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明全力推进万亩稻田、万亩花海、万亩坚果三大“万亩工程”,引领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资料图片

高明涌现多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图为小洞村。资料图片

近日,高明区杨和镇的乡道Y651线(井皂公路)入选2021年度广东省“十大最美农村路”,成为佛山唯一上榜道路,吸引众多市民前去打卡。

这条山水田园风光和乡土人文气息结合的乡间公路,承载着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美好愿景,不仅是“民生路”,还有望成为一条拓宽村民增收的“致富路”。

放眼佛山五区,高明经济发展排名虽然靠后,但是近几年的乡村振兴成绩却实打实的亮眼。

从2020年第三季度佛山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检查以来,高明连续四个季度排名全市第一,并有10个村分别获得了市里奖励的100万元奖金。今年4月,高明区委获得了“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单位”称号。8月,高明区在2020年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已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等次。

高明区委书记杨永泰说:“要努力将高明农业农村锻造为最强潜力板,奋力推动高明乡村振兴迈进全省第一方阵。”

从农业大区迈向农业强区,高明当前正全力推进万亩稻田、万亩花海、万亩坚果三大农业“万亩工程”,并统筹整合10万亩以上农用地进行集约开发,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支撑,助力农业农村打赢“翻身仗”。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王蓓蓓

策划:南方日报记者 叶能军

统筹:南方日报记者 盛正挺

地从哪里来

三大农业“万亩工程”的新潜力

从空中俯瞰佛山高明大布村,数千亩夏威夷果林郁郁葱葱,如梯田一般环绕在村居周围,村民欧利生正在山上为果树修剪枝叶、锄草。

自从前年村里引进了广东维生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东维生”)后,欧利生老两口就放弃了打零工,直接在家门口“上岗就业”了。

“我跟老伴以前做散工一年的收入不到1万元。”欧利生说,现在种植夏威夷果每天有130元的收入,而且年终村集体分红也有两三千元,算下来每个月能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

夏威夷果项目的引入全面拉高了大布村的土地租金,不仅让村集体收入增加,还盘活了村里的富余劳动力,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规模性的夏威夷果种植,只是高明三大“万亩工程”的其中之一。2020年开始,高明全力推进万亩稻田、万亩花海、万亩坚果三大“万亩工程”,引领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

所谓“万亩”,最重要的是土地集约开发。但地从哪里来?如何将碎片化的土地集约连片?

2020年,高明印发《佛山市高明区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下称《意见》),包含二十条政策举措。

《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22年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统筹整合10万亩以上农用地进行集约开发,同时,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在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鼓励对闲置土地按规定进行开发。

规划发展先行,政策强力引领,任务落地有了保障。

高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日趋紧张的情况下,高明加强用地保障大力支持园区建设,为“万亩工程”新增用地规模,同时加强资金保障,高明花卉产业园市区两级连续三年每年投入2000万元进行建设,引进凌云花谷、陌上花开、银鹏、晟凡等企业投资推动“万亩工程”建设。

村民们想改变的愿望也很强烈。

为了盘活土地资源,杨和镇号召大布村清理桉树,村民们一呼百应,几个月时间就清理了3000亩桉树,丢荒多年的山地资源种上了坚果。

荷城镇石洲村党委书记唐志源说,石洲村今年已为以农业种植、观光、文旅等为主的凌云花谷项目完成7500亩土地承租工作,今年将再落实租地200多亩。

以荷城街道石洲村为中心的万亩花海,以明城镇崇步农业园区为中心的万亩稻田,以杨和镇大布村为中心的万亩坚果……从散到整、从小到大,“万亩工程”初具规模。

当前,万亩花海工程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累计投入4500万元,建成11个企业类项目和5个公益类项目,撬动产业园内的凌云花谷、陌上花开等重点项目企业资金约4.6亿元,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园区内景观、示范区项目建设。

万亩稻田工程整合周边丢荒农田约3500亩开展水稻种植、“稻虾”项目建设,带动周边水稻种植约2.5万亩。

万亩坚果工程已投入资金6400多万元,分别在杨和镇流转土地9000亩,已种植4000多亩,共建立了300亩坚果育苗场,明城镇天湖山种植了1300亩共1.7万株夏威夷坚果,并计划再扩大3000亩种植面积。

