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今年8月,根据《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河北、吉林等多地相继下发了关于编制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其中明确:从严控制高校异地办学,对于现存的高校异地校区,本着平稳有序的原则逐步清理规范;新申报设置的学校,须不存在跨省异地校区。 未来五年,高校异地办学,或将迎来重大变革。

文 | 安欣,编 | Chris_guo

今年以来,严格控制异地办学的举措愈发密集,甚至政策文件提到后续将出现清退的举措。对于名校异地办学该不该刹车,以及刹车以后,高等教育这场自我修正行为该如何继续,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名校异地办学,为什么那么热?

说起名校异地办学,从国际到国内,早已不算什么新鲜事。

在国内,千禧年后,深圳随着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推进,对于高校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摆上了明面。对于一个创新定位的城市来说,高校资源是根基所在,如《商业周刊》曾经评论硅谷:“今日硅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聚集学术精英、科技天才、无限想象力及资金四射的科技殿堂,造就它的温床——斯坦福大学功不可没。”

也因此,深圳在21世纪初就开始引入异地名校资源。其中,早在1985年就开始异地办学的哈工大,成为深圳引入高校资源的首选目标,哈工大(深圳)应运而生。

随后一两年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头部名校也相继在深圳落地。名校品牌价值释放,让名校异地办学成为教育资源稀缺城市见效最快的方式,异地办学的第一波浪潮也由此拉开帷幕。

十多年后,第一批吃螃蟹的名校与城市交出了令业界眼红的成绩单。据澎湃新闻统计,截止今年5月,全国共有7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异地开设了校区或研究生院,设立机构数达到108个,异地办学逐渐成为名校的标配。

从路径来看,异地办学主要以西北、华北及东北等地名校向华南、华东等地开设分校为主。据统计,目前西部7所985院校在东南地区分别开设至少一处分校。其中,深圳和苏州是最主要的目的城市,如深圳,除了上述提到的高校之外,仅在去年,就以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四所高校;其次如苏州,不仅引进了中国人民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与西安交大等国内名校,还有美国杜克大学也已落地苏州。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深圳引入了38所双一流异地机构、苏州达到20所、青岛为7所,以至于深圳、苏州和青岛被称为我国三大闻名的“高校挖掘机”。

究竟是哪种深层次的原因驱动了名校异地办学热?

深究原因不难发现,背后主要有三大因素推动:

其一,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格局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主要根据当时各大区建设的综合布局,在地区中心城市搭建综合性的高等教育机构,如今随着经济格局的重新调整,原有的教育结构出现失衡的趋势。

以广东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成为最大的人口流入省份,七普数据显示,广东总人口已达到1.26亿,原有的教育资源显然已经很难满足当地社会发展的需求,尤其深圳作为改革开放“桥头堡”,从0到1,经济发展成为如今的强一线,教育却成为拦路石。

其二,中西部、东北等地区经济发展式微,教育层面的投入也捉襟见肘,老牌名校的发展也逐渐到了天花板;相反,如深圳、苏州等地,经济层面各项数据持续增长,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开始数倍于中西部等偏远地区。如:2019年广东的教育投入高达4268.43亿;其中深圳在教育领域,过去五年累积投入3500亿元,尤其在2020年,教育支出占整体财政支出比例高达20%;再如苏州,作为GDP超过2万亿的地级市,目前仅有一所211大学。

其三,根据《2020年全国科技投入统计公报》,超过千亿投入的省市共计8个,除了北京和四川外,其余全集中在沿海地带,而陕西仅为632亿、甘肃为109亿,黑龙江为173亿。在强调产学研协同的新发展阶段,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名校们可谓“坐困愁城”。

多重因素的作用,发达城市出钱出地,又有源源不断的生源,以及更加完备的成果转换体系,中西部名校们自然“开门相迎”。

2020年各地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经济格局下的教育资源修正,异地办学行不通了!

