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要学曾国藩,从商要学胡雪岩,做人要学杜月笙。

胡雪岩白手起家,从一个钱庄小伙计做起,后来自己当老板,经营钱庄、当铺、药店、生丝,还有军火、枪支等,财源达三江,生意遍天下,用30年时间做成了中国首富,同时还涉足官场,步步高升,官居二品,头戴红珊瑚,身着黄马褂,成为晚清最著名的红顶商人。

然而,这样一位商界奇才,最后却被晚清名臣李鸿章用阴谋手段整垮,几乎是死在了李鸿章的手里。那么,这样一位官场、商场都如鱼得水的巨富,怎么会被同朝为臣的李鸿章给算计了呢?

这,得从李鸿章和左宗棠的恩怨说起,推之向前,更得从胡雪岩的艰苦创业和发家致富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银子是用得完的,朋友才是一辈子的事。

胡雪岩(1823-1885),名光墉,字雪岩,出生于安徽绩溪,13岁移居杭州,在钱庄里做伙计。

说到胡雪岩的发家,不得不从一个落魄书生王有龄说起。

王有龄是个官二代,但因为父亲早逝,他举业未成,十分潦倒。

王有龄虽然潦倒,但架子却不小,经常两眼朝天,让很多人讨厌。

唯独胡雪岩,不但对王有龄不反感,反而格外关心。

有一次,二人喝酒聊天,王有龄告诉胡雪岩说,他父亲在世时,曾帮他捐了一个“盐大使”,由于没有钱到京城打点,故一直没能补缺。

王有龄说,假如有机会运作,他不想做盐大使,想改捐个知县,因为盐大使没什么意思,但知县虽小,却是一县的父母官,能杀人也能活人,可以借机好好做一番事业。

这句极有见地的话,让胡雪岩肃然起敬。

胡雪岩问进京打点要多少钱?

王有龄说,白银500两。

第二天,胡雪岩便交给王有龄一个包裹,里面是500两银子。

二人素昧平生,这让王有龄大感意外,他问胡雪岩为什么对他这么好。

胡雪岩说:“朋友嘛!我看你好比虎落平阳,英雄末路,心里说不出的难过,一定要拉你一把,才睡得着觉。

王有龄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因为胡雪岩自己并没这么多钱,这是他从钱庄里挪借的,如果王有龄到时还不了,胡雪岩不仅饭碗,就是身家性命都要栽在这件事上面。

但胡雪岩为了王有龄,竟然主动借了他这笔巨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上有两种借钱是使人特别感动的:

一种是自己本身没有钱,却借钱给你——这样的人给了你真正的钱;

一种是本身不但没有钱,却冒着犯法的危险借钱给你——这样的人不但给了你钱,而且给了你命。

若干年后,王有龄官运亨通,从江苏布政使、湖州知府,一直当到了浙江巡抚。

步步高升的王有龄,一刻也没有忘记他的恩人胡雪岩。

因此,王有龄一路升迁,就一路帮助胡雪岩,在王有龄的帮助下,胡雪岩开始代理官府公库,开办丝行,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王有龄官做到多大,胡雪岩的生意就做到多大。胡雪岩因此实现了原始积累。

但天有不测,在太平天国起义过程中,王有龄因守杭州失败,自杀身亡。

二、左宗棠成了胡雪岩生命中的第二个王有龄。

王有龄去世后,一个偶然的机会,胡雪岩又结识了时任浙江巡抚的左宗棠。

当时,左宗棠西征新疆,平定回乱,但军饷却因刚刚战乱之后而无法筹措。

胡雪岩知道后,给左宗棠出了个“金点子”,就是让他“罚捐代罪”。

什么意思呢?

不是刚刚平定太平军吗,他让左宗棠抓住那些参加过太平军的士兵的矛盾心理,广发招安文书,承诺太平军人,如果愿意归降,只要稍接受处罚,再捐点钱,就可脱罪。

这如同花钱洗白,用钱脱罪,于是,很多人本来就在战争中发足了财,怎么会在乎这点钱呢?因此很多人前来“罚捐脱罪”,左宗棠的军饷问题一下就解决了。

从此,胡雪岩成了左宗棠的智囊,被引为心腹,左宗棠因此成了胡雪岩生命中的第二个王有龄。

胡雪岩便利用这层关系,尤其是在帮助左宗棠办军饷、置军火的过程中,狠赚了一笔,实现了从大老板到大富翁的华丽转身,他的事业达到巅峰,同时还在左宗棠的提携下,做了布政使,头戴二品顶戴,赏穿黄马褂,成了当时名副其实的红顶商人。

三、成也左宗棠,败也左宗棠。

胡雪岩成功是因为左宗棠,最后失败,也是因为左宗棠。

为什么?

