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

睿艺

轻松订阅

睿艺公众号对话框中回复【购书】订购

《睿观察·素质教育行业的2019》

编者按:从海外名校毕业,到归国,再到创业做体育,他曾一度怀疑自己能否在北京生存下去。

他曾经历卡内余额不足3000元的窘迫,但也因此解开跟父亲的“心结”,还额外获得来自父亲的“天使轮”投资;他说,“0预算”也能海外留学。

睿艺对话唯体集团创始人李韬之,听一听他在创业过程中经历的风雨,以及体育留学的那些事儿。

0成本也能留学?

体育留学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

问:家长对体育留学有什么误区吗?

答:我总结有三点。

第一点是家长认为只有学体育的孩子才能出国留学,还认为体育留学生主要来自于体校、运动队。但我们在做体育留学人才报告时发现,只有少数体育留学生拥有纯体育背景(“纯体育背景”是指曾是运动员,亦或者曾是体育管理或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而大部分体育留学生则来自于跨专业,以哥伦比亚大学体育管理专业招生情况来说,他们每年大约招100名学生,但只有不到10人拥有纯体育背景,更多的学生则是拥有金融、地产、保险等跨学科背景。

第二点是家长认为外语水平是孩子出国留学的一个重要门槛,但其实绝大多数的留学生“英语水平都不好”。以我自己为例,我当年托福考了100多分,听力更是拿了满分,就这样我在篮球场跟人“沟通”依旧很困难,因为他们平时所使用的英语方式和我们在国内学的有很大区别。

第三点是家长认为学体育没前途,认为学体育毕业后只能当老师,没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但我认为,体育留学正是解开这种“误解”最好的“一把钥匙”。因为当孩子走出去后,能开阔他们的视野,帮助他们提高自身“可塑性”,将来在面对工作时,也能更好发挥自身的专长。

问:零成本也能留学是真的吗?

答:真的。运动员留学我们会首先推荐美国的大学,因为美国NCAA的1100多所大学每年会有超过200亿人民币的奖学金预算,这些奖学金会帮助这1100多所大学里面的60多万学生运动员去完成学业。

一个学生如果有超强的运动能力,那他可以拿这些大学里的全额奖学金或者大额奖学金,其中全额奖学金会覆盖体育留学生的学费、生活费,甚至是一些额外的花费。

问:体育留学的门槛高吗?学生都有哪些出路?

答: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学习体育相关专业的体育留学。共分为两类,一类是体育商科类,包括运动员、俱乐部的管理,媒体版权,体育产品,青少年培训等等,这一类不需要学生有太多的专业技能;另一类是运动科学类,也叫运动机能学类,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体能训练、运动损伤防护等等,这一类也不会有太高的门槛,但会需要一些专业的医学背景。理论上这类学生,只要学习成绩不错、语言能力“过关”,都有机会留学。

第二种是运动员留学。运动员留学一般是成为学校的教练,他跟普通留学不太一样,普通留学是学生向录取委员会提交材料,然后被录取。然而,运动员留学前提是大学球队教练员想要“人”,并向学校提出申请给学生开“绿灯”,这里学校可能会设置一些门槛,但这个门槛可以降低,甚至可以降到很低,但前提是学生运动能力要足够优秀。所以这件事情又变得有一定门槛,那就是学生的运动能力需要足够出色。

在中国的体系下,我认为体育留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的体校运动员或者是专业队运动员,他们的典型特征是运动能力相对不错,只是英语能力相对比较弱,这类人只要不是非美国顶级名校不可,那他们申请留学会被录取的大学就会有很多,并且这些大学还能给他们提供很好的条件。

另一类是国际学校的特长生,他们的典型特征是已通过托福跟SAT这种出国留学的基础要求。而且他们从小注重素质教育,并在一些个人项目上已取得不错的成绩,他们可以通过留学去到更好的学校发展。

问:体育留学首选哪个国家?

答:建议是美国、英国为主,其他国家为辅

有三点原因,第一点从业余体育的角度来说,美国、英国在历年的奥运会上都是排名前三的国家,在业余体育这一领域,他们有很好的体系。

第二点从大学教育的角度来说,美国、英国的大学在世界名列前茅,其中世界top100的学校有超过一半在美国,而英国也有像牛津、剑桥这样的学校。

第三点从职业体系的角度来说,英国的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美国的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盟,让他们拥有更好的体育场景。因为体育教育、体育学习不能只源于课堂,而应该在校园之外有更多、更好的场景应用。

:一些孩子运动天赋很好,但是没有钱去留学,这会跟你们所做的生意冲突吗?

答:这里我有两点要讲。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叫做“留学成本高”,留学它本身就不适用于所有人,因为它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做支撑。但体育留学,只要学生运动能力足够强,就可以降低他的留学预算,因为体育留学有一个清晰的可以获得大额奖学金的途径(参考“零成本也能留学”内容)。

第二点是原来我们都是支持体育留学生去英、美等主流国家留学,但考虑到部分体育生体育能力相对较弱,经济条件也不够充裕,这时我们也会建议他们去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留学。

创业最艰难时,卡上余额不足3000元

问:你创业的第一笔资金是怎么来的?

答: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是零成本创业,因为那个时候国家有很多的创业政策,我作为留学生可以无偿拿到国家的这些创业启动资金,也就没有向家里伸手要钱。但在创业之后,有一天我把所有的钱拼在一起,当时卡上不足3000块钱,那个时候就想到我在北京到底有没有生存机会?也是在这时,父亲给了我一笔钱,算是我的首笔“天使轮”投资

问:听说你父亲一开始对你创业并不支持,最后你是如何说服他的?

