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上海、深圳、成都等12地成为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本来,这则新闻本身没有引发太大的水花,但一则“缩短学制”“取消小升初”的谣言,却在网上铺天盖地,疯狂流传,引发家长议论纷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18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相继辟谣,连教育部都忍不住亲自下场大喊:“假的!别信!”

但是,“学制缩短”是假的,成都入选基础教育综改实验区却是真的!很多家长继而关心:这里说的基础教育改革到底是什么改革?对孩子的教育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先看教育部怎么说的:

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旨在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部确定的基础教育综改区一共12个:上海市、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河北省廊坊市、山西省长治市、江苏省常州市、浙江省金华市、安徽省铜陵市、福建省三明市、湖北省宜昌市、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山东省诸城市。

教育部官网截图

那为啥要搞这个综改区呢?我们在10月18日教育部官网最新发布的《教育部建立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中,注意到了这样的内容:

“双减”过后,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基础教育面临的最紧迫最核心的重要任务。

因此,建立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重要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基础教育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全国教育大会以来,中央印发的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等重要文件精神,进一步探索深化综合改革,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下一步,教育部将深入实验区进行调研,指导推动实验区围绕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双减”等重大任务,不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并定期组织交流研讨,总结凝练实验成果,宣传推广典型案例,发挥好示范效应,进一步推进深化全国各地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教育部也专门强调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缩短学制”没关系,“缩短学制”本身也是假的!

专家怎么说:

为什么是这12个地方?

为什么缩短学制不靠谱?

我们也注意到,教育部确立下来的12个综改区,有些是省会城市,有些只是普通城市,甚至有些只是一个区。同时,也没有北京、杭州、广州这些教育强市,那么,为什么是这12个地方呢?又为什么说缩短学制不靠谱呢?我们专访了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储朝晖。

Q:教育部的“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设立了12个试点市、区,设立的目的是什么?

A:此次设立12个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主要是解决基础教育效能不高、质量不高的问题。

2020年9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到要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包括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办学内生动力、提升办学支撑保障能力、健全办学管理机制和强化组织实施五个方面,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中小学办学活力的困难和问题。

“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实际上是(《意见》)的一个落实,12个实验区也是各个省份报上去的,主要功能就是探索基础教育新路子。”

而为什么定下来的是这12个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一方面,从报名情况看,往往是(基础)教育发展得比较好的地方报名更加积极;另一方面,从后期对基础教育的探索而言,(这些地区)在专业人员设计指导上也更有经验和优势。”

Q: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发布后,网上传出了“缩短学制”的谣言,很多家长也好奇,目前我国的12年学制是如何通过实践确立的?

A:在讨论学制等问题的时候,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学制。简言之,学制是社会中各级各类学校组织系统、课程和学习年限的制度体系。

讨论缩短学制的问题,事实上所使用的是狭义的基础教育或义务教育阶段的学制,“学制是一个国家的制度之一,是通过调查、实践制定出来的,不是说哪个孩子聪明一点、哪个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好一点,就能进行学制改革。”

目前,中国使用的学制是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当时不是政府制定的,而是民间的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专家经过长期酝酿、调研、讨论,集思广益,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效法美国制定出的“六三三”新学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当时制定的依据就是儿童的天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近几年,一直有人提学制改革的建议,但是,如果没有对儿童发展阶段性做深入了解,所提出的改变学制的意见都是依据不足的,“学制不是不可以改,但至少目前提出改变学制的人所使用的依据是站不住脚的。”

事实上,“六三三”新学制世界主流国家都在用,在中国使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其间经过强烈的各种冲击。但最终的实践证明,“六三三”新学制是比较符合儿童个体发展规律的,不能凭着个人或少数人的感受任意改变对绝大多数人合适的学制体系。

Q:为什么要审慎对待学制修改?

A:不少提出“学制缩短”意见的人,都出于感性认识,缺乏大量实证调查的数据支撑。事实上,以合格为标准,中国大量的学校和大量的孩子没有办法在现有的12年学制中完成基本能力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完成得好的依然是相对少数。如果依据这样的基本事实来看,目前的学制并不长,不该缩短。

此外,当前教育上还存在一种“超前化怪相”:幼儿园学小学的内容,小学学初中的内容。在初中阶段,学生差不多在初二就学完了初中三年所有的知识点,留出初三一年的时间复习、考试,高中阶段亦是如此。所以,在这种推理下,有人建议去掉初三、高三“复习的一年”,缩短学制。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把初三剪切掉了,大家肯定会把初二当作复习年,高三砍掉了,高三的复习亦提前到高二,孩子们会背负更加沉重的考试负担,“如果现有的考试评价制度不改变,简单地缩短学制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引发新的问题。”

成都将要做啥:

聚焦育人方式改革,

实施“九大工程”

18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教育局了解到,成都作为12个试点之一,其主要任务就是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和实施方案,来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发挥好引领示范的作用。

成都对此提出将聚焦育人方式改革,实施“九大工程”,包括立德树人工程、优质教育倍增工程、乡村学校提升工程、高质量教育教学工程、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工程、教师队伍提升工程、教育评价引领工程、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程、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建设工程。

“成都教育发布”官方微信号截图

具体来说,实施立德树人工程,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育”并举,实施思政课教学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劳动教育生态圈,完善心理健康示范区建设,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来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

实施优质教育倍增工程,即丰富优质资源供给方式,成都提出,到2025年,高品质幼儿园数量将在2020年基础上翻番,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覆盖率达70%以上,要使新校、弱校、农村学校“强起来”。

实施乡村学校提升工程,将顺应城乡空间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教育设施布局,按服务人口配置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支持按照“一校一案”方式,形成“小而美、小而特、小而优”乡村学校特色。

实施教师队伍提升工程,促进优质师资均衡配置,将培养市级以上名优教师3000名,造就一批全国知名的名校长、名教师。

实施高质量教育教学工程,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将开展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探索,推进课堂革命和转型。

实施办学活力提升工程,将深化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和“两自一包”改革,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推动构建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办学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

实施教育评价引领工程,即将教育评价作为学校办学的“指挥棒”,在率先实施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国际化监测评价的基础上,开展“五育”并举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推动教育评价从经验向实证转变。

实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程,建立智慧监管平台,对培训内容、师资、学员、缴费等办学情况实施大数据智慧管理,并发挥教育综合执法、部门联合惩戒、培训大数据分析等功能,来提高监管有效性、针对性、科学性。

实施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建设工程,发挥国际友城的平台作用,将以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引领带动整个城市提升中外人文交流水平,培养学生的国际素养,扩大国际视野。

记者丨张瑾 李宇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