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白岩松说:想要养儿防老几乎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武汉大学教授:不给父母养老,是社会的进步

养儿防老是一个很坚固的传统观念。目前在北京,仍有接近30%的人还是觉得他们的老年生活要靠子女。而在西方国家,推崇的养老方式叫做接力式:他们只负责抚养子女,在自己老年生活里面,加上他本身所处的社会环境福利的情况,基本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而且,在很多西方国家的意识里面,也没有“养儿防老”的概念。

这两天,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著名教授葛四友也提出了这个新孝道养老模式——接力式养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哺式养老VS接力式养老

葛四友教授在文中比较了传统的反哺式养老和现代的接力式养老两种养老模式。

#反哺式养老# 未成年儿女由父母养育成人,父母年老体衰时,则由成年儿女来赡养父母。养育儿女对父母来说也是为自己养老进行储备,即养儿防老。

#接力式养老# 父母要尽义务抚养子女,子女成年后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然后尽义务抚养自己的子女。家庭养育子女像接力赛跑中传递接力棒一样,一代一代向下传递。养老问题则由个人社会保险以及社会福利制度解决,不再主要依靠儿女,而是依靠自己。

在养老预期上,葛教授认为,“期望越大,可能失望越大。”

我国当下面临着严峻的养老挑战,不少人提出的解决思路是重塑传统孝道。然而,传统上越是重视孝道,孝道的要求越高,现实孝道实践带给我们的反差就越大,也越值得我们反思。

葛教授认为,每个家庭,都面临着养育下一代和奉养上一代的责任。而接力式养老或能更好解决老人温饱、疾病与寂寞三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利养老制度会削弱亲情?

葛教授认为,接力式家庭模式既不禁止有余力的父母帮助子女成家立业,也不禁止有意愿的子女赡养父母,只是两者都不再是强制性道德义务。需要分2种情况来看:

原本亲情浓厚或者看重亲情的家庭,因为他们尽义务是自愿的,因此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模式跟传统模式不会有什么不同,只是其自愿性表现得更为明显。

原本就缺少亲情的家庭,即使强迫子女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彼此关系很有可能是憎恨,比如婆媳矛盾。

相对于反哺式家庭关系而言,接力式家庭关系中的父母不会一切都要跟子女捆绑在一起,让他们拥有独立的生活。这样一来,人们在中青年时期就能预料到老年生活的样子,不会对子女陪伴有过多期待,由此会花更多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出新型的老年生活形式。

接力式养老是忘恩负义吗?

在接力式家庭关系之下,父母养育子女,父母自己养老,子女并没有回馈父母,确实显得忘恩负义。

但葛教授认为,并非如此:这种关系从系统上讲,也可以说是公平的,因为子女也会养育下一代,而届时子女也是自己养老。

葛教授指出,新的孝道养老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更相吻合,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自己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不是单纯依靠自己,而是提前规划,更结合社会资源,谋划布局,做好对未来的投资。

越早规划,越早享受,对未来也就越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儿女全力养育新一代,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适应和磨合新的养老生活,各得其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人没有孝心吗?

一个养老的话题,在评论区却引来众多青年人、中年人发声。

有人说:“很同意,但是只用于自己,不能用于父母,本人90后,就是愿意自己养老,让我的孩子自己养育下一代,但是对我的父母公婆还是遵循反哺式去赡养他们,毕竟上一辈人不能接受自己孩子不给自己养老。”

有人说:“希望国家能发展的更好更强大,社会保障更完善,社会福利齐全。毕竟,雏鸟始终是向往天空的,相信每个人都不想自己老了的时候会成为子女的负担。”

有网友说葛教授的这篇文章引发他很多思考:

1

现阶段的中年人人需要思考如何在赡养老人,抚养孩子以及后半生自己的养老这三者间如何平衡的问题;

2

现在的青年人(18岁至45岁左右)要好好考虑自己以后经济问题如何解决,消费,储蓄,理财等如何选择和平衡,怎样做到开源节流,如何做到个人经济独立,未来或者当下子女抚养,以后对上辈人的赡养,以及更后面自己的养老问题;

3

许多网友跟帖提出了期望,“养老行业大力发展吧,解放双方。”

许多网友跟帖提出了期望,“养老行业大力发展吧,解放双方。”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孝道衰落了,但事实上,有调查显示,青年人非常认同孝道观念。

现在城市中产阶级的子女,80后和70后很多子女愿意孝顺父母,就是出于爱,甚至是互相理解。

对养老照料的调查也发现,老年人的照料质量高低取决于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亲密程度,而非责任和义务的捆绑。

“活在心上”的孝VS有养无孝

有一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情感上受过伤害,表示无法从内心真正地爱他的父母,但是这些子女都表示还是会尽赡养义务。

所以“孝”分为两种,一种是活在心上的孝,就是基于爱的这种孝,另一种是有养无孝,就是完成义务。

在生活伦理中,后一种子女被看做是不孝顺的。但父母想要子女孝顺,自己得先做个“好父母”。

用钱穆先生的话说,中国父母永远在追求活在子女心上。有些父母住很差的房子,但是孩子住在城里,有孙子孙女,他们觉着这是值得炫耀的。中国父母的这种责任伦理,导致他们看重的是家庭的繁荣和绵延,认为后代过得好是一种荣耀,而那种只顾自己过得好的老人并不值得炫耀。

就像开篇白岩松说的那样:

想要养儿防老几乎不可能,不是儿子不孝顺,而是一对小年轻上面四个,上面这四个顶上还剩两三个呢,请问他养得起吗? 所以老人的第一位是攒健康,储蓄健康要比储蓄钱管用。

“儿孙自有儿孙福,休为儿女为马牛。”为儿女子孙操劳了半辈子的我们,也是时候为自己往后的日子好好打算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