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主席《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20日,大势已去的国民党当局,在蒋介石的幕后摆布下,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解放军坚决、彻底、干净消灭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

当夜,解放军百万雄师在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的一千余里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号称“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很快土崩瓦解。23日,东路陈毅的第三野战军占领南京,象征着蒋家王朝在大陆的统治覆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得到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消息后,欢欣鼓舞,欣然提笔写下了著名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人民解放军从弱到强(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建军,),经历了22年的战火锤炼。22年里,我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经历了诸多磨难,走过很多的弯路,终于在以毛主席为首的领导集体带领下,走向胜利。

中国革命能够取得伟大的胜利,毛主席厥功至伟,功绩最大,正如邓公所说:“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还将在黑暗中摸索很长一段时间。”毛主席创建了新中国,还带领我们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为后来新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因为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100人之一。

毛主席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个人威望非常高。推翻蒋家王朝后,新中国成立的一系列工作被提上日程。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民主人士、国内少数民族、海外华侨的代表,共聚一堂,共商国是。

在10天的会期里,经过民主讨论,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通过了国旗、国歌、国徽方案,会议选出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同时选举出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56人。会议还选出了由180人组成的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另外,还有其他诸多国家大事的商议决定皆在紧张有序的氛围中圆满完成。

在此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可以说是众望所归,意料之中。但是,有一点还是出乎意料,毛泽东同志是“高票当选”,而不是“全票当选”。曾担任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秘书处副处长王仲方同志曾经回忆说:

“谁来担任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主席,大家早已认定,只有毛泽东能享此最高荣誉。我们按照代表预选出的候选人名单印出选票,分别送到每个代表的面前,代表们认真地投下庄严的一票。会议选出几位代表作为监票人,严格监督选举的全过程。投票后,会议短暂休息,我们工作人员在大会会场旁边的小会场开票,数来数去,发现毛泽东少一票,这大出我们工作人员及监票人的意料。

于是又重新计票,结果仍然是毛泽东少一票。大家认为这很可能是某投票人一时疏忽,忘记画票,可以作为废票,让毛泽东全票当选。但是我们不敢擅自这么做,立即找到周恩来,向他汇报了这个情况,请示怎么办。周恩来考虑后,也不敢决定,就向毛泽东请示如何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得知后,非常自然地笑着说:“代表们有权选毛泽东,也有权不选毛泽东,缺一票就缺一票,没有关系,要尊重事实。”毛主席这样一说,就为工作人员解了围,最后主持人宣布:“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话音刚落,全场一致起立,热烈欢呼声达数分钟之久。

选举结束后,会议秘书处工作人员按规定清理票箱,封存全部选票。当时参与投票的代表有576人,毛主席获得的赞成票是575票,竟然存在1张反对票。

因为当时采取的是无记名投票,一时间“谁投了反对票”成为谜案。因为没有人主动承认,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以为是“毛主席自己投了自己的反对票”。然而,这种事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后来,大家终于知道,是谁投了“毛主席的反对票”。这个人是时任民盟领袖,著名民主人士张东荪先生。

张东荪(1886年12月9日-1973年6月2日),原名万田,字东荪,曾用笔名“圣心”,晚年自号“独宜老人”。出生于浙江杭县(今杭州市)。现代哲学家、政治活动家、政论家、报人。曾为研究系、中国国家社会党、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之一,曾任中国民盟中央常委、秘书长。

张东荪虽然有诸多身份和名号,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讲,他就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并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活动家。他出身书香门第,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尤其推崇孔孟的中庸之道,并深刻影响他一生的言行。

早年留学日本的时候,他接受了梁启超的立宪派思想。那时候,“百日维新”已经失败,实践已经证明“立宪制”在中国走不通。张东荪为什么还要接受立宪派的思想呢?原因就是这种在封建与共和之间寻找一个“中间性的政治路线”的制度符合他骨子里的“中庸之道”。

满清灭亡,国家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张东荪内心无比焦虑,他热心撰写政论性文章,办报纸,从事教育(担任燕京大学教授)等。希望以“议政”的方式影响政治、以“思想教育”的方式让大家以“和为贵”,避免大动干戈。

后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建立起独裁统治。张东荪和张君励等人发起的“再生社”成立,“再生”,顾名思义,即有再造国家之意,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在张东荪身上,既能看到知识分子难得的“执着”,又有知识分子的“酸腐”。

