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下旬以来,我省大部出现持续性强降雨天气过程。据气象部门统计,全省平均降水量达217.09 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67.42%,对今年“三秋”工作造成极大不利影响。

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部分田块水分饱和,形成田间渍涝,玉米不能及时收获,出现倒伏和霉变现象。尤其在关中地区,往年这个时期正热火朝天的小麦播种受到较大影响。目前,我省各级农技部门已派出专业技术力量,指导农民抢时耕种收、抗灾夺丰收,确保秋粮应收尽收、秋播应种尽种。

阴雨连绵 秋收进度延缓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好时节,但渭南市大荔县苏村镇洪善村村民曹文学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受持续降雨影响,农田积水较为严重,老曹家的3亩玉米泡在水里一直无法收获,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文学紧抓晴好天气抢收玉米。

10月13日是个难得的晴天,69岁的曹文学一大早就和老伴来到玉米地。虽然地里的积水已退去不少,但最深的地方仍有30厘米左右,玉米秆倒伏了一大片,有些玉米长期泡在水里已经发芽霉变。“得抓紧时间抢收,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穿着雨靴的老曹从水里捞起一个个玉米棒子,扔进事先准备好的竹笼里。

由于积水较多,大型机械无法进地,玉米收获只能依靠人工。“天气预报说明天又有雨呢,得抓紧时间抢收。”令老曹心焦的是,家里只有他和老伴两个人,要想把这3亩玉米一天收完比较困难。

王伟强(右)和马军义帮助曹文学运送玉米。

就在他愁眉不展时,包村干部王伟强和村党总支副书记马军义赶到了田间地头。“叔,你不要着急,我们今天一定帮你把玉米全收回去。”两人一边安慰老曹,一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泥水将掰下来的玉米棒子往地头运送。

9月以来,渭河陆续出现4次汛情,苏村镇农田受灾面积达4万余亩,秋收进度受到严重影响。“眼下我们正组织党员干部发动群众进行排涝和抢收工作,争取把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苏村镇副镇长王浩洲称,镇上在动用大型机械排涝、修复水毁道路的同时,也派出镇村干部帮助群众抢收玉米。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省秋粮已收1479.9万亩,占应收51.58%,进度较去年同期明显偏慢。关中灌区影响最大,往年10月11日前灌区玉米已基本收获,今年进度仅54.07%;陕南已收582.4万亩,占应收96.01%;陕北因不用秋季腾茬,玉米一般在田晾干后收获,目前收获进度为28.08%。

土壤饱和 秋播进度推迟

9月下旬以来,大面积、持续性强降雨过程造成我省关中、陕南地区出现大量农田积水,积水面积142万亩,农田无法及时腾茬,导致秋播进度推迟。

据农情调度,截至10月11日,我省秋播425.73万亩,其中小麦414.73万亩,较上年同期播种面积少33.38万亩;油菜籽播种114.04万亩,较上年同期播种进度偏慢47万亩。

寒露过后不下籽。千百年来,渭北旱塬地区的群众在秋播时一直遵循着这句农谚。以洪善村为例,小麦适播期为9月22日至10月2日,但眼下已快到10月下旬,村里能够满足小麦播种的田块仍然寥寥无几。

洪善村共有耕地11900余亩,此次受灾农田达4000余亩,严重田块积水已将2米多高的玉米秆完全淹没。积水造成土壤过湿,农田散墒困难,大型机械无法下田操作,秋播进度缓慢,小麦播种受阻。

“根据目前的土壤条件,水少的地块11月15日前能不能种上都是个未知数,水多的可能就种不上了。”马军义告诉记者,现在村民最盼的就是天气赶紧转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段桂红冒雨在地里移栽油菜苗。

强秋淋天气除了影响关中地区的小麦播种外,也给陕南地区的油菜直播和育苗移栽带来了一定困难。10月15日,阴雨绵绵。勉县周家山镇联丰社区7组村民段桂红正穿着雨靴在地里补栽油菜苗。

“往年9月底油菜都种完了,今年天气不太好,播种进度推迟了一点。”段桂红称,当地油菜高产适播期在9月22日至10月5日,10月20日后因气温降低,不再适宜播种。“地势低洼的地块还有大量积水,油菜无法正常播种,再迟的话产量肯定受到影响。”提及于此,段桂红忧心忡忡。

多措并举 做好秋收秋播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应对强秋淋天气做好小麦播种工作的通知》,提出《应对强秋淋晚播小麦技术意见》,要求各地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努力扩大秋播面积,做到应种尽种。

当前正是秋粮作物收获的关键期,10月12日,榆林市农业科技示范园150亩微型马铃薯生产网棚里,遮盖在棚上的塑料布已全部打开,苗床里的马铃薯植株长势健壮,工人们正紧张忙碌地在土中翻找种薯。

榆林农业科技示范园里,工人正在收获马铃薯原种。

因陕北地区不用秋季腾茬,眼下主要是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的秋收。为减少降雨、大风降温等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榆林市农业农村局10月2日印发相关通知,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因作物施策,抓住雨后晴好天气,及时抢收。

由于前期降雨造成我省大部地区农田土壤过湿,对整地播种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同时播期明显拉长,容易导致小麦苗情复杂,增加病虫草害发生的风险,加大了秋冬季节田间管理难度。

省农业农村厅建议,各地在加快秋收进度、落实秋播面积的同时,应进一步提高秋播质量。湿度偏大地块抢晴收获,积水严重地块开挖排水渠、人工收获;墒情适宜地块做到宁早勿晚、压茬收种,湿度过大地块开展深松散墒、适墒播种,积水严重田块推广硬茬播种、抢时入种。此外,大力推广小麦宽幅沟播集成技术,退水较晚地块选用早熟品种,适当增加播量、增施底肥。

推迟播种后由于温度低、光照少,容易造成小麦苗小苗弱。鉴于降雨低温可能对小麦产生渍涝冻害,各地在加强田间管理的同时,提早防控病虫,播期药剂拌种,压低病虫基数,确保小麦冬前苗期生长安全。

专家观点

秋收要“抢” 秋播要“等”

今年秋季,我省降雨强度大、阴雨时间长,严重影响秋收秋播。省农技推广总站研究员王哲笃称,目前关中和陕南小麦、油菜主播区农田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大型机械无法进地作业,造成玉米收不回来、小麦种不下去。

“陕南地区前茬水稻已收割完毕,眼下主要是油菜直播和育苗移栽,没有条件的地块可适当推迟播种时间。”王哲笃表示,降雨对关中地区影响较大,玉米不能及时收获,秸秆留在地里,导致农田水分散失不了。王哲笃建议,关中小麦、玉米轮作区应在土壤晾墒后采取秸秆还田、施肥播种一次作业的方法,晚播后提高播种量,由往年的每亩30斤提高到50至60斤,播种时采用药剂拌种,以减轻病虫害的影响。陕南地区在油菜育苗时要注意降雨和低温造成的“化苗”现象。

“对于关中地区来说,秋收等不得,秋种急不得,一定要等墒情适宜时再种小麦。”王哲笃称,有条件的地块,应抢抓晴好天气人工收获,及时清理田间秸秆,为散墒整地创造条件。10月31日前具备机播条件的地块,非必要不犁地、不旋地,尽量硬茬播种。10月31日后不具备机播条件的地块,可人工播撒或无人机播撒。此后仍有明水、不具备播种条件的地块也不能着急,明年开春后种足种好春玉米,尽力挽回粮食产量损失。

本报记者 赖雅芬 文/图

来源:陕西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