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妙笔书写蓬勃志,少年篇章竞风流。南都非虚构写作成长平台从2021年开始推出季度及年度“妙笔少年”评选。经过一线教学名师、南都采编人员评审,选出热爱写作并有写作潜力的“妙笔少年”进行鼓励,分享他们的写作心得,以此带动更多青少年热爱并参与写作。今天,带来第三季度“妙笔少年”的分享。

爱上写作,多久都不晚

◎天河外国语学校初一(6)班 何牧芸

何牧芸生活照

说句实话,我刚开始写作时和很多人一样惧怕甚至反感写作,从没想过自己的文字有一天也能受到大家的喜爱,今天我就分享自己的一些小心得吧。

读得多了就想自己写

仔细回想我对写作态度的变化,阅读真帮了个大忙。从幼儿时期我就对阅读很感兴趣,不论什么书都想找来看看。我随身带着各类书籍,一有空就翻书,没书看的时候我连广告宣传页也不放过。看得多了,我心中不禁萌生了一个念头:如果我来写一个故事,会是什么样的呢?于是,我的第一篇童话故事《乌鸦的由来》诞生了。也许这篇童话故事并不精彩,十分口语化,但从此写作在我眼中不再总是困难重重、毫无乐趣。

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当你对写作提不起兴趣时,不妨从自己喜爱的书籍中获取灵感,从模仿开始写一个自己的故事,就好比很多画家都是从临摹他人的作品到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除了激发我对写作的兴趣,阅读也大大丰富了我的写作素材。就拿我写读后感《舌尖上的民国》来说吧,当时我对唐鲁孙的《中国吃》系列非常感兴趣,他在书中提到了很多民国时期的名人轶事和民俗趣闻。为了把读后感写得更清晰、完整,我参考了很多书目,如梁实秋的《雅舍谈吃》,汪曾祺的《人间有味》,赵珩的《老饕漫笔》《老饕续笔》,甚至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东京梦华录》等。我将它们串联在一起,一座上下数百年,尤其是民国时期饮食、民俗的“大观园”便呈现在我眼前。长期阅读的经验告诉我,知识可以迁移,从一本书走向另一本书。

观察生活 勤于记录 多读新闻

当然,仅从书中汲取写作素材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实践。都说“文学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对我们中小学生来说,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用文字去呈现生活?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收集、整理自己的观察、体验和思考,勤快一点,及时将它们记录下来。

写日记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我曾经尝试用浅易的古文写过荷花,写过台风天的天气变化,写过外婆买烧鹅的趣事,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夸奖后,我对文言文更入迷了。我也曾用现代文记录过我家养的小黄鸭长大的过程,写过游玩时看到的爆米花的情景,还写过小学门口小街上各色各样的小吃摊和小学生们的热闹和贪吃,写过校园里的紫荆树,写过小学毕业时班级为学校捐书时大家如何分工合作热火朝天的事。我过去很不喜欢写关于母爱、父爱的作文,认为翻来覆去就是那几件很寻常的事情。但自从住校后,我才体会到父母每一个动作和眼神都饱含爱意。留意到细节,感受到细节中的深意,我再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写进文章时,文字不再单调和枯燥,仿佛我的笔突然间有灵气了。

到了小学高段,还要注意多读新闻,经常和家人、同学和老师讨论,不断提升自己的思考深度。这样升入中学后,就对写论述文不会很排斥和害怕。所以,我在小学阶段,也写过一些时评,虽然现在看起来不免幼稚肤浅,但这个过程是很让我受益的。

爱上写作,多久都不晚。前不久我读了一本书叫《秋园》,作者是一位年过80的老奶奶。她年轻的时候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已经60多岁了才开始写,现在已经快出第三本书,写的都是她自己和家人、朋友的生活,非常动人。同学们趁青春年少,不如就从现在这一刻开始,用文字来为自己多留下一些成长的足迹吧。

《从唐老书中品出“舌尖上的民国”》

平台简介

整理:南都记者 梁艳燕

编辑:游曼妮 实习生 司徒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