钱从哪里来

从输血到造血的新尝试

高明环境优美,但也面临着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体量较小的“短板”。据统计,2019年,高明区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为2.74亿元,仅占佛山市的1.33%。

在此背景下,乡村振兴给高明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乡村振兴需要资金投入,但资金从哪里来?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省市区乃至镇街、村(社区)提出不少乡村振兴项目。

佛山市委、市政府投入4.9亿元建设高明革命老区,并明确未来4年(2021—2024年)投入5亿元继续支持高明革命老区乡村经济加快发展;高明区连续三年每年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累计投入专项奖补资金3200万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高明还通过村企结对帮扶,引导企业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投入,累计投入资金9800万元,撬动社会资源破解资金不足难题。

为了将资金利用效率最大化,高明陆续下发文件,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提升支农政策效果和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与此同时,大力推进“政银保”合作等贷款贴息政策,提高了各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额度。2020年共发放贷款1140万元,有效缓解了农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借着上级项目资金,持续性的“输血”让高明不少村庄找到了“造血”的动力。

2019—2020年,广东省下达佛山市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试点村11个,全部在高明革命老区,其中9个在更合镇,白洞村在列。

李贤斌上任白洞村党委书记之际,刚好是白洞村被选为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省级试点村的那一年。为了富起来,白洞村进行了不少尝试,但依然缺少“重启”的真正动力。

2018年,高明区每年缩减2万亩桉树的清桉计划成为了白洞村摆脱桉树经济依赖的契机。白洞村党委在征求村民意见后,决定重新振兴白洞茶,走“以茶兴村”的发展道路。

2019年,迎来试点村的机遇,白洞村茶叶种植项目申请了上级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00万元、佛山市扶贫济困日活动资金100万元。

资金就像一股活水,让村里人看到了希望。

他们很快将原来的白洞小学改造成标准化厂房,通过拆旧复垦,扩展了50亩种茶面积。加上原有的茶园,目前白洞一带种茶的面积达到了200亩。

今年,白洞村又迎来好消息。

“通过区、镇两级牵线搭桥,我们已经与区里的国资部门达成合作意向,由区国资部门注资2000万元,跟村里合建白洞茶厂。”说到这,李贤斌的笑意已经藏不住:现在200亩茶园依靠村里的“小作坊”每年能制茶2万斤,今年底茶厂建好后,就能产出15万斤。

茶产业在白洞村再度振兴之时,版村村的谋富脚步也在加快。

版村村党委书记麦志航每天在村里穿梭,90后的他鞋底时常沾着泥土。去年,版村也被列为省级试点村,村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农村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下称“股联社”)。

股联社相当于一个小型“公司”,麦志航的角色更像一个总经理。

带头去找项目、谈项目,集约起村民的土地,再统一经营管理……去年,麦志航带着麦秉健等几个年轻人,与高明鹏鹄农业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借着上级划拨的50万元扶持资金,版村村的食用菌项目正式落地。

到2020年底,高明11个试点村的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均超过了100万元,比2019年总收入增加180%。

人从哪里来

“弱鸟先飞”的头雁效应

虽然高明的乡村振兴取得一定成效,却仍然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938平方千米的高明,不同镇有着不同的发展情况。

以更合镇为例,更合是农业大镇,地处佛山最西边,距离高明中心城区荷城40多公里,距离佛山中心城区70多公里,各村之间也有较远距离。偏远的地理位置和多山的环境,无形中制约了更合的经济发展。曾在高明更合镇政府工作的伍建强认为,更合的发展需要人才、呼唤人才。

事实上,人才并非只有更合需要,高明的乡村振兴同样离不开人才的引领带动。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高明成立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区长为常务副组长的区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下设9个专项工作组,建立乡村振兴专班。区委书记专题会议、区委常委会会议常态化专题研究乡村振兴,定期研究和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发挥“头雁”作用,推动乡村振兴各项政策落实到农村一线。

越来越多像李贤斌和麦志航一样的“头雁”深入高明各个村庄。

为了落实人才振兴保障,高明成立4个乡村振兴指导组挂钩联系指导4个镇(街道)。

唐志源说,近年来,石洲村大力培育在乡人才,设置“两委”后备干部,做好人才储备库。

“我们积极动员村民参加‘粤菜师傅’等免费技能培训班,通过吸引本村有学历、有技术的村民、乡贤等返乡创业,打造农村致富带头人队伍。”他说。

除了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高明还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今年以来共培训7800多人次,不仅增强了农民技术技能,还提高了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

