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在本次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的前两场比赛中,接连以0-3和0-1分别输给澳大利亚和日本。其中对阵澳大利亚队,国足开场打的其实非常积极,但是15分钟之后,就被打回原形,赛后,国足内部组织讨论,将这场比赛失利的原因总结为:低估了对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说明什么?说明国足教练组在12强赛开始前,就对于国足水平的自我认知有点跑偏了。这种赛前低估澳大利亚队的底气又来源于何处?

其实,我们在国足40强赛出线后的纪录片中,郑斌接受采访的话语,能找到一些端倪。

郑斌:四场比赛(40强赛)我没有记错的话,每场比赛的第一个进球,都是来自于我们的攻守转换高位压迫,这是可能跟李导和我们的经历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很喜欢现代足球的这种方式,然后我们希望踢一种积极的足球,我们需要更多的进攻,攻势足球。

小编猜测,正是因为基于40强赛的四连胜,让国足教练组有了底气,敢于在对阵澳大利亚比赛之前低估对手。所以才有了对阵澳大利亚队开场15分钟就疯狂的高位逼抢的场景,结果逼抢没成功,反过来被对手一套组合拳啪啪连下两城,最终导致崩盘。

对于自我定位,我们来对于国足历史上另外一位主教练苏永舜,看看他是如何保持清醒的。

1974年世界杯决赛,联邦德国以2-1逆转克鲁伊夫率领的荷兰队成功捧杯。虽然荷兰队未能夺取世界杯冠军,但是克鲁伊夫带领荷兰足球队的全攻全守战术,在当时的世界足坛引起了一轮足球战术的改革热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到现在为止都被称为世界杯决赛历史上最经典的比赛录像,当时也传到国内,在各个体工大队内作为重点学习任务。当时国内的足球科研人士在观看完录像之后,就下达指令要求各省足球队也开始学习全攻全守型的足球理论,并在日常训练中付诸实践。

对此,时任广东足球队主教练的苏永舜却持有保留意见。苏永舜认为当时的中国足球水平还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如此冒进的去学习荷兰足球的全攻全守,完全是揠苗助长,最终只会得不偿失。

为此,苏永舜一边想办法应付上面时不时来人的抽查,另一方面,依然照着自己原来的训练思路去执行。

要知道,苏永舜对于中国足球与世界足球差距的认知,是在四十多年前。当时的信息远不如现在发达,国足也还没有参加太多的亚洲范围内的大型赛事。

反观现在,信息资讯如此发达,国足比赛前想找到对手的比赛资料,哪怕不去现场观战,去网上就能搜索到,再加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大数据分析。国足教练组怎么就能在赛前低估澳大利亚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