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好古,字仲敏,是南宋词人。他对苏东坡十分仰慕,所作的词风格豪放,纵意抒写,或感叹时事,或呼吁收复中原,言辞激切,情绪昂扬,是南宋爱国诗词中的佳篇。

公元1260年,忽必烈夺得蒙古汗位后,派大军沿江东下,全力攻打南宋。

南宋朝廷岌岌可危,而统治者却仍沉迷歌舞。

李好古为了表达对政局的忧虑和对朝廷的失望,于是写下了这首《谒金门·花过雨》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这首词的上片通过对花儿和燕子的描写,表现了战争中黎民百姓的痛苦,故国家园的破碎;而词的下片则是揭露现实,是朝廷的无能和昏庸才造成这样悲惨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

几阵春雨过后,百花盛开,红的艳丽,白的素雅。

这春雨和春花都是按着节气而来,一年又一年,并不会因为什么别的原因而改变。

表面上似乎作者陶醉在如诗如画的春色之中,而实际上是为了引出下文的感慨。

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春暖花开,燕子从南方飞回来,返回旧巢,这也是自然规律。

但是燕子为什么闷闷不乐呢?

因为它的旧巢找不到了。

战争摧毁了家园,摧毁了房屋,哀伤的春燕已经找不到家了。

在这里,用春燕暗喻战争中流离失所的百姓。

残酷的战争,最悲惨的就是这些底层的百姓。

他们的家园被占领、被摧毁,只能四处逃难,朝不保夕。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

国破山河碎,在这样艰难的时局里,边关的战士艰苦奋战,为国捐躯,而皇帝和那些大臣却在玉楼里莺歌燕舞,寻欢作乐。

这两句话横空而起,一苦一乐,对比强烈,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国家现实,揭露了南宋灭亡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作者已经很清楚地看到南宋的灭亡已成定局,所以他在词的结尾辛辣地讽刺道:如果东风能把那些异族的侵略者吹走,那么东风就可以被封为“万户侯”了。

南宋的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许多的爱国志士遭受排挤和打压,报国无门。

作者借东风拟人,表现了对朝廷的极其失望。

这首词主题明确,思想深刻,运用了对比、拟人、比喻等写作手法,浑然成篇,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作品,读来回味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