为了让有效经验“流动”起来,高明开设了乡村振兴大讲堂,一年培训近400期,组织整治成效好的村的村干部、领域权威专家面对面与其他村民、村干部分享工作经验,消解工作疑虑。

坑边村民小组组长谭国辉全年有60多个节假日都会主动去其他村交流环境整治工作。通过培训、经验交流、印发全区统一的整治指引,高明逐渐解答了村民、村干部“做什么”“怎么做”的疑问。

乡贤是乡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高明召集乡贤回村参加整治,感受环境变化。更合镇陀程村一位乡贤出资30多万元帮助家乡开展整治行动,为家乡发展出钱出力。

自上而下的人才体系在高明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坚实力量。今年8月,高明区在2020年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已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今年4月,高明区委获得了“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单位”称号。

■样本

坚果托起致富梦

大布村是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镇的一条自然村,距佛山第一峰皂幕山仅5公里,杨梅河绕村而过。进入大布村,规整的农家小院映入眼帘。沿着干净的硬底村道走下去,党建活动中心、景观桥、文化楼、篮球场逐一呈现。

但在几年前,这个有着高明“六山一水三分田”典型景观的乡村,却并不是如今的景象。“危房、积存的垃圾、泥巴地,让整个村子看起来很落后。”大布村理事谢少锋说。

为了改变村子面貌,2018年,高明启动“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在杨和镇引导之下,大布村党员干部率先带头,以包干分片方式,动员村民主动拆除危房、违建、猪圈、鸡舍,打扫村中巷道,大量清理村中积存的垃圾、杂草、废料。同时,大布村鼓励村民在房前屋后筑起竹篱笆、花园、果园。

谢少锋说,大布村民风淳朴,村民想要改变村子的愿望很强。近几年,村民捐资200多万元,完成了村文化室、村道硬底化、篮球场等工程的建设。

2019年,大布村成为高明区首批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之一,雨污收集处理网、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河两岸生态景观等人居环境提升工程让大布村村貌发生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村貌换新颜只是大布村变革的第一步,村民们不仅希望村子变美,更希望变富。

为了盘活土地资源,杨和镇号召大布村清理桉树,村民们一呼百应,几个月时间就清理了3000亩桉树。丢荒多年的山地资源,让村民们看到了无限希望。

“大布村地理环境优越,把环境基础打好了,才谈得上引进产业、让村民致富。”谢少锋说。

2018年底,高明吹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号角,大布村率先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并成立了股份制合作经济社,把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份额的形式,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为村民发放股权证书。

大布村成为高明区第一批股份合作社示范村,实现资源变资产,村民个个成为股东。

谢少锋说,通过集体股份制改革,大布村最大化地把村中山地、鱼塘、农田等发展资源进行集约化,为产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拆了破屋猪舍,整理好机耕道路,集约起了丢荒的山地资源,大布村筑的巢终于引来了金凤凰。

2019年1月,广东维生与大布村正式签约,租用3000亩土地,建设夏威夷果种植基地、花卉种植基地和观赏性植物园等项目,5年内总投资6亿元。

这个引来的“金凤凰”项目,每年给大布村集体带来了300多万元的租金收入,且年租金每5年递增10%。大布村村民的年平均收益从几千元增长到了5万元,增长近10倍。

“项目进入之前,大布村集体收入只有三四万元,现在收入能达到300万—400万元,上涨了100倍。”沙水村党委书记黎锦洪说。

通过土地流转,大布村退桉山地与普通农田“转出”高产值。

广东维生进驻大布后,盘活了农村富余劳动力,项目80%的员工为大布村民或者周边村民,建立起发动农民、依靠农民的富民机制,提升了大布村农民的生活质量。

今年3月,“万亩坚果产业项目”“杨和十里文旅项目”举行了签约仪式。签约的三方分别是高明区政府、佛山市星俊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维生夏威夷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高明区的区位资源、产业基础、政策支持等优势,此次三方拟开发万亩坚果产业园及杨和十里文旅项目,推进建成集种植、科研、物流、展示展销、酒店服务、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黎锦洪说,夏威夷果一般3—5年开花结果,等到了第五年丰产期,预计每亩地有2万元产值,到时万亩土地预计会有2亿元的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