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10月中下旬的时间,很多学校已经到了提前面试的最后阶段,复旦大学已经剩下最后一个批次了,少部分院校已经关闭提前面试,大部分院校还剩下一批两批的名额。

时间如流水奔涌向前不停息,有报考医院的同学抓紧时间了,管砖军每天真的都是在一催在催,复旦最新的学费想必大家也看到了,非全日制49.98万,全日制36.98万。时间不等人,学费更不等人!

不知道如何备考的,管砖君今天给大家奉上前辈们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家都要朝着优秀的目标努力前进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日主角

面试2班某同学

背景:普通大学贸易专业毕业,从事传统行业十年,目前在500强国企从事业务性质工作。

成绩:C2(背景调查优秀,个面良好,组面优秀)

高顿的课程体系主要分成系统类和实践类

接下来让我详细分阶段论述上课心得 (节节不落)

一、系统类课程

1. 大老师的营销类理论基础课

铺垫了基础的营销知识,为后续组面的理论提供了基本的思路

2. 关昊老师的填表理论课

主要是讲述了如何构建合格的人物画像,给每个人回去梳理过往的切入口

3. 关昊老师的面试理论课

提供了面试的总体框架和准备的方向

二、实践类课程

改表课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份优秀的履历表是学校认识我们的第一印象。

复旦大学的申请表是十分复杂的,因此除了上述填表理论课外,高顿还设立了两节一对一的改表课。

老师认真负责,会在上课前对我准备好的材料仔细批阅,并且在与我的聊天对话中给予我启发,直接点出一些结构上的错误以及冗长且不吸引人的地方。

在复旦的大论述题上带给我的帮助是巨大的。

同时,班主任王老师是极度负责的,在正式表格提交前会登录同学们的账号进行查漏补缺。

正式心得

在参与准备之前,我一直认为自己身处夕阳行业,大学非985/211且GPA惨淡的过往一定是没有竞争力的。

然而最后翻翻抽屉,排球比赛证书,志愿者证书等等七七八八的奖状和证书全部收集一下上传,竟然也堆出了不错的分数。所以各位申请者们不要妄自菲薄

个面模拟

高顿的模拟课老师是十分强大的,一名老师居然非常清楚我们我们行业的专业术语,将行业内的问题问的非常清楚;一名老师的压力题型给我很深刻的思考空间;最后的一名老师帮我完整的梳理了系统性题目的脉络。

正式心得

正式面试时遇到的是两位男老师,面试超时五分钟,除了个人介绍外,问了将近10个问题。

其中,常规性问题2道:“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疫情对您的行业带来什么影响”;针对材料的问题2道:“xxxx项目中您担任的主要角色(主要贡献)是什么” X 2;其余的全部是即兴的关于我现有工作本身和公司的问题,其中含有压力型题目2道:“这么重要的项目为何不直接找你总经理比较快”,“为何你们公司赚钱的部门人数占比怎么这么低”。

回头想来,模拟面试的题目几乎没有用上,现场面试老师的个性和心情具有相当大的随机性,我遇到的大部分题目几乎都是对于我现在公司组织结构的挑战性题型。

进一步分析,老师是希望在面试中了解到你本人的思维能力,参与项目所运用到的领导力,以及未来在企业内的发展(企业组织架构)。

而身处夕阳产业目前保有的盈利模式缺乏打动人的朝气,传统国企以制度和流程为主的管理方式以及论资排辈的晋升制度也显然没有能打动面试老师。我其实希望老师能问到一些我对所处行业的理解和抱负。

组面模拟

我曾经吐槽过关老师上课只要抱着胸听一听,偶尔讲两句话,舒舒服服就能赚到钱了。现在仔细回想起来,关SIR您这还是凭本事赚的钱呀:

关老师的上课方式对于我这种理科生简直不能更友好了。

思维脉络清晰,专业知识过硬,重点是关SIR本人有相当成功的营销经验,能直击每个案例的痛点,甚至能推陈出新给出建议。

这无疑为我们班上的同学在正式面试中花式扯犊子提供了极佳的素材。

总共三次的线下模拟,由于有全班同学看着,甚至是比正式面试还要紧张的,每次参与前都会让我焦虑的吃不下饭。但是从结果来看,这样压力型的模拟是很有必要的。

正式心得

常规6人组,到我这里遇到了5人组。案例是传统服装行业的营销类,要求提供建议和评价,LUCKY!同组其余组员1男3女,其中男生过于紧张了(这就是我之前提出模拟的必要性),有1名做了LEADER试图控制时间和流程(复旦是无领导小组面试)

所以组面的运气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因此,即使我回头想来,输出的观点较为平面,立意也未必新颖,但也成功的拿下了优秀的好成绩。哦对了,英文总结老老实实花半天时间背了模板,没干别的。

由于隐隐约约觉得个面凉凉了,所以组面准备下了血本其中为每个知识点都做了思维导图和知识点扩展,甚至做了思辨方案。对于现下流行的互联网案例和直播案例还特地找了许多文章来扩充思路。结果同学们都考到,我并没有考到呀~残念AGAIN。

三、总结

总的来说,高顿的上课体验是完整且高效的。无论是课上带来的精准系统的知识体系和各类面试逻辑,还是课下同学们之间互帮互助以及认真探讨的氛围。这让我一个本来平平无奇而且没什么自信的考生有了组织,有了后盾的感觉。

回顾整个预审阶段,填表阶段痛苦但是给过去的人生进行了完整的梳理。个面结果虽然折戟,但老师提的各种问题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并正视自己的不足。组面阶段充满欢乐,考前考后迷之自信。总之,做最充分的准备,在面对最终结果时就没有遗憾。

最后,感谢帮助过我的同学和老师们,祝好!

小伙伴们,最后关头,支棱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