验的人都知道,无法弥补,父母的陪伴不是说物质满足就能补回来。孩子的内心的爱不是物质可以替代的,这样做无非是在弥补你自己内心的亏欠罢了。

别把陪着当“陪伴”,孩子需要的是“全心全意、一心一意”

在陪伴孩子这件事上,大多数家长的确做了,但是真正做到位的却是少之又少。正是这种“自以为是的陪伴”才是导致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和爱的根本原因,作为家长,在陪伴孩子时首要明确的目的是“全心全意、一心一意”地去陪伴孩子。

“陪伴”是指:创造属于你和孩子的亲子时间

一份真挚的亲子陪伴是指:家长利用自己空闲的时间创造和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不管在家里一起学习还是玩游戏或是带孩子出去玩,真正的陪伴是你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和他们一起玩、一起感受快乐和进步,多抱抱他、和他说说话,这才是“陪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质量的“陪伴”前提是:你了解孩子当前年龄特点

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特点,有些孩子在某些年龄比较调皮,比如可怕的2岁,有些孩子在某些年龄会开始含蓄。在你陪伴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提前了解当前年龄的特点,带着正确的认知去陪伴他们,不要轻易去否定和批评孩子

真正走进内心的陪伴是: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

陪伴一定是了解了孩子的内心需求才会让这场陪伴别具意义,比如孩子刚入学,交不到朋友,作为父母需要通过陪伴这个好时机,鼓励孩子说出内心的需求,再想法子帮助孩子去克服社交困难。

有些孩子比较内向,有事情不愿意主动跟家长说。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平时的亲子陪伴时间去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必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和支持工作。

你是否已经做到了“高质量陪伴”?3个“父母自查准则”了解一下

“用心陪伴”和“敷衍式陪伴”给孩子带来的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虽然在幼年时期当下看不到真正的效果,随着孩子长大,你的教育方式是否在孩子内心有信服力、以及他的性格发育是否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你就会明白当初的你“有没有做好”。

第一:孩子能否和你进行愉快和谐的沟通

在家庭中,亲子关系比较密切的,通常在沟通时轻松愉快,没有紧张感,气氛非常和谐。如果平时你经常陪伴孩子,孩子对你充满了信任,你给予了足够的尊重,那么这就属于“高质量的陪伴”。

第二:孩子跟你单独相处时轻松、自然、亲密

孩子和你相处时,比较拘束、紧张、不安、甚至是恐惧,这样的亲子关系多多少少会存在问题。大多是家长平时总以大人的口吻和态度来教育斥责孩子,而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相反,如果孩子跟你单独相处时轻松、自然、亲密,像朋友一样,则证明你的陪伴功不可没。

第三:孩子能否经常跟你表达自己的内心诉求

孩子经常会主动跟你表达内心的诉求、自己遇到的困惑或是困难等,证明你们之间有着很和谐的亲子关系。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帮你当家长、当朋友,这与你平时和孩子的相处方式离不开关系,恰恰说明了你给予了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相反孩子什么都不跟你说,遇到困难或是伤心的事都是默默消化,家长则要反思平时是不是没有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CiCi寄语:关注CiCi妈妈说育儿,专注于婴儿睡眠以及家庭喂养知识分享。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要给CiCi妈点个赞并分享给更多的人!有任何育儿疑问,都可以关注并私信我,看到都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