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初中时期的地理学知识,我们知道在太阳系中,存在八大行星,这八颗行星都已太阳为中心旋转,轨道运行和排列相对整齐。

这几颗行星的发现时间不一,除了人类居住的地球,最早被人类发现的行星因该是金星,因为据考察,在人类有相关的记录之前,这颗行星就已经被发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相对最晚发现的一颗行星是海王星,而且是在人们的公式推演中演算出来的,当时并没有实际观测到。直到在1846年,Galle和d'Arrest首次在天空中被观测到,直到现在,人类也只有从旅行者二号短暂的一次观测中得到了相关的信息。

然而实际上,在太阳系中,曾经还短暂的存在过一颗特殊的“行星”,为什么说它特殊呢?

这是因为从它被发现时,人们就一直默认它是太阳系中被发现其存在的第九颗行星,但在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却将它踢出行星行列,列入矮行星。这又是为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星的特点

在人类的定义中,行星(Planet)一般说的都是星球自身不发光,还要环绕着恒星运转的天体。同时,其公转运行的方向要和本身所环绕的那颗恒星的自转方向一致。

到了后期,又加上了对行星的质量要求。规定行星的质量要足够的大,且本身的形态要接近于一个圆球体,星球本身也不能像恒星那样可以产生核聚变反应。

那么在太阳系内,冥王星是什么时候被列为太阳系行星之一的呢?

误入行星行列的冥王星

正如前文所说,冥王星是并不是被人们有意观测到的。早先是因为在19世纪末,天文学家因为对海星的观测中,发现了海王星的轨道里,可能存在其他天体进入产生干扰,因为没有被人类所观测到,所以暂时被命名为“X行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1906年开始,人类就已经在着手寻找“X行星”的踪迹。直到1930年,汤博经过近一年的观测搜索,才在一组观测宇宙行星的照片中发现了一个可能产生移动的天体,人们默认其为行星。至此,第九大行星的发现就传出了消息。

当时还有人推测,冥王星就是行星X,以至于后来的整个20世纪中,冥王星的质量预估值都在不断的向下修正。在这个时候,人类对于冥王星的观测只停留在这个层面,其它关于行星的观点尚在理论当中进行。

在1978年,冥王星的卫星被发现,人类得到了估算冥王星质量的大概数据参考。最后天文学家们根据冥王星的质量差,认为“X行星”并不存在,其发现只是一个巧合。

冥王星的本色

冥王星是人类首次在柯伊伯带中发现存在的第一个天体。经过人类后来的观测,科学家们发现冥王星并不是原来设想中那样的存在,对于八大行星来说甚至可以说是“别具一格”。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冥王星和其他八大行星不一样,从人类预估的太阳系行星运行轨道大致倾角来看,冥王星的运行轨道明显已经偏离了大部队的“整齐划一”,直接与黄道面之间构成了一个大于17°的夹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还不只,除了轨道倾角不一样以外,冥王星的运行轨迹相对其它行星来说也很特立独行。别的行星轨道之间差不多可以看作是平行运行的两个同心圆,而冥王星的轨道反到偏向一个大的椭圆。

这个椭圆有多“离经叛道”呢?大概就是距太阳近的时候会和海王星的轨道相交,直接跑到海王星轨道内测,远的时候离心率又会达到49个天文单位,也就是74亿千米,远跑到了海王星远日点之外。

从长期来看,冥王星的运行轨道会陷入混乱当中,因为它的半长轴和公转周期似乎都会被无法预料的因素所影响,从而改变拟定位置,运行周期变得越来越长。目前,人类演算的冥王星运行周期为247.68年,从人类发现它到现在,它还没有完整的绕太阳飞行一周。

而且,从1992年起,天文学家还陆续在冥王星的运动空间带中发现了大量体积相似的天体,这已经足够证明冥王星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行星。

到2006年,国际上重新规定罗列了关于“行星”的概念要求,特别加上了“天体必须清除其轨道附近的区域”这一点。自此,冥王星被“踢出”太阳系行星行列。

是冥王星怎么了吗?

从冥王星被划为太阳系第九大行星,再到它被踢出去,被重新划定天体类型,这当中出现的变化其实并不来源于冥王星本身,更多的是因为人类在认知上的偏差。

所以并不是冥王星本身发生了变化,只是人类对宇宙空间的了解越来越多,慢慢有了更清晰的思路,才会出现一些类似于这种“来了又走” 的特殊情况。就像是被陆续发现的小行星一样,经过科技的发展,我们未来还会观测到更多宇宙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