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中国陈皮之乡”的新会柑园里,圆润饱满的柑果悄然披上淡黄色外衣,翘首盼来了一年一度的采摘加工季。据了解,受天气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新会柑的总产量基本与上年产量持平,目前已开始采摘二红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会柑已逐渐进入采摘加工季。受访者供图

建园、提质

新会陈皮助力富民兴村

由新会柑的果皮制成的新会陈皮有近千年历史,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传统道地药材,广东三宝之首,广东省岭南中药材立法保护品种,素有“千年人参、百年陈皮”美誉,有药食茶同源的独特价值。新会柑根据不同采摘时节果皮颜色的不同,分为青柑、二红柑、大红柑,其中,二红柑指农历寒露至小雪之间的鲜果;大红柑指农历小雪至冬至时节采摘的鲜果,此时柑果已完全成熟。

近年来,新会区委、区政府大力推动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发展,打造“大基地+大加工+大科技+大融合+大服务”五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格局,成功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新会陈皮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产业链不断增值,成为了全国富民兴村产业标杆。

新会陈皮。

2020年,新会陈皮列入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陈皮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推荐处方用药,陈皮在中医治疗方面首次提出相关应用,同时也被国家列为疫情防控重点保障药材之一。“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用含陈皮的茶,对粘液以及污染物质的排出有明显的好、改善,陈皮等中医药在抗疫过程中积极发挥力量,中药抗疫功臣,新会陈皮功不可没。今年6月,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正式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一颗柑、一块皮,到一条链,再到一座园,小陈皮“接二连三”实现“大产业”蜕变,为全省乃至全国乡村产业振兴贡献了“江门高质量发展标杆”。

扩种、更新

新会柑种植面积趋于稳定

在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新会柑农增加投入扩种、更新老树及弱树,全区新会柑老龄树、壮旺树和幼年树种植面积相对稳定。

据了解,新会区政府为加强道地新会陈皮资源保护,强化新会柑良种保护与选育,建成新会陈皮(柑)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苗木繁育中心,促进种苗质优高产。加大力度推进绿色发展,积极开展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新会柑种植生产基本以优质有机肥、生物菌肥代替化肥,整体种植质量效益水平明显提升,推进标准化种植覆盖全区新会柑种植面积约10万亩。建立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引导每村设立“农产品质量检测室”,鼓励企业自主建设“田头检测室”,建成高品质档案农场83家、农产品安全示范点83个。新会区成为国家柑橘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和广东省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去年秋冬新会区持续干旱,新会柑树势较差,而春季又是新会柑果园管理的黄金时期,为提高全区农户新会柑种植水平,新会区农业农村局在今年2月组织举办新会区新会柑春季生产管理培训,采取课堂讲授与田间指导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新会柑春季生产管理技术、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规范和柑橘黄龙病防控等,连续7天、14场高质量培训,有效帮助新会柑户掌握更全面的新会柑种植技术,为提高新会柑产量和质量发挥重要保障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2月,新会区举行新会柑春季生产管理培训。

今年9月以来,受长时间高温雨水天气及“狮子山”“圆规”双台风强降雨和强风的影响,全区新会柑生长受到一定影响。新会区农业农村局立即启动对新会柑保根、保树、保果、保质和保明年产能制定应对措施,以发文通知、媒体广播、微信推文等形式传达建议措施,并派遣相关技术人员到田头指导,快速采取措施开展救灾复产,降低农民损失。

“我们的柑园在前期就做好排水以及灌溉设施的布局,在台风灾害发生时,及时抽水排洪,水淹时间较少,落果影响较少。”江门市新会区柑沁园陈皮茶业有限公司谭锦尧说。

柑沁园新会柑基地及时对果园进行排水,有效降低台风影响。

在新会区三江镇洋美村从事新会柑种植近8年的艾光明,紧抓新会陈皮发展机遇在今年又扩种了10几亩新会柑,“我的挂果果园面积约70亩,今年受天气影响不是很大,加上种植管护得当,预计今年总体产量同比增长不少。”艾光明如是说。

据悉,通过政府指导,柑农采取措施得当,全区大部分树壮健康的柑园果树快速恢复生长,落果较少。新会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壮旺树和幼年树挂果面积的增长,以及及时清理残树残园,预计今年全区新会柑的总产量维持上年产量水平。

新会柑根据不同采摘时节果皮颜色的不同,分为青柑、二红柑、大红柑,目前正逐渐进入二红柑的采摘期。受市场需求和新会陈皮品牌价值提升等影响,预计今年新会柑鲜果平均价格同比有所上涨,部分产区可达7元/斤以上,核心区鲜果每斤价格从15元到50元不等。

为保障新会柑、新会陈皮绿色、安全生产、销售,今年以来,新会区农业农村部门分时段抽检新会柑及新会陈皮,合格率100%,新会陈皮产业基本建立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长效机制。

【记者】陈志深

【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