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频道对歼-8战机做了4期特别报道,期间曾披露了该战机研发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引发外界普遍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歼-8系列战机由歼-8和歼-8II两款产品组成,其中前者是在充分借鉴米格19等战机基础上于上世纪60年代集中研发的,拥有2.2马赫的最快时速,旨在集中对付F-4等美军战机。不过在此期间,美国却开启了三代战机的研发,陆续诞生了诸如F-15和F-16等兼具格斗能力和超视距作战特征的机型。

为改变上述被动局面,我国以米格-23为参照而集中开发了歼-8II这一新型战机。该机在维持前代速度等特征基础上,开发了超视距作战功能,其主要对手为苏-19等战机,甚至还可以对付B-1B等轰炸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歼-8战机是在应对F-4战机背景下聚力打造的,能够搭载霹雳-2空空导弹等武器。不过受限于导弹可靠性不足以及研发火控雷达等遭受阻碍等不利因素影响,歼-8的战力并未得到明显提升。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启的技术创新直接影响下,歼-8II战机终于在2005年实现了超视距作战本领,从而追平了F-4战机的整体性能。这一成就的取得让40年的努力没有白费。虽然在研发过程中发生过起火等不少事故,但歼-8战机却为我方积累了宝贵的设计经验,这是所有国家都无法逃避的过程。

在歼-8系列战机研发过程中,我国涌现出了如顾诵芬、李明、杨凤田以及孙聪等十分优秀的设计大家,而他们的真实身份均为工程院院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服役期限较晚,歼-8战机失去了威慑对手的最佳时机,反而被其他三代机所压制,其对抗职能最终被歼-10等新型战机所取代。

综上来看,歼-8战机被广泛认可为全球二代机中的精品,拥有不错的高空高速性能,而其呈现出的技术缺陷根源在于我国在发动机等关键设备方面的研发能力不足。