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所有人的朋友圈几乎都被一部烧脑大剧《信条》刷爆,《信条》的火爆源于鬼才导演诺兰一场精心策划的时间逆转"游戏"。其中涉及到的热力学、量子力学正是为影片担任科学顾问的物理学家基普•索恩灌输给大家的物理知识。

量子力学的提出,让爱因斯坦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而论及与爱因斯坦比肩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必定是战役后一席之地的。如果说20世纪上半叶爱因斯坦是物理学的旗手,那么下半叶当推杨振宁。

"被迫转型"的诺贝尔物理学家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的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是一位从事现代书论与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学者。受到家风熏陶杨振宁,自小就展现出聪慧的一面,4岁识千字,16岁被西南联大物理系录取,20岁就已经大学毕业。

西南联合大学是动荡时期多所著名高校南迁昆明合并创立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名师荟萃的物理系涵盖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的所有优质师资力量。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王竹溪、周培源都曾在此任教。

杨振宁与物理的结缘来自一个巧合,1938年,为了参加西南联大的入学考试,从没学过高中物理的杨振宁借了一本教科书自修,至此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报考时杨振宁没有按照父亲希望报考化学系,而是改报了物理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2年春天,为了完成学士毕业论文,杨振宁做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请吴大猷教授做他的导师。吴大猷在指导杨振宁进行论文选题时,让杨振宁研读一篇分析分子光谱学和群论的关系文章。研读过程中,杨振宁对"群论"所提到的"对称原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杨振宁对"对称原理"的研究,占了他研究工作的三分之二。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所提出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即是杨振宁深入研究"对称原理"所得。

一开始,杨振宁主修的并不是理论物理,而是实验物理。1945年,杨振宁来到美国选择实验物理进行博士课程的研读,结果动手能力差强人意的杨振宁总是无法很好地完成实验

与同期去美国的其他人相比,杨振宁压根就不是学实验物理的材料。无奈之下,杨振宁转投世界"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门下钻研理论物理

如果不是当初这些意外,杨振宁可能也成不了世界知名的理论物理学家。

传奇的高考经历

没学过物理,仅靠自修便考入西南联大的杨振宁,他的高考经历也是人生中的一段传奇故事。

20世纪30-40年代,时局动荡,学子们流离失所。为了招揽所有有志考生,定下一则特殊的规定:无论报考学子是否获得高三毕业证,只要通过学历考试,证明自己与高三学子具备同等学力,就有机会报考心仪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殊的高考规则之下,衍生出了两种准考证,一种是普通高三毕业生的准考证,没有标注特别说明,另一种就是杨振宁那张印有"学历审查合格"的准考证。

随着全家辗转去到昆明的杨振宁,听到这个消息当即决定跳过高三,直接参加高考!

当时的高考必考科目就有物理,只有高二毕业的杨振宁没有学过高中物理,靠着在父亲培养下打下的扎实数学基础,靠着借来的一本高三物理,自学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最终杨振宁成功通过学力测试,拿着特殊的准考证参加高考,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西南联大录取,成为西南联大1938年入学新生里,年龄最小的一个

尽管年龄小,物理也是高考前的"临阵磨枪",杨振宁的成绩与其他同级生相比也不遑多让

当时的西南联大,教学环境极其艰苦,上课途中学生们还经常因为各种原因打断课堂四下奔跑避难。

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西南联大也没有放松对学生们的教育。学生在读书期间,必须修满当前专业规定的必修加选修学分以及所有考试在不补考的情况下全部合格才能毕业。

西南联大选拔毕业生的制度极为严格,教学期间共计教授过8000余人,正式毕业的仅2000多人。到了杨振宁毕业时,物理系与他同期毕业的仅有8人。

在西南联大时,杨振宁是一个以读书"较真"出了名的人,为了弄明白一个问题,他可以跟同窗从白天讨论到夜晚,甚至不知疲倦地挑灯辩论。"较真"的他在大学期间,所有科目的考试几乎没下过80分,最后以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取清华大学的研究生。

优秀的人无论在哪里都能高人一等,成为研究生的杨振宁没有放弃在学术上的追求,依旧保持着优良的学习成绩。读研期间,杨振宁的平均分从未低于88分,更是以89的毕业初试成绩以及88分的论文考试成绩成为当时清华研究院年龄最小的毕业生。

杨式一家的家庭教育

对于杨振宁早期在学业上的成功,很多人推测这与他的家学渊博是分不开的。杨振宁的父亲早年曾在清华大学当过数学教授,在杨振宁高考那年,又恰逢他父亲在西南联大任教。在这样教育背景下,杨振宁顺利考入西南联大也并不稀奇。

然而事实却并非当时坊间传闻那般,杨振宁的父亲在他刚出生没多久就出国留学了,在这个阶段,杨振宁多是受到母亲的影响

杨振宁的母亲文化程度虽然不高,但是也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童年母亲对杨振宁的启蒙教育也让他在日后的学业中也受益匪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振宁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用现在的话来说可以算得上是"虎妈猫爸"式的教育,母亲教他识文字,明事理;父亲则采取"放养式"教学,没有强制向杨振宁灌输数学理论,而是放任他自由生长,尊重他的学习方向以及业余爱好。

对待杨振宁,父亲都是用引导的方式培养他思考的独立性,让他有充足的时间去发觉自己的兴趣,进而做出自己的选择与判断。

杨振宁与其他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物理学家不同,受到父亲的影响,杨振宁对数学一直保持着一种欣赏的态度。很多时候,杨振宁在面对一些物理学上的难题时能够通过数学的思维看待物理学中的现象与理论,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物理学研究。

在杨振宁提出"宇称不守恒定律"后,影响了整个物理学的发展,不少人都是通过推演杨振宁所预测的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

从这一点来说,杨振宁是当之无愧的现代物理学的奠基者,后人是依靠他的理论才开辟了更广阔的物理天地。这足以说明,杨振宁在物理领域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