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进入10月后,无论是猪价还是玉米价格都很有意思,都经历了先跌后涨,涨后再跌,跌后再涨的过程。

9月时玉米价格徐徐而落,直到9月底时突然迎来上涨,并且上涨的势头还有些生猛。但进入10月后,玉米又突然掉头下跌。正当大家都在抱怨玉米行情太揪心的时候,近日玉米再次出现了上涨的苗头。当前,离秋粮上市越来越近,此时反弹是否意味着玉米的行情要走起来了呢?

一、华北玉米要“抬头”?

近日,华北地区部分厂家提价收购玉米,不过这回的上涨倒不是全面性上涨,而是呈涨跌互现的模式。随着秋收进度的不断推进,截至15日,全国秋粮收获已完成了66.4%,其中东北进度已达到了62.3%,而黄淮地区已完成了68.4%。从进度推进来看,显然黄淮地区受之前强降雨的影响,进度有所延缓,也使得玉米的走势渐渐拉开。

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呈现出上涨的苗头,其原因一方面是受之前极端天气影响,玉米质量出现分化,惜售情绪比较浓;二是山东地区一贯“看车下菜碟”,到货车辆减少,部分厂家相应提价。这里重点需关注玉米质量的分化情况,因为根据行情来看,虽然部分厂家上调了玉米价格,但是水分大的玉米仍旧呈下跌模式。这可能意味着当地玉米的质量已开始出现分化。

而东北玉米的价格仍旧低迷,但东北玉米的“产质双优”几乎是共识。而我们之前也说过,东北因为是玉米的主产地,所以也通常是全国的价格洼地。东北玉米想要涨价关键在于流通,因此东北玉米“入关”可能将成为一个重要标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当前也有2个好消息:

一是有不少贸易商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已经赴东北看粮。

二是华北饲料厂开始加速采购陈玉米,据说报价也并不低,在1.37~1.39元/斤,而粮源主要来自东北。大概是因为华北地区惜售,而麦价又在高位,因此陈玉米反而有了市场。

所以综合来看,东北玉米虽然还没有出现变化,但是潜在的上涨动力也不小。

二、政策市场2个“变化”

按理说新玉米上市,市场粮源充足,而在上周,国家却恢复了进口玉米的拍卖。不仅如此,数据显示,9月份进口玉米达到了353万吨,同比增长了227%。而9月份整体来看,玉米是呈下降趋势的,只在月底才开始回涨了几天。而此时恢复拍卖及增加进口推测大概有3个原因:

一是农民惜售,流通的粮源减少。因为今年种植成本大增,因此稍微能储存住的玉米都在待价而出。

二是今年华北黄淮地区受强降雨影响,玉米量下降。那么此时,加大进口以及恢复拍卖有利于补充粮源。

三是综合来看,国际粮价仍是易涨难跌,而此时加大进口也是一种防御手段。

但是这3个原因反过来也对玉米行情形成了支撑:

首先惜售意味着玉米行情会延缓,流通量减少便走不出价格。二是玉米质量分化则意味着优质玉米将越来越稀缺,因此容易提价,也容易促进东北粮的入关。三是国际粮价持续高位,也对国内玉米形成支撑,据悉当前进口玉米的成本比国内低大约200~400元/吨。

不过,最终的拍卖结果多是流拍,这也说明当前市场不敢随意出手,都在观望。

三、玉米的行情“稳”了吗?

虽然当前华北地区玉米价格呈现出上扬的苗头,但是总体来看,玉米整体的大行情还并没有走出来。

一方面华北地区由于天气影响延迟收割,使整体压力后移,导致玉米上市时间可能与东北玉米汇合,可能将在11月迎来玉米的集中上市。当前距11月还有10余天的时间,这期间市场变化也存在各种可能性。

二是当前玉米的价格还并不稳定。虽然华北地区出现部分回调,但总体还是受车辆减少的影响比较大;虽然有贸易商已经赴东北看粮,但是采购动作还未开始;虽然小麦对玉米的替代性已经减弱,但是其他的像稻谷、大麦等是否会补位替代也未可知。

因此,总体上玉米的行情还是一个“等”字。不过,下一步重点要关注东北的天气变化,以及华北玉米质量分化的情况,这二者对后续玉米的走势将有关键影响。

欢迎关注“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农业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