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份白肉,一个豆花,再来个炒时蔬?”在李庄古镇的一家饭馆里,我在犹豫中点好了菜。

以“白肉”为首的“李庄三白”是这里的招牌。不过比起白酒和白糕,白肉的人气显然更胜一筹。几乎每家饭馆的门口都放有切白肉的案台,标配是一大块煮好的猪肉、一把锋利的大刀和一块白毛巾,粗犷中又不失郑重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庄古镇随处可见切白肉的案台

*作者供图

来此的食客也大多心照不宣,桌桌都少不了一盘白肉和一碗红油蘸水。

白肉的绝配是红油蘸水

*作者供图

我虽然也入乡随俗,但作为一个对肥肉接受起来多少有些障碍的人,眼看着周围的人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就将白花花的肥肉送进嘴里,心下不免开始打鼓:

那么肥的肉,啷个吃哟?

切好的白肉层层码放在盘子里,肥的部分白如凝脂,泛着油润的光泽。夹起最上面的一片,虽不敢说“薄如蝉翼”,但也几近透明。

“来都来了”,怎么也要突破一下自己。我用筷子将一片白肉卷成三折,按进蘸水里充分浸润——蘸水看起来红红一碗,辣度其实很低,跟豆花蘸水一样属于“虚张声势”型,更突出的是浓郁的蒜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肉:蒜泥你抢了我的风头

*市井 趣味

肉的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口感。均匀的薄切,使得瘦肉吃起来不柴,肥肉又不会因厚重而腻口,裹上蘸水的鲜香滋味,让人欲拒还迎。转眼间,我也成为频频举箸的一员。

想不到白肉吃起来非但不腻,甚至可以用“清爽”来形容。这简直颠覆了我对“肥肉”的认知。

吃过白肉的人都在心里暗暗寻思过:这不就是清水煮肉吗,连盐都不用放,煮完再切片,有什么难的——自己也能做。

正所谓“一学就会,一做就废”,想当然的结果不是白肉煮柴了,就是切厚了,吃起来口感完全不对路。北京过去甚至设有专门做“白肉席”的厨子,别的菜都不会做,只对白肉精通。从选料、煮肉的火候到刀工都需要精准拿捏

具体到李庄白肉的选料,跟川菜中的回锅肉一样,都要用坐臀肉上的“正二刀”。因第一刀形状不好看,而且离不洁部位比较近,不符合老祖宗“割不正不食”的古训,拿来祭祀就更不合适。

李庄白肉和回锅肉做法不一样,但选料相同

*川味

火候适宜的白肉,以筷子能通顺地扎进去,但又不会冒血水为宜。若煮过头,一来影响口感,二来肉质太粑,切时会导致刀口不稳。煮好的肉还要放入冷水中浸泡,为的是防止切时粘刀。

刀工是最考验技巧的一环,与其说是“切”,倒不如用“片”,唯有锋利的大刀能担此重任。李庄以刀工扬名的“何三白肉”,就将历年用过的大刀挂在橱窗前。刀在这里,是如同勋章般的存在

把把大刀挂在橱窗前,对于店家对于李庄白肉而言,像勋章一样存在

*作者供图

片肉前,要将白毛巾垫于肉下防止打滑,运刀时需全神贯注。操作的难点在于首尾:上刀时易厚,而收刀时易薄,要求师傅的腕力始终平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师傅精湛的刀工

*上海去哪吃

刀工最好的白肉师傅,能将一块二斤的肉片成五十余片,每片1-2毫米薄。关于白肉薄到何种程度才算合格,还有一种更加具象的说法:把肉放到报纸上,应该能看清下面的字

李庄白肉,一片大约1~2毫米

*作者供图

一片标志的白肉,肥三痩二,薄可透光,蘸上用糍粑海椒、蒜泥、花椒、盐、酱油和白糖等作料调成的蘸水,吃起来香润盈口。实乃不辜负“李庄白肉”的名号。

蒜泥白肉的灵魂——红油蘸水

*舌尖上的泸州

对于很多像我一样的北方人来说,提起“白肉”二字,最先想到的并非四川,而是东北。

一碟子满满都是厚切了的白肉

*风味人间

的确,这种原始而略带粗犷的食物是满人的强项

在清军还未入关以前,东北的民间祭祀活动中就有“大锅煮肉”的形式,只不过那是囊括了头蹄下水的粗糙版本。清朝建立后,白肉也跟着“升级”到了宫里。故宫用于祭祀的坤宁宫就有三口大锅,专门用来煮白肉;皇上去天坛祭天祭祖也少不了白肉镇场。

