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景帝当倥偬之时,奉命居摄,旋王大位以系人心,事之权而得其正者也"。这里说的景帝,也就是明代宗,朱祁钰。如果没有土木堡之变导致皇帝被俘虏,他一辈子也就只能做郕王了,而他是如何一步步登上皇位的呢?

现在很多人都在吹嘘大明的万国来朝,但那不过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人家拿来的少,而你送回去的多,美其名曰"礼尚往来"

瓦剌的也先派了三千人来进贡,但是贡品少之又少,根本不够看的。大太监王振虽然奸,但他不傻,核查人数时发现多报了一千。所以,就开始盘剥他们。如此一来,触怒了也先,开始不断地袭扰边境。

(一)、临危受命,成功为明朝续命

"自仁宗不勤远略,宣宗承之",仁宗和宣宗都喜欢与民休息,不愿过多征伐。而英宗朱祁镇,则一直想着恢复成祖爷的荣光。

他其实就是个没长大的毛头小子,想一出,是一出。想的是御驾亲征,而后青史留名,这才无愧于祖宗。此举得到了大太监王振的支持,却遭到了朝野上大臣们的反对。

1. 土木之变,英宗北狩

正统十四年朝贡事件以后,北元的军队持续攻击明朝边境,尤其是辽东地区,眼看不保。而宣大一线,也一直处于战争状态。朱祁钰想到了当年成祖皇帝,数次北伐,打的北元部落找不着北。所以,他也决定还边境一个平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宗下令,两日内筹措好一切事宜,不得有误。像王直这样的大臣,屡次上谏,然而掌握军权的王振则不停的撺掇英宗。出发的时候,后勤物资安排的很不周到,而且太监王振又不懂军事。在他和英宗眼里,带出去的那二十万明军,犹如天兵天将,是无往而不胜的也是不需要吃饭睡觉的。

先锋部队的败绩频传,而英宗则执意要正面迎敌。谁料,瓦剌方面早就做好了万全准备,就等着英宗到大同,再发起总攻。这些部队又浩浩荡荡的往东走,准备从居庸关回京。然而,人家瓦剌的骑兵,来去如风,多次出其不意的偷袭明朝军队。

终于,在土木堡双方爆发了决战,而明军完全都没有做好准备。那二十万人,最起码伤亡了三分之二,剩下的都四散奔逃,再也找不到了。此役中,英宗被也先俘虏,带到了塞北。他在出京以前,就安排了自己的庶母弟也就是郕王监国。

2. 造化弄人,为稳定军心

也先带着自己的十万军队,直逼北京城下。然而,明军的精锐在土木堡死的死,伤的伤,留在北京城里的,不过是一些老弱病残。大军压境,城里的王宫贵胄惶恐不已。"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

大家自然就想着再模仿晋朝和赵宋来一出衣冠南渡,全体跑路,赶往南京。值此危难之际,监国的郕王就是大家的主心骨。但是他本人也十分犹豫,到底是该走还是不该走。此时,多亏了忠臣于谦,"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如果当时迁都南京,必然是可以苟延残喘一些时日。不过,祖宗打下的江山基业,可就全然毁于一旦。而且瓦剌不比金国,他们只是一群强盗。朝中只有于谦,看透了这个事实。所以,他一直在鼓励郕王朱祁钰要抗敌,不能畏战。

郕王当时是监国,权力很大,而且皇帝又不在,自然是要推一个主心骨出来。于谦早就有私立郕王的打算,然而还是选择先静观其变。在于谦的建议下,郕王代发诏令,调集备倭军以及山西,河北的军队迅速入京勤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

"正误国之罪,惩失事之臣,阻南迁之策",于谦那是正儿八经的民族英雄,他身上没有任何污点,而且效忠的并不是哪个皇帝,而是大明的江山。瓦剌军队围困北京,于谦命人主动出击。事情进展的愈发顺利,然而英宗还在也先手里,于谦早就料到北元肯定会拿他做文章。

1. 稳定军心,监国到君王的转变

很多人说北京保卫战之所以没有重蹈靖康覆辙,就是因为明朝彼时没有皇帝。因为没有皇帝,所以朝中的大臣们才可以自由发挥。然而,在明军的主动出击下,也先想出了一个损招。那就是主动要求把英宗放回城中,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必须打开城门。

