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年来,宁县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培育地方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激发农民持续增收的强劲动能,宁县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宁县始终把苹果产业作为产业振兴的首位产业,形成了高定位、高科技、高效益,苗木良种化、栽培矮密化、生产机械化、水肥一体化、产品标准化“三高五化”的“宁县模式”,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矮化自根砧苹果基地,打造了优质种苗、高端基地、储藏分拣、电商销售、外向加工融合发展的现代苹果产业体系。

眼下,正是宁县早熟苹果上市的季节,宁县焦村海升苹果种植基地内,苹果长势喜人,到处是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工人们抓紧时间采摘嘎啦、米奇拉等早熟苹果。

“我们公司在焦村镇的果园面积有5000多亩,其中早熟品种600多亩,预计能采收2000多吨。采收完的苹果先拉往冷库包装,随后发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宁县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大田主管王超介绍。

瞄准高端市场,建设高标准果园,让宁县苹果实现了高效益。与传统的苹果栽植方式相比,“海升模式”亩均增产2吨左右,早挂果3至5年,而且可以省水60%、省肥70%、省劳力80%。

“至目前,宁县海升模式果园达到25万亩,宁县优质果园面积达到55万亩,配套在建果品加工厂、储藏库、西部苹果国际商贸港,同时打造人类第四个苹果品牌,围绕建设苹果‘四个一’工程,把宁县苹果推向全国。”宁县果业发展中心主任范红年说,去年宁县苹果产量突破50万吨、产值达25亿元,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3727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苹果产业,宁县还将发展蔬菜产业作为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的有力抓手,加大奖励扶持,动员有种植意愿的农户组建蔬菜种植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平台进行蔬菜基地建设,真正把群众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起来,使宁县蔬菜产业的规模、质量不断壮大和提升。

在宁县会霞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工人们忙着采摘西红柿和辣椒。两年前,合作社负责人王双龙告别大城市,回乡种起了设施大棚蔬菜,如今,他已经建起了40座设施大棚,种植蔬菜的效益也越来越好。

“西红柿最近每天的产量能达到1000多斤,辣椒每天能采摘七八百斤,现在一天下来能收入2000多元,今年预计净利润能有十几万元。”王双龙说。

王双龙所在的南义乡寨子河村大棚蔬菜亩均效益高出粮食作物两倍多,成了远近闻名的瓜菜生产大村,村里80%的农户依靠大棚蔬菜实现了增收致富。

“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宁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程,苹果、草畜、苗林、瓜菜四大主导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并接续打造出中药材、中华蜂、羊肚菌等一大批特色产业,于2020年成功创建全国唯一的苹果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截至目前,宁县累计完成苗林结合培育109.42万亩,发展规模养殖户1.89万户;宁县年均种植瓜菜25万亩以上,年均种植中药材6万亩以上,养殖中华蜂1.1万箱。2020年宁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378元,比庆阳市、甘肃省同比增长分别高出0.1个、0.3个百分点。

(来源:宁县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