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军除了派遣大部队进入中国战场作战,还在1942年打响了缅甸战场的战役。日军计划通过占领缅甸,以拦截美、英盟军对中国的战略物资援助,另外也能伺机攻入印度。

为了挫败日军计划,中、英两国派遣军队在缅甸与日军作战。缅甸战役从1942年打到1945年,虽然缅甸战场局势不如中国本土的战争形势更受人关注,战况却仍十分激烈。

1945年,日军全线溃败,在缅甸战场的日军也早已无力进攻,孙立人将军带新一军和平占领首都仰光,宣告缅甸全境获得解放。不久后,日本便正式签署了投降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一晃,新中国成立,世界局势波云诡谲,中国与苏联日渐分心,到了70、80年代,随着外交战略的转变,中国与美国、日本相继建交。

1977年,日本一位白发老人到北京访问,此人是日本日中友好协会的会长大宫义雄。大宫义雄渡海来到中国,除了是以会长身份促成中日友谊关系发展,还有一个私心。

大宫义雄有一个女儿,她在大学期间被日军强行送往缅甸战场,此后音讯全无,生死未知。夫妻俩每每想到此事,便十分悲痛。大宫义雄夫妇曾在日本四处打听当年的消息,却没有得到什么线索,妻子更是抱憾而终,死前也未能找到女儿。

中日建交后,大宫义雄心中别提如何激动了。早年间他便不满日军侵华行径,此后女儿成为战争的牺牲品,他更是对当年的战争十分痛恨。而战后,中日关系也降至冰点,盼了多年,两国关系终于正常化,他主动申请担任日中友好协会的会长。

此番前来,他也是想看看能否找到女儿。他从黑发变成一头白发,找到女儿已成为他此生最大心愿。他将自己仅有的有关女儿的信息告诉中方代表,恳请他们帮忙寻找。

中方代表应承认此事后,便派人展开大范围调查,最后确定当年参加缅甸拉因战场的是新一军第五十师201团。他们去拜访当年的团长,团长回忆起当年的日本战俘中的确有一名日本女护士,再对应着年纪身形的描述,似乎与大宫义雄找的女儿能够对上号。

团里的战士们回忆,战争结束后,连长刘运达与那名日本女护士结婚了。于是相关部门又开始查找刘运达的消息,最后确定此人目前居住在四川白沙镇,但他的婚姻关系中,配偶却叫莫元惠。她是大宫静子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方代表一路赶到白沙镇,在当地镇委的接应下,一伙人开车到了刘运达的家中。刘运达从部队退役后,便回到家乡生活。由于当过兵,身强体壮,他便靠拉条石为生。一行人来到他家中时,他还在外边干活。因此开门的是一个女人。

她穿着普通中国妇女样式的服装,没做任何打扮,看上去就像一个普通中国女人一样。在她看到黑压压一行人出现时,眼神却有些慌乱。

其中一名代表上前询问:“你叫什么名字?”

女人低着头,嗫嚅道:“莫元惠。”

“中国人?”

听到这话,这个女人把头埋得更深,似是害怕面对什么。然而,她还没慌乱多久,便听到他又说:“你是出生于日本金泽市,曾是缅甸战场上的日本护士大宫静子吗?”

她猛然抬起头来,神色十分不安,最后还是说道:“我是。”

这群人在听到她的回答后,都松了口气,纷纷露出笑脸来,让本来十分害怕的大宫静子有些困惑。

“我们终于找到你了!去年你的父亲大宫义雄先生来中国,特意拜托我们一定要找到你。”

当年缅甸拉因战场中,我军关押了一群俘虏中,有一个姑娘引起了新一军一连长的注意,她便是大宫静子。大宫静子是日军的女护士,看上去年纪很小,刚被俘时十分害怕,对抓她的士兵又叫又咬,后来发现新一军并无恶意,也从未伤害她们,便渐渐放下敌意,人变得安静许多。

她本在日本医科大学学医,最后却突然被日军拉到了战场上。当时,连长刘运达负责看守这群战俘,时常能看到她坐在一旁抹眼泪,猜想她应是害怕和想家了,于是对她态度不由得温柔许多。

刘运达是个正直的小伙子,虽然恨日军、杀日军,却也不随便迁怒于普通日本群众,在得知大宫静子的遭遇后,他十分心疼,只觉得战争给两国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这惺惺相惜下,对大宫静子也生起别样情愫。

两人虽然语言不通,却能通过肢体语言交流,大宫静子通过刘运达,对中国军人有了更深的了解,先前日本政府给日本群众洗脑的那些军国主义思想,此时已被她彻底排在脑海外,而且对自己国家所犯的累累罪行感到十分不耻和羞愧。

日本战败签署投降书,大宫静子与刘运达也已情定终身。她同刘运达一起回到他的老家四川白沙镇,并在当地成婚,过起了普通夫妇的日子,一过便是三十多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到多年未听到的父亲的名字,大宫静子先是愣住了,随后眼眶一红,没想到父亲还在世。刘运达做工回来后,得知了这一消息。大宫静子告诉他,打算到日本去看看父亲。他看着妻子激动雀跃,又近乡情怯的不安表情,内心十分复杂。

他何尝不知这些年妻子一人独居异国他乡,除了他和孩子身边再没别的亲人,在中日关系恢复前,妻子还得小心翼翼地隐瞒自己日本人的身份。但他却又害怕,日本远在万里之外,她这一去,这个家庭还能像从前一样吗?

然而,他还是笑着支持妻子的想法,帮她收拾好东西,带着孩子将她送到了朝天门码头。她将从这里坐船沿长江到上海,再转换轮渡到日本。

大宫静子回到日本后,看到满头白发的父亲,内心既感到欣喜,又觉得悲凉,这分别的三十年,父亲已成年迈老人。她原计划是回来看望父亲照顾他一段时间,但见到父亲这般模样,她却割舍不下了。

她与丈夫通信,说了自己的想法。刘运达收到信后,思考一阵后,立即回了信,同时开始收拾行李。虽然作为一名抗日军人,因为日军的关系他并不想踏上日本土地,但他也知道这一切与妻子无关,与他们的感情和家庭无关。

到日本后,刘运达看到了一名衣着精致的妇人朝着他们所在的方向挥手,认真一看,竟是自己的妻子。而等到一家三口到了妻子家中,他更是惊讶不已。这宛若宫殿的房子,竟是岳父的家。

此时他才知道,岳父是日本的知名企业家,手下掌管着三千余名员工,身家更是高达数十亿人民币。

刘运达一家三口在日本住下,陪同老人生活了几年,直到老人去世。老人去世后,遗产全留给了女儿。大宫静子此时也已年老,没有精力去管理公司和资产,便将所有家产留给了儿子。

在日本虽住着好房子,吃着精致的食物,但刘运达仍然怀念在家乡白沙镇的生活。1989年,刘运达带着妻子又回到了白沙镇,过着如同当年一般简单却又幸福的日子。

战争年代的个人如同历史洪流的一粒沙,对自己的命运无能为力。然而无论在如何残忍的年代,都有温情存在,也有跨越国界的大义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