为啥是大锅炖肉?可能是大锅炖出来的白肉比较香比较有味道

*微博@米果果migooo

跟苏造肉从宫里流传到民间演变为“卤煮”的说法有些类似,老北京的砂锅居将宫里吃白肉的习惯延续到了民间,源于满族祭神的食物由此在全国开枝散叶。

东北是白肉的热土。常见如酸菜白肉火锅和白肉血肠,类似李庄白肉这种大刀切薄片的形式在东北也叫“抽刀白肉”;往南走,保定有用汤烩的“白肉罩火烧”;上海和江浙一带则讲究吃白切肉、熟白肉。我在云南还吃过一次“凉白肉”,吃法与李庄白肉非常接近。

两白肉的吃法及长相相似度极高,或许凉白肉和李庄白肉是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

*壹路吃

然而,最有名的白肉,还要数川菜中的“蒜泥白肉”。蒜泥白肉有点像李庄白肉的孪生兄弟。二者虽看起来类似,但从选料、调味到吃法都有不小的差异

一来蒜泥白肉的选料没有“二刀肉”那么严格,臀部肉和五花皆可;二来调料的味型完全不同,蒜泥白肉红油更重,色泽鲜亮;吃时也不是现吃现蘸,而是提前将佐料浇到肉上。这样虽好入味,但时间稍长会影响口感。

同是白肉,对于吃法各有不同。李庄白肉是蘸料,蒜泥白肉则是将佐料浇到白肉上

*各地美食

精通川菜的美食作家二毛老师认为,蒜泥白肉正是满族白肉与川式红油结合的一种满汉交融产物

白肉既非李庄独有,为何能形成如今的知名度,关键点也许不仅在于白肉,更在于李庄作为抗战大后方的一段佳话

李庄是为数不多濒临长江的古镇,位置得天独厚。抗战时期,同济大学为躲避日军轰炸,一路西迁。得益于当时李庄开明士绅的接纳,同济大学一住就是六年。位于长江头尾的两个地方,就这样被命运连在了一起。

李庄东岳庙曾是同济大学的旧址

*市井 趣味

当时包括梁思成、林徽因、傅斯年等在内的中国最优秀的文化学者都汇聚在李庄,学术氛围空前浓厚。海外来信甚至只标明“中国李庄”四个字便可准确投递,是名副其实的“国际庄

梁思成在四川李庄中国营造学社工作室

*时尚芭莎艺术

人口的激增和文化的介入,也间接刺激了李庄的饮食发展

当时的村民没什么文化,因白肉又薄又长,吃时需用筷子卷起来,便称其为“蒜泥裹脚肉”。时任国立中央研究院社科研究所所长的陶孟和很喜欢这种吃食,但认为其名不雅,便建议改名为“李庄刀口蒜泥白肉”——这下产地、特色、调味和原料就全有了。

白肉又薄又长卷起来吃比较方便

*微博@CNG刘乾坤

抗战结束后,庄声名远播,成为“万里长江第一镇”,而“李庄白肉”的名气也由此传播开去。如今提起李庄,不一定会立刻想到同济大学,但李庄白肉这对美食CP,却稳坐古镇顶流。

在李庄,何三白肉第一刀这家白肉店铺最有名气

*微博@kyea

美食和原产地的相互成就,大抵如此

参考资料:

《川味儿》,唐沙波

《人间烟火》,于谦

《二毛的老菜谱》,口述二毛,文字整理薛维睿

作者:西夏
排版:风味君
头图:作者供图

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如有疑问请联系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