明军刚开始不以为意,然而也先就让英宗站在阵中。皇帝那是九五之尊,平日里见到,直视都是大不敬的罪过。而且,明军的火力很猛,稍有不慎,就会伤到英宗。此举可以说是十分卑鄙,不过也让明朝的大臣们左右为难。

如果事情按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对于明军而言将非常不利。所以,于谦建议直接拥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也就是明代宗。因为他本来就是监国,而且母亲的地位也不低。更何况,朝中无人可用,其他的王爷们不是年纪小,就是在外地。

所以,朱祁钰就这样从王,进阶成了皇帝。而在北元军中的朱祁镇,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太上皇。如此一来,士兵们开战,自然就没有了什么顾忌

2. 最佳人选,无可奈何的选择

也先利用英宗当自己的盾牌,那么明军肯定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拼劲全力的打。如果有人伤到了皇帝,那可是株连九族的罪过。而且,在法理上来说,朱祁镇才是正儿八经的君王,朱祁钰不过是监国而已。对于两人的命令,到底该听谁的,普通的士兵难以取舍。

当时如果从朱祁钰的皇子中选拔,倒也不是不可。但他的儿子们都没有长大成人,主少国疑,而且又在生死存亡的关头,那还不如不拥立皇帝。至于朱瞻基的儿子们,大都被分封到了外地。让他们入京主政,时间上来不及。

"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而朱祁钰常年生活在北京,而且又总理朝政大权,对于北京城的战事,那都十分熟悉。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听人劝。只要是于谦的建议,他都悉数听从。因为朱祁钰知道,唯有于谦,才能够力挽狂澜,扶大厦将倾。

(三)、荣登大宝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圣驾北狩,皇太子幼冲,国势危殆,人心汹涌。"这是于谦等人,劝谏孙太后时所说的话。都说后宫不得干政,但到了那个时候,也就顾不上这些了。她首先是朱祁镇的母亲,自然不愿意看到儿子的皇位,流落到其他人的手中。所以,想方设法的阻挠。不过,最后还是败给了现实。

1. 拥立正统,方使人心安稳

北京围城以前,朝堂上的大臣就有很多投降派和南迁派。可是在于谦眼中,这两种人都是当斩当杀之辈。他们分明都是在搅混水,而且也先祭出英宗这张王牌,那些佞臣们,就更有理由为自己的怯懦立场去辩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如果也先那边威逼利诱英宗,让他下达大开城门的诏令,守将们到底是听从还是不听从。听了的话,那就又是一场靖康之难,倘若不听,那就是公然违抗军令,也是杀头的罪过。英宗不回还则罢了,若是回来,那必定不会轻饶。

所以,倒不如先立了朱祁钰为皇帝,如此一来,就算英宗再发出什么样的命令,景泰帝只要再做出一个与之相悖的即可,不让他人为难。就在朱祁钰上位以前,孙太后还又下了一道命令,说让朱祁钰监国理政。

其实,这就是明里暗里的在威胁他。告诉朱祁钰,这天下是我儿子的,他让你监国,如今我还让你监国。你就是个监国的命,千万不要抱什么非分之想。

2. 登基为帝,未活过而立之年

"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朱祁钰在于谦等人的拥簇下,成功当上了皇帝。然而,顷刻间,大臣和将士们的顾虑全部打消。因为皇帝就在北京城中,也先手里的那个人质,早就没有了用处。所以,北京保卫战终于还是明朝取得了胜利。

然而,英宗过了些年,又回来了。如此一来,两个皇帝,十分为难。兄弟之间,是你瞧我不爽,我瞧你不忿。而且,景泰帝当时做的的确有些过分,把英宗给软禁了起来。本来他重夺皇位的愿望,早已不是那么强烈了,然而这一下子就让他激发了斗志。

最终,在夺门之变中,英宗朱祁镇取得了胜利。而景泰帝的下场,也很惨。他先是被幽禁起来,而后又莫名其妙的离开了人世。而那个为国尽忠职守的于谦,也含冤而死。因为,他忠的不是英宗,而是大明。

结语:

朱祁镇本人其实很明了于谦的心,不过他是皇帝,必须心狠手辣。到了儿子朱见深那里,倒是还好,为朱祁钰和于谦都恢复了名誉。如果没有那场土木堡之变,可能朱祁钰就做一辈子的郕王。然而,皇帝之位,他实在是无福消受,最终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