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会加快打造大湾区品质城市。 曹笑 摄

四会古邑碧道画廊风景如画。 曹笑 摄

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四会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开幕,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冲锋号。五年砥砺前行,肇庆四会牢牢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以“一核一轴一廊”发展布局统筹城市、产业、乡村和生态建设,全力实施高质量发展九大行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

过去五年间,四会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创新型县(市)和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获国务院通报表扬,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年在肇庆市综合考评中排名第一。2020年,四会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大关达到407.57亿元,人均GDP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2%和8.3%。

面向未来五年,四会提出,要找准找好四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目标路径,把握形势、乘势而谋,团结奋战、攻坚克难,努力实现产业建设高质量、城市建设高品质、乡村振兴高效益、改革开放高水平、文化发展高品位、民生建设高标准、社会治理高效能等七大目标,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再造一个“四会工业” 产业发展势头强

今年7月,金田集团广东一期项目正式投产,项目达产后年产值150亿元。与此同时,二、三期项目也在同步推进,全部项目达产后铜材年加工能力将超过60万吨,相当于再造一个金田铜业,为四会打造金属加工产业千亿级产业集群增添新动能。

项目引进以来,四会便把金田铜业作为四会突破单体制造业百亿产值的“头号工程”,成立工作专班专门服务企业,在用地方面优先供给,并深入实施“双容双承诺”“预动工”等机制。全流程服务之下,金田铜业项目由原来预计的2023年投产提前到2021年竣工、2022年达产。

金田铜业项目的推进,是四会市产业招商落地工作不断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2016年以来,四会新引进项目334个,总投资1256.56亿元,其中超10亿元以上项目40个。工业经济持续壮大,五年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58.40亿元、增加值613.60亿元,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366.9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总量达到275家,高新科技企业数突破100家。

招商引资卓有成效,本土优质企业也进一步发展壮大:“隐形冠军”同宇新材料在中高端覆铜板用特种树脂的研发生产上打破国外垄断,该企业今年将继续增资扩产以满足未来5G市场发展需求;四会富仕电子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实现了四会本土培育企业上市“零”的突破;广东四会互感器厂入选成为全省首批22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正探索将5G+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于互感器智能测试系统标杆项目……去年以来,四会一批优质产业项目继续增资扩产,达标达产后的产值相当于再造一个“四会工业”。

进一步为项目落地提供支撑,四会奋力破解土地“生死门”,探索“五种办法”推进产业用地整理,近两年整理提升低效用地8500多亩。同时,四会积极打造并储备一批“熟地”“标准地”,大力推行“亩均论英雄”,引导土地等要素向优质企业集聚流动,全力保障重大项目用地。

向产业高地迈进,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以肇庆创建省大湾区大型产业园为契机,四会积极推进主导园区“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肇庆高新区四会产业园、肇庆(四会)电子信息产业园、四会市精细化工产业园、富溪工业园、大沙战略性新兴产业园等园区开发,推进铜产业科技园等特色产业集聚平台建设,力争五年内新增园区开发面积1万亩。

对标大湾区一流营商环境,四会充分发挥金融、项目审批验收“一站式”服务等工作专班作用,持续深化“双容双承诺”,实现行政审批“一门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成”,努力形成从项目洽谈、签约到建设、投产的全程跟踪精准服务体系,推动项目快审批、快供地、快动工、快建设、快竣工投产。

未来五年,四会将以产业强市为主攻方向,积极发挥金田铜业、飞南资源等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加快构建以铜材深加工、铝材深加工、精细化工、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的“1511”现代产业体系。力争“十四五”中期地区生产总值超50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1500亿元,朝着“十四五”末工业总产值3000亿元目标奋进。

四会将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在发展新征程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跻身粤港澳大湾区县域经济第一梯队,奋力谱写四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构建“一河两岸”新格局 城市品质再提升

如果说产业突围升级是四会城市化的动力源泉,高水平的城市建设,则是四会融入大湾区城市群建设的必由之路。

聚焦“一河两岸”格局,四会以交通为先导拉大城市发展框架,在绥江南岸,贞山新城板块趁势崛起,四会大桥、广强大道、新体育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成功承办省运会柔道、手球项目赛事,时代、世茂、实验学校高中部等一批城建项目拔地而起,新城框架和功能初显。

绥江以北,嘉宏广场、四会广场等城市综合体投入运营,人民广场周边商圈日渐成熟,玉器特色小镇路网建设逐步完善,广州华商学院、新人民医院等项目注入片区发展新活力。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近年来,四会新建观海公园、翡翠玉文化主题公园、飞鹅岭森林公园等公园绿地,实施绥江碧道建设提升项目展现璀璨四会沿江夜景,以“绣花”功夫有效提升城市绿化美化亮化水平。

交通路网方面,商业大道东段、广佛肇轻轨连接线等“内联”主干道相继建成通车,广佛肇高速、汕湛高速等“外畅”快速通道投入使用,基本实现“镇镇通高速”,对接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步伐全面加快。与此同时,市政道路、公交车站、人行天桥、地下排水等中心城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增设加划停车位1.5万多个,有效整治“六乱”问题,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不断提升。

内外开放的城市格局为城市品质赋能。去年,四会再度入围“2020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市”“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百佳县市”榜单,以全省第一的好成绩再度荣膺“全国文明城市”。