张东荪反对的不仅仅是“蒋介石的独裁”,而是任何形式的“大一统”。他所希望的政治格局是西方的“多党制”或者“两党制”,而不管这种制度是否适合中国,政党是否先进。

总而言之,张东荪反对的是某一个主义、某一个思想在中国的彻底贯彻,而这也是他“中庸”思想的本质体现。

抗战爆发后,张东荪积极奔走于国共两党之间,呼吁大家精诚合作,一致对外,尤其是相互包容,和谐共存。这种主张还是他“中间性政治路线”倾向的外在表现。另外,张东荪也是一个爱国者,面对日军的威逼利诱,始终坚持“不(与日本)合作”,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抗战胜利后,张东荪积极支持国共两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但是随着蒋介石发动内战,“民主联合政府”的构想成为泡影,他依旧坚持自己的“中间性的政制”思想。

显而易见,蒋介石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一直将内战进行到底。张东荪彻底对国民党失去“幻想”,他转而开始支持共产党的解放事业,内心却没有放弃“中间性的政制”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8年底,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即,驻守北平的傅作义与解放军就北平的和平解放问题进行谈判,由于双方开出的条件相差太远,谈判一度陷入僵局。为打破僵局,党组织找到张东荪,希望这样一位有影响的民主人士参与谈判,能够发挥缓冲、调停的作用。

张东荪不辱使命,他在和傅作义会晤的过程中帮助傅将军下定了和平解放北京城的决心。毛泽东事后在颐和园一次会议上当着许多人的面,竖起大拇指说,北平和平解放,“这是张先生的功劳!”张东荪后来也认为,使千年古都免遭刀兵战火,是他一生中所做的最得意的一件事情。

张东荪依然坚持自己的“中庸之道”,他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投出的“反对票”,客观的是并不是反对“毛主席”,而是反对“大一统”的政治格局。这就是他的“酸腐”之处,说明他并不真正了解中国共产党,没有清醒认识到:当时的中国,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才能重新屹立在世界之林而不倒!

新中国成立后,外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美苏冷战影响着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严厉封锁、孤立中国,企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我们只能选择“一边倒”,加入到对我们比较友好的“社会主义阵营”。

张东荪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他主张中国的外交应该走“中间路线”,反对“一边倒”。

张东荪与费孝通等人曾到西柏坡拜会了毛泽东,会谈中毛泽东对张东荪的“中间路线”主张和反对外交“一边倒”的观点进行了批评,认为包括张氏在内的很多知识分子存在严重的“亲美”、“恐苏”思想。

这次谈话让张东荪的情绪一度低沉,但并未使他改弦更张,特别是他坚持认为中国要想发展就不能和美国交恶,中国不能充当美苏两大国冲突的牺牲品。正是这一“顽固立场”为后来发生的“叛国案”埋下了伏笔。

固执己见的张东荪见无法改变中央的决策,他决定凭借一己之力有所作为,正是这种“书生意气”导致了他后来的人生悲剧。张东荪本意是希望通过一些渠道向美国传达“中国善意”,不曾想却被敌方特工利用,伪装成美国民间友好人士的美国特工王志奇刻意接近他,与他私交甚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张东荪内心充满焦虑,他找到王志奇,希望王志奇帮忙向美国国内传达“善意”,希望美国不要攻打中国。为了取得王志奇的信赖张东荪拿出了一份政协名单,并将其中认为可与他自己合作的人用笔勾出,更为严重的是台湾谍报人员利用他将宋时轮第九兵团出兵朝鲜的详细情报传送出去。

最重要的情报--宋时轮率领九兵团入朝这一信息、军列的运行时间、可能的投入方向--就是通过张东荪提供的电台传送出去的。可以想象具有绝对空中优势的美国人,获得这一情报对九兵团是何等的威胁。虽然中共高层很快知道了这一情报的泄露,这时候的九兵团,已经是离弦之箭,纵然前面是刀山火海,也只有闯过去一条路了。震惊之下的毛主席电令彭德怀:“加强隐蔽、强化防空、军队夜间行动。”但九兵团本来就已经极为仓促的行动变得更加仓促。而之后,就是长津湖……

王志奇后来被捕,供出了张东荪。张东荪私下运筹国事的本意是让国家免受战乱,殊不知,关乎国运,敌方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打击我们,其残酷性是难以想象的。为此,张东荪的“无意之举”构成了“泄露国家机密罪”,本人成为人人喊杀的“叛国罪人”。

最终,毛主席指示:“按人民内部矛盾处理,养起来。”之后,张东荪被取消一切职务,赋闲在家。至此,张东荪才有了一份自知之明,赋闲居家后,以自遣为目的写作的大量作旧体诗词中,曾沉痛地自白:书生谋国直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