资深教育专家在接受顶思采访时表示,这一轮的异地办学热,是我国经济格局重新调整后,对高等教育资源的一次重新调整,可以说是一种市场行为,也是对高等教育资源的一次自我修正。但目前来看,老牌名校署名带品牌的异地办学模式,是不是投机、走捷径是一个值得深入商榷的话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在市场化道路上前进,目前已经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发展模式,同时,借力全球化浪潮,沿海地区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快速催生了一个接一个的万亿之城。然而,教育作为需要长期累积与沉淀的事业,无法与经济的发展模式等同。

换个角度来看,深圳、苏州等在经济版图中快速崛起的后起之秀,需要补齐高等教育的短板,破除高等教育荒漠的痛点,来支撑社会与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引进中西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名校异地办学到底是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还需要站在大局上去审视。

站在西安、兰州、黑龙江等城市的角度来看,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哈工大们你争我赶的异地办学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流出,也是人才的流失,往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也是在削弱当地未来的发展潜力。

以哈工大为例。哈工大(深圳)的录取分数线已经超过本部校区,而随着各名校在沿海地区分校发展的持续深入,这种现象或许将会成为常态,对于考生来说,在学院校、城市、专业几个选项中,城市这一选项的权重近年来在加速上升,这必将造成对本部校区生源的进一步影响。

根据《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扩张模式与区域走向研究》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4月底,5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异地办学中,西部流向东部20个、东北流向东部13个、中部流向东部15个。这也意味着,如果异地办学持续进行,这显然将有悖于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现代化的国家宏观战略。

事实上,国家一直以来是不支持名校异地办学的。早在2004年,人民时评就刊文表示:“异地办学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可为之的。如果任其泛滥,有可能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在政策端,201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的通知》中指出,审慎决策建设新校区,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城市、跨省建设新校区,特别是具有本科教学功能的新校区。

随后2019年,教育部相关部门再次重审,由于异地校区在办学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办学经费保障、校园文化传承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教育部历来不赞成高校举办异地校区,原则上不予审批。

今年7月,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对国家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做了很多重要的规范;其中包括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

《意见》同时指出,对于现存的高校异地校区,本着平稳有序的原则逐步清理规范,实现逐渐退出;新申报设置的学校,须不存在跨省异地校区。

所以不难看出,国家对异地办学的态度非常明确。

这背后,有国家对各区域教育、经济均衡发展的考量,也有对过度异地办法引发教育质量下降引发名校品牌坍塌的考量。高等教育资源欠缺的经济强市未来如何补齐短板,或许需要寻找全新的路径。至少,引入异地名校的这条路或许越来越走不通了……

异地办学急刹车,“穷”名校与“富”城市如何破局?

异地办学的刹车,这一次显然比较急,且刹车后,未来是否依然能稳定起步,目前来看并不乐观。

当前政策以及明确对于现存的高校异地校区,本着平稳有序的原则逐步清理规范,实现逐渐退出。如果政策一旦落实,对于深圳等地来说,或许支撑未来发展的教育事业或许又要从零搭建。

然而,从零开始扶持一所本土高校并非易事。一方面,国内高校的竞争日趋激烈,新院校很难在短期内形成竞争力;另一方面,建立全面的教研师资体系,建立学科优势都非一朝一夕完成。但对于高等教育资源欠缺的经济强市来说,这条路似乎是不得不走的一条路。

去年,深圳引进武汉大学被迫终止后,深圳市加快了通过自主创办新高校的方式来补齐短板,并在去年先后启动深圳音乐学院、深圳创新创意设计学院的设计招标。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除了自办大学之外,深圳等地还可以与中西部名校展开深度的产学研协同合作,如沿海等发达城市将产研基地部署在中西部名校本部或本地,不仅能激活教育科研的成果转换,还能实现转换的快速市场化落地。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一来为欠发达地区名校找到了突破口,尤其在双一流高校竞争白热化的当下,学术科研与城市发展实现协同都能快速形成明显的差异化与竞争力;二来发达城市可以实现跨区域的投资,目前来说,国资在新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投资已经成为趋势,如深圳国资、合肥等地近年来通过对新经济新技术的押注收获颇丰;其次,城市与高校展开深度的合作,也能推进人才资源的双向流动,进一步实现对各类资源的均衡分配,也符合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国家战略。

总结来看,异地办学急刹车后,无论是高校或是经济强市,都需要寻找一条更加长远且可持续的破局之路。而自办高校寻找差异化,抢占职业教育先机,抑或是推动与异地高校的深度合作,发挥双方优势,提升产学研协同效率都是破局路上值得参考的方向。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顶思”(ID:idingsi),作者安欣,编辑Chris_guo。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芥末堆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高校
  • 大学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