答:我们家是很传统的家庭,父母都在国企单位上班,并且都是带职级的。此外,我父亲当年还上过越南战场,我也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理论上来说他们从来没有想过会让我出来创业,甚至连出国留学这件事情也没想过。但我母亲一直以来都挺支持我的,还对我说,“你在外面闯,哪天想回来了,家里就是多几双筷子的事。”可能我父亲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但因为我在毕业后,先是拿不到美国NBA签证,之后回国在一家创业公司工作,没过多久还失业了,导致父亲对我的观感改变了。

就在我的职业生涯走下坡路的时候,我跟父亲有了一次谈心,父亲当时的语气是希望我不要一蹶不振,并表示,“如果你在外面跑累了,可以回家,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份工作。” 通过这次谈心,解开了我和父亲之间的一个“心结”,让我意识到我的父亲非常的爱我,只是两个“男人”之间缺乏沟通,导致难以相互理解。

问:一条短视频给你们带来15万业务,怎么做到的?

答:运气。刚开始我们对于抖音短视频是不以为然的,也就断断续续的投入运营。在2020年11月份,我们的一个实习生剪辑了一条主题为“和你一样”的音乐视频,这个视频“爆红”,一下子给我们的账号涨了三四万粉丝。我也是这时才发现短视频的流量红利是多么可怕,此前做的许多条视频都不温不火,没有给我们带来什么流量,但也会因一条短视频“爆火”促使粉丝数暴涨。

问:听说你们还做过MCN,但最后失败了?

答:对。去年年初我们的MCN项目正式立项,还单独成立了一家传媒公司,希望能孵化出一些教育体育行业的IP。但做的过程中并不顺利,我们觉得能火的人,他没火;尝试变现,但变现结果又不好,这样反反复复之后,最后,我们就把MCN项目否决了。

此外,借着这家传媒公司,我们还尝试孵化跟自身业务相关的矩阵号。目前,只能说暂时的坪效并不理想,但也有收获到一些“成果”,至于这个业务是否算是失败,我觉得目前还不能完全定论。

问:那这段阶段性的尝试“失败”,你觉得问题出在哪?

答:问题在于不是我自己全职下场,做一个新的业务,我觉得带头的人非常重要。另外我们也没有评估好能投入的财力、物力、人力和时间,也没有想好要把这个项目做成什么样子,以及在试错的过程中方向不明晰,还有具体运营时也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一起导致这个项目“失败”。

中考分流以后,体育专业是个出路吗?

问:未来有一半的孩子走不了中高考这条路,怎么办?

答:这个问题,国家已经给出了明确方向——发展职业教育。同时,我们也将职业教育带入中专、高职体系中,帮助体育学生考教练员证、少儿体能师证等等。

此外,我们也在做相关推动,帮助体校、中专的学生,让他们“弯道”去参加体育高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参加国内体育高考和国外体育高考。我们一般建议家里经济条件不错的学生,尽可能参加国外的体育高考;家里经济条件一般、运动能力也相对一般的学生,建议参加国内的体育高考。

问:你听到过最伤孩子的话是什么?

答:我觉得家长说过最伤孩子的话是我家孩子不太行、不够优秀。例如前段时间一个跳水运动员的家长给我们打电话咨询,我们在了解孩子的情况后,对家长说,“孩子是健将级运动员,去美国留学,肯定可以获得大额奖学金,完全可以走出国留学的路。”但家长回答说,“我们家孩子没有这么优秀,他连省队都进不了。”

我认为,其实家长对于孩子所取得的成就肯定是骄傲的,但他为什么这么说?我觉得跟咱们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有关,就像踢10个点球的故事,中国家长和美国家长的态度截然不同,中国孩子踢丢了一个球,家长会盯着这个丢球的事对孩子说,你这个球为什么没踢进?而美国家长会盯着孩子踢进的球,对孩子说,“孩子,你真不错,你踢进了一个球。”我觉得鼓励式教育对孩子很重要,而且很多运动员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他们所取得的运动成绩。

同时,我认为孩子喜欢的事情是最值得被保护的。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一定要相信孩子是有某种天赋的,有时只是这种天赋没有被发掘,我觉得这也是教育的意义或者说家庭教育的意义。

在我们的训练营里面,我们并不是建议所有的孩子都走体育特长生路线。喜欢体育,但家长不支持他们练体育的孩子,我们一般建议让家长把孩子放到我们的训练营里,让孩子先接受一次系统性强度训练,可能之前体育运动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但强度上来以后,孩子有可能就不想练了。我觉得如果孩子喜欢体育,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条件,让孩子去碰壁,如果孩子能坚持下来,这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如果孩子不能坚持,转头自己努力去学习文化课,这也是件很好的事情。

最后,我有几个建议:

首先,我认为未来每一个孩子都应该练至少一个体育项目

其次,我建议在孩子初中之前,让他能够接触更多的体育项目,让孩子自己去接受不同的体育项目,自己去做选择。此外,在小学高年级以及初中阶段,让孩子能坚持一个体育项目至少三年,在这三年的体育项目训练过程中要有一定的频次,一周2-4次即可,这样能让孩子形成终身运动的习惯。

此外,除了训练,建议一定要给孩子创造比赛条件,因为比赛是最能体现孩子参加体育训练所获得的体育成果。

至于体育项目具体怎么选?我建议让孩子先选一个个人项目,再选一个团体项目。个人项目更多的是教给孩子独自上场的勇气和个人的担当,而集体项目会让孩子学会角色分配,然后去寻找自己的位置,学会以集体利益为重。

本文由睿艺编辑

睿艺微信公众号ID: ruiyi-news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文章转载请添加微信 :15670686223

睿艺访谈《对话100位素质教育创业者》系列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