从闻名遐迩的沙糖桔和翡翠,再到产业向上突围,当前四会城市发展核心区框架初步形成,先进制造业、总部经济、现代商贸、科技金融和文化旅游等现代产业和服务业接踵而至,四会正在全力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聚力城市建设高品质,打造现代化古邑名城。未来五年,四会将立足坚持“拥江发展”和“向东推进”的发展路径,四会继续推进“东进、南拓、西优、北连、中心提质”的城区空间格局建设。向东推动玉器文化小镇建成,提速大沙城市化建设进程,推动东城、大沙和大旺同城化发展;向南加快贞山新城建设,打造以“贞山湖公园”为核心彰显四会特色的城市“新客厅”,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实现与中心城区互动融合,实现城区“拥江发展”;向西优化科教、产业、专业市场等城市资源配置,提升片区发展新活力;向北以振兴大道建设为主轴,加快连接下茆镇中心和四会精细化工产业园区,打造城区与肇庆(四会)电子信息产业园的连接道路,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城中、东城中心城区实施城市更新,强化商贸服务功能,提高发展品质。

特色农业产业遍地开花 乡村振兴动能足

四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主城区的崛起,更是广阔乡村的振兴。四会拥有13个镇(街)共122条行政村,土地空间广阔,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四会市乡村规划加速发力。2018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四会市,将目光聚焦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在全省开全域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先河,所有乡镇配备农村规划师,深挖乡村发展内涵,为快速发展的城市留住乡愁。

近年来,通过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四会目前已建成美丽宜居村104条、特色精品村20条。在2020年度广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考核工作中,四会被评为“优秀”。

亮眼的成绩单得益于四会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系统性谋划。立足“一廊两片”规划设计,四会乡村振兴发展蓝图徐徐展开:汕湛高速生态发展廊贯通南北——南部古邑文化展示片,四会古邑碧道画廊沿着绥江延伸而下,串联起玉文化小镇、贞山古法造纸村落、石狗兰花小镇、黄田沙糖桔产业园等特色村庄特色产业;北部生态农旅体验片,三角梅种植基地、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基地等种养基地融合湾里水乡的田园风光,展现出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四会建成高标准农田1.66万亩,完成丢荒地治理9023亩,现代农业产业特色崛起,农业总产值达到119.18亿元。

深入实施现代农业“611”工程,四会沙糖桔、兰花、高值水产等富民兴村产业蓬勃发展,成功入选第六批省农业科技园区,成功创建沙糖桔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目前,黄田镇、石狗镇分别被认定为省级柑桔专业镇、兰花专业镇,黄田镇燕崀村柑桔、石狗镇程村兰花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江谷镇竹寨三角梅入选省“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域“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化农业产业格局逐渐形成,农业龙头企业达44家。

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大提升,基础设施短板不断补齐,越来越多懂技术、有情怀的“新农人”愿意回乡发展。在四会江谷镇,“90后”大学生利用大数据平台养殖澳洲淡水龙虾,辐射带动了四会多个镇街发展养殖面积共3000亩,带动农户50多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展如火如荼,培养出数百名农村致富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高速推动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接下来,四会将聚力乡村振兴高效益,提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取得扎实成效,大力推动圩镇现代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到2025年,四会122条行政村基本达到生态美丽宜居村标准,“四会古邑碧道画廊”建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四会将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示范和省生态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县。

■聚焦

上下一心齐奋战凝心聚力谋发展

肇庆四会市高质量发展是在党建引领下描绘的生动画卷。五年来,四会始终把党的建设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积极有效应对新冠疫情等各项风险挑战,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四会打造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19个,市行政服务中心党支部打造“党建+政务服务”模式向全省推广。城市基层“党建融合圈”建设如火如荼,万兴隆翡翠城党总支被定为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

四会各级党员干部在市委的团结带领下,敢于斗争、奋勇争先,推动产业招商落地、乡村振兴、创文巩卫、疫情防控等各项重大工作有序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四会不断筑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实防线,抓实玉器行业等重点领域、重点人群疫情防控工作。用两天半时间完成全四会53.86万人核酸检测,完成率102.3%。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工作加快推进,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经济飞速发展给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四会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了“全面统筹、系统推进、开放融合、整体效应”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互融共进、协同发展”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

针对民生热点和难点问题,四会在各社区共组建了42个驻点团队,帮助群众解决各类热点难点问题近3400件;通过党员报到机制,四会还组建了109支市直机关党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6042名在职党员定期深入到各个社区及大街小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以各街道建立党群服务中心为引领,四会将中心城区的各类党组织联系起来,搭建互通互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目前,全市已建成街道党群服务中心3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2个,有力地保障了社区便民服务工作。

在乡村治理方面,四会以大沙镇、地豆镇、石狗镇为试点,推进乡镇党群服务、建设发展、社会事务和依法治理“四个中心”建设,着力解决乡镇机构“小、散、弱”等问题。建设发展中心将项目引进手续由原来的“串联办理”改为“并联办理”,大幅压缩办理时长;依法治理中心变矛盾“中转站”为“终点站”,实现所有问题“一站式走完,没有二传手”……一个个农村治理难题得以高效化解,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更强。

面向未来,四会将扎实开展新一轮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统筹推进农村、社区、机关、国企、学校、“两新”组织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巩固拓展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覆盖成果,构建以党组织为枢纽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一方面,抓实“头雁”工程,提高村(社区)干部履职能力,加快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另一方面,深化城市社区“党建融合圈”建设,加强新兴业态的党建工作,鼓励和引导各类优秀人才扎根基层,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撰文:杨慧荣 黎洪锋

编辑统筹:何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