因为胡雪岩因为帮左宗棠做事,最后陷入了左宗棠与李鸿章的斗争之中。

左宗棠和李鸿章,后来都曾出将入相,被列入“晚清四大名臣”,都是为朝廷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

然而,当时二人的政见却很不相同,甚至一度到了不可协调的地步。

当时,左宗棠主张“塞防”,认为新疆才是国防要塞,只有保住了新疆,才能保持京师的安全稳定。

而李鸿章则主张海防,他认为外敌将来自海上,应当把西征的军费,做海防之用。

争来争去,就是为了几个钱,归根结底,是为了自己在朝中的地位。

李鸿章知道,要提升海防的重要性,必须扳倒左宗棠,而要扳倒左宗棠,首先要搞垮胡雪岩,毁了他的钱袋子,左宗棠就会前功尽弃。

因此,李鸿章首先就利用自己的权力,断了上海发往新疆的军饷,让在给左宗棠办饷的胡雪岩,遭遇重大危机。

同时,他还命令各大洋银,不准借钱给胡雪岩,让胡雪岩在前方军饷告急的情况下,不得不从自己的钱庄透支,最后导致挤兑风波。甚至当时胡雪岩发给左宗棠的电报,都被李鸿章让人扣下。

胡雪岩只得抵押房产,甩卖生丝,但依然无力回天。

于是,在李鸿章的运作下,左宗棠交办各省解往上海的协饷停止支付,命令各大洋行不得给胡雪岩拆借资金,胡雪岩发给左宗棠的电报甚至都被李鸿章授意扣下。

万般无奈之际,胡雪岩只得孤注一掷,将自己钱庄兜底垫付,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蜂拥而至的挤兑,在运作无力的情况下,胡雪岩只得抵押地契房产,甩卖生丝,但依然没有能对付过挤兑风潮,中国首富,三十年积累的资产,三日之间便叶轰然倒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李鸿章对胡雪岩的攻击并没有因他的破产而停止,他又向慈禧上呈了一份奏折,称胡雪岩当初为收复新疆向洋人贷款时,收了洋人的巨额回扣,这让慈禧太后震怒,随后下令将胡雪岩革职抄家。

1885年9月,左宗棠因病去世。

同年11月,胡雪岩抑郁而终。

死前,胡雪岩给后世子孙留下三条遗嘱:

1、后人不要经商;

2、后人不要从政;

3、胡姓子孙不与李姓通婚。

据说,因为胡雪岩留下的这三条遗嘱,五百余子孙再无经商。

四、做人无非是讲个信义。

胡雪岩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他的成功的历程和经验,是值得思考和学习的。

一个小伙计,在钱庄跑生意,靠做人义道,广交朋友,左右逢源,不懈努力,最后缔造了自己的商业帝国,他的成功,是有可取之处的。

年轻时的胡雪岩虽然只是个伙计,但他胸有大志,眼光远大。他曾说:“处身安逸的人,志向不会远大。有志向想成就一番事业的,必须要经受得住磨难才行。”

一个生意人,眼睛不能光盯着钱,要盯着人,他说:“银子是用得完的,朋友才是一辈子的事。”

有了朋友,就有了路子;有了路子,就有了生意。

做生意,也要懂得变通,他说:“八个坛子七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就是会做生意;”

这就是生意的灵活性。

然而,灵活性必须要有底线:“日里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

做人是胡雪岩成功的基础,他说:“生意失败,还可以重新来过,做人失败,不但再无复起的机会,而且几十年的声名也会付之东流。因此,无论是求名还是求利,都要特别重视做人才行。”

胡雪岩做人也好,做生意也好,特别讲究信用,他说:“做人无非是讲个信义。江湖上最讲究做事漂亮,一句话就算定局。答应人家的事,不能反悔,不然叫人家看不起,以后就吃不开了。”

胡雪岩因为守信,才创造了商业奇迹,获得巨大成功。

他还讲究货真价实,他说:“与人争胜,物真价实是关键。当然,物真价实,所挣也就不多了,有时还有可能亏本。亏本也不怕,有利无利,常在行里,只要咬牙挺下去,好日子自然就来。”

他开的药铺,挂了许多匾额,大都是为宣传挂给顾客看的,唯有一块“戒欺”匾是挂在里面,给员工看的,这是有一次员工用豹骨来代替虎骨时,胡雪岩命令刻下,作为警训的,这块“戒欺匾”如今还在。

商人逐利,自然而然。

但是,必须摆正义利的先后次序。

胡雪岩讲究义利相济,做生意,先要想会不会害人,会不会影响国家,再确定干不干,他说:“无论为官为商,都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既要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也要为天下黎民着想,否则,为官便是贪官,为商便是奸商,这两种人,都是没什么好下场的。”

义利之辨,在胡雪岩的心里,明镜似的。

做人,经商,在胡雪岩身上,其实不过